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期盼
蔷薇无暇2018-08-09 14:422,395

  这是位于两条河之间的小县城。县城的城墙门石缝中,长着两棵郁郁葱葱、古老苍劲的桑树与黄桷树。这奇特的景观,给城门增添了活力,形成了这县城特有的风景线。

  两棵树之间相距约一寸,是各自伸出婆娑多姿的躯干,相互抚摸,挨挨挤挤,亲亲密密。层层厚重的绿叶,像一部烟波浩淼的史书,页页都记录着这座县城数百年的春秋与冬夏。

  迎风挺拔的黄桷树,躯干高大魁梧,根深叶茂,庞大的树根群,像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扎根于城墙条石缝间,那细密的,红中带淡绿,浅绿中呈粉红的长根,似一道又一道蜘蛛细网,布满墙面,装饰着墙面。

  它紧紧地抓住石墙不放,树在墙中生,墙在根中存,千奇百态地紧紧拥抱着,根包墙,墙包根,唇齿相依,鱼水恋情,简直是天造地设一般。

  那棵风姿绰约的巨桑,可谓桑中之王,枝繁叶茂,绿叶扶疏,柔美沃若。

  春天,它毫不吝啬地用美似颜容的桑叶,喂育了蚕蚁,为人类唤来了绚丽灿烂的绸缎;夏天,它挺身而出,顶烈日,搞酷暑,为人们赢得一片荫凉的休闲之地;冬天,它义无反顾,用冬桑叶、桑柏根为民驱寒除疾……

  它求甚少,给人甚多,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它稳稳当当地暄立在黄桷树身旁,依偎着它,注视着它,陪伴着它。

  微风拂面,桑树和黄桷树左来右晃,亲亲昵昵,沙沙的树叶欢歌声,宛如一对情侣,在明月清风的竹林下,缓缓行进,娓娓细谈。

  ……

  傍晚,欣赏完那对夫妻树的夏裹,回到临时搭建的营房。这时,她看到营账之内竟然放着一个木箱。打开木箱,竟然是用稻草包裹着的瓷器。

  扯开放在木箱上的那封信函,竟然是崔旭之派人送来的。只是这信函写得有些长,一连好几页的纸。

  古镇产瓷,瓷质细白如玉,驰名遐迩。

  那年,崔家内部起了较大的纷争。一些庶支便纷纷离开崔城,迁往外地。她的父母也在迁徙的人群当中。