宋被善骑射的大辽国骑了好几代,心里憋着一股恶气,到了甲午年宋国政和四年的时候,终于发生了一件让宋国幸灾乐祸的事情。
一直依附辽国的女真部落,野心勃勃的完颜阿骨打于同年冬十月率落族叛辽,像一只潜水很久的青龙,呼啦出水,屡败辽国,很快攻取辽国宁江州,完成吞灭辽国的第一步。
次年春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
方兴未艾的金国前途一片光明,现在虽然还是小朋友,将来肯是叱咤一方的风云人物。
一心只想风流快活,刚刚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赵佶心里寻思:“我和辽国是半路夫妻,即使每年向她交钱纳贡,她最后还是说翻脸就翻脸,说打我就打我。这次金国小娘子半路杀出来,狠揣她一脚,我还愣着干什么,不把这个泼妇休了还留着吗?
“现在我向金国小娘子通好,在她需要我的时候伸出橄榄枝,和他一起打辽国,做个白手起家的原配夫妻,这不挺好吗?等她灭了辽,肯定忘不了我的大恩大德……”
赵佶一忙着造娃制宝,劳民伤财,一边寻思找个什么机会向金国小娘子示好。
戊戌年,宋国政和八年、重和元年。
二月遣武义大夫马政为代表,从海道出发到达金国。相约一起攻打辽国。自此宋金通好,海贸多有往来,榷场互利。
同年十二月,陷入战乱的辽国发生大饥荒,百姓相食。
……
辽国。
同其他底层百姓一样,六岁的张氏没有名字。
下雪了,好大的雪。
家里的柴快烧完了,米也快用光了。
张氏熬了一锅米粥,她盛了一碗。
“娘,吃饭了。”
她将重病的娘扶起来。
“我儿,娘不吃,你吃。”
张氏擦了擦眼泪:“郎中说娘不吃饭会饿死的。”
张氏知道,娘就是因为瞒着她每天把食物省下来给她吃才饿倒的。
张氏将米粥一口一口地喂娘吃完,扶娘躺下。
“我儿,娘如果死了,听你大娘的话,把娘吃了吧……”
“娘,我不许你这么说。”
“我儿别生气,你爹打仗死在外面,娘让你受苦了。娘死了没关系,就盼着你能活着。要听你大娘的话。”
妇人实在太累了,没有再说话,闭上了眼睛。
张氏走到又黑又脏的大锅前,里面的粥就剩一勺了,张纸看到没窗纸的窗户上积了一层厚雪,就抓一把雪添到锅里,勉强熬了一碗稀薄的粥,喝了下去。
外面咯吱咯吱有人踩雪走近。
一位又瘦又黑的老妇站在门口。
“闺女,大娘来看看你。”
“大娘,你来了。”
“给你送碗肉汤,来,趁热快喝了吧。”
张纸看着大娘枯手上的那碗肉汤,尽管她知道这是人肉,还是忍不住流了流口水。
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接过喝了下去,真香真甜。
老妇走到床边,将手掏进破被里:“闺女,你娘快不行了。我想你娘之前把后事都交待给你了。一切有大娘在,不要怕。大娘什么都不让你看见,你就尽管吃肉就行了。”
老妇带着张氏来到自己的家,虽然是个破草屋,但是比自己家好很多,露风的地方都用干草堵得严严的。
老妇的几个孙子刚喝完肉汤,捧着碗恋恋不舍地舔了舔油嘴。
“乖孙子,吃饱喝足都老实到地窖里去,不然坏人就把你们抓吃了。”
这家人的情况也一样,男的都被强征出去打仗了,留下几个儿媳。
张氏也想跟着去地窖,老妇扯住她作笑道:“闺女,你别跟着,还要留你喝肉汤呢。”
把孙子打发后,只留下张氏,老妇对儿媳道:
“留一个在家看孩子,这是张家的遗孤,可要看好了。呆会儿盛碗汤给她,别忘了多添几块肉。瞧这瘦小的身子骨,看着着实可怜。其他人拿刀,别忘了拿锄头,剔完肉要把骨头埋好,死者为大。”
几个妇人欢喜无限,在这样的饥年能丰衣足食地熬过苦春头,没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