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宋广平持天下正】(2)
蔚微蓝2018-10-16 17:123,144

  李隆基微一扬眉,看向武贤妃,未几两人相视一笑。

  这也不外乎是个拉近他和宋璟之间关系的办法嘛。

  可萧江沅并不看好,还在随李隆基离开绫绮殿之后提醒了一句:“方才,贤妃干政了。”

  李隆基现在听到萧江沅的声音就生气。方才上朝的时候,她怎么不替自己解围,一见到宋璟就怕得跟什么似的,怪不得毫不担心宋璟拜相之后自己的处境,是啊,只要她老老实实地不插手政事,宋璟就不会对她如何。

  一想到这里,李隆基就故意地道:“你不能帮我想办法,还不让别人帮我想?”

  萧江沅只觉一股无名火从心底涌出。她向来随和,很少生气,还从未有过这种感觉。这滋味似酸,又有点苦,让她陌生又茫然,一时站住了脚。

  等发现萧江沅没有跟上来的时候,李隆基已经走出去很远了。李隆基回过头,发现萧江沅一个人站在方才的位置,一动不动,不觉有些心虚。他方才是不是说得过分了?

  他赶忙走回去,表面上还维持着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背着手道:“你……不会是生气了吧?”

  听李隆基这么一问,萧江沅就觉得没刚刚那般难受了。她想不分明这其中的奥妙,竟一时无法同往常那般重拾微笑,只认真地道:“臣并不是袖手旁观,臣也想替大家想出好的办法,但臣以为,以宋相公的性子,大家其实无需与他像与姚公那般好。宋相公一心为公,是不会为个人感情所影响的,他自觉该说的话,也不会因为哪日同大家的关系好了,就能不说。”

  李隆基不得不承认:“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我还是想试试。宋公的心也是肉做的,他若一直这样处处反对我,我再如何宽宏大量,早晚也是受不了的。”

  萧江沅无奈道:“既然如此,那大家便试一试。无论如何,臣是不会抛下大家,让大家一人去面对艰难困苦的。”

  李隆基已经许久没听到萧江沅说这样的话了。自从他手握大权以来,他们之间仿佛只剩下了公事。他这时才恍然惊觉,方才的萧江沅,应是吃了武观月的醋。心情愈发好了起来,若非这里人太多,李隆基真想牵着萧江沅的手走回紫宸殿。

  此后,李隆基又斟酌了十数日,才同宋璟“闲聊”起来。他没有让宋璟只给武贤妃的皇九子取名,而是干脆定了三十个名字,以作备用,就连公主的封号也定了三十个,只是他实在很喜欢自己的小九郎,所以画蛇添足地补充了一下,希望宋璟可以在三十个皇子名字中,单取一个最好听的,女儿也一样,单定一个最好的封号,留待后用。

  果然不出萧江沅所料,李隆基被宋璟狠狠地拒绝了:“臣做不到。”

  “宋公进士出身,只是取名字而已,怎会难倒宋公?”

  宋璟板着脸道:“启圣人,若只是取三十个名字和三十个封号,臣的确现在就能办到。但若在其中单取一个两个最好的,臣便做不到了。圣人是天子,天子当有公正之心,不论对儿女还是对百姓,都应当如此。圣人因宠爱哪位妃嫔而爱重哪位皇子,臣不敢过问,但圣人不能让情分越过法度,否则内廷恐有纷争,国家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民间尚不能宠妾灭妻,圣人也切莫做得太过。”

  李隆基真是拿宋璟没办法,只得欣然接受他的教导,还得称赞人家敢于直谏,同时自省,此后就再也不动跟宋璟搞好关系的想法了。

  武贤妃得知了这件事情,便亲自来向李隆基请罪,还赞同了宋璟的话,请求李隆基将内廷之权归还王皇后。距离长孙昕事件已经过去一年了,李隆基自己也知道一直这样对待皇后不合适,便准了武贤妃之请。

  回到绫绮殿之后,武贤妃坐在榻边,看着襁褓中的幼子,喃喃地道:“还不是时候啊……九郎,你一定要平安长大,到时阿娘就有底气争上一争了……”

  忽觉地面一阵震动,武贤妃立即抱起幼子,问道:“絮儿,怎么回事?!”

  武絮儿忙道:“奴婢这便派人去打听!”

  与此同时,紫宸殿中的李隆基也感受到了这份震动,不过半个时辰,就有臣子来报,竟是太庙坍塌,足足损坏了四座房屋。李隆基当即下令,将祖宗牌位尽快移到太极殿,自己则避离正殿,去偏殿居住,同时停朝五日,每日他都亲自祭祀,希望可以平息这一切。

  此前,因为关中粮食常紧缺,李隆基已经决定按照惯例,搬去东都“就食”,以减轻长安的负担。眼看即将准备就绪,再过几日便要出发了,太庙偏偏出了问题,李隆基颇觉不安。

  该不会又是什么上天示警吧?他好歹也是天子,上天怎的总跟他过不去。

  因着太庙一事,宋璟、苏颋率领常参官入宫觐见,商议相关事宜。李隆基就不想往上天示警上扯,这样一来,他就去不了东都了,毕竟长安缺粮是当务之急,他不能明知道这样,还留在长安跟百姓争饭吃。

  可这时,宋璟道:“睿宗皇帝驾崩不过半年,圣人当在长安守孝才是,却执意要去东都就食,着实不该。臣也有错,当时理应反对得更加坚决才是,如今亡羊补牢,犹未迟也,还请圣人取消就食,留在长安!”

  苏颋见宋璟又和李隆基出现矛盾了,心下虽无奈,却还是要笑着缓和道:“宋相公所言,若是平日,并无不对。只是眼下长安缺粮,圣人去东都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因为东都粮食充足,若能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圣人自然就能留在长安了。”

  宋璟接收到了苏颋的提醒,可仍觉得任何难事都不应该越过孝和德去,故而还是坚持己见,不肯让步。

  殿内一时剑拔弩张,气氛紧张而尴尬,连苏颋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众臣不由得习惯性地朝久无声息的萧江沅看去,只见她气定神闲,不仅没有丝毫的担心,竟好像还松了口气?

  萧江沅早就知道今日会有这般情形了。还好还好,她一早就派边令诚去把姚崇请入宫了,现在这个时间,应该快到了。

  果然,就在这时,边令诚碎步入殿,报道:“启圣人,姚开府至。”

  李隆基刚才正想着,若今日还探讨不出个结果,就要去问问姚崇,结果姚崇这就来了?他瞥了萧江沅一眼,见她唇角微扬,悠然自得,不觉心中一暖,忽然觉得让她在自己身边做宦官,当真是个正确且不错的选择。

  可这个念头刚刚涌现,就被他驱散了。

  李隆基忙起身,亲自去门口将姚崇迎了进来:“我正要去找姚公呢,姚公就来了。”

  这话不知真假,姚崇却仍听得心花怒放。他扫了一眼殿内,随着李隆基的搀扶,在众人中间走过。他的目光在宋璟身上停留了许久,直到宋璟抬头看向自己,他才无奈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你可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因国事仍要麻烦从前的宰相出面,宋璟已经十分惭愧,见姚崇看向自己的目光并无责怪,更多的是理解和安抚,他更觉有些难受,便垂头不语。心想既然姚公来了,姚公怎么说,他便怎么做吧。

  李隆基恭敬地请姚崇坐下,然后将方才的问题简单同姚崇讲了讲。姚崇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道:“太庙损坏了……它早就该坏了啊。”

  一语既出,满殿皆惊,就连萧江沅和李隆基都不例外。

  姚崇现在无权无责一身轻,见他们都是这副表情,只觉得有趣,却也知不能耽误正事,故而收敛了忍俊不禁的神色,紧接着道:“这太庙可是从前秦国苻坚留下来的,到如今几百年了,又都是木头,偶有损坏,再正常不过了,它若一直不坏,才事有反常恐为妖呢。再则,圣人若留在长安,那便需要从东都往长安运粮,这得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喂饱所有人,还要同时担负起满朝文武的俸禄?东都粮食是足,可运过来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一路上又会有多少损耗?”

  李隆基不住地点头,双手紧握着姚崇的手,深以为知己。

  见宋璟陷入了沉思,姚崇又道:“尔等可曾想过,我大唐建国以来,为何会有‘就食’这一习惯,为何从未从他处运粮过来,而是天子携朝廷往东都去,不正是为了不与百姓争粮,也减少那许多的麻烦么?若老臣没有记错,圣人此前已经宣布要去东都,如今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李隆基忙道:“正是。”

  “那便更得去了。长安这里已做好准备,东都那边必然也一样,圣人若此时改变主意不去,那不就白忙活了?圣人崇尚节俭,可不能这样浪费。至于太庙,坏了便修,交给工部就是了,难不成这样的事,也需要圣人亲自劳神?”

继续阅读:【第22章·君臣相和治清明】(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唐绝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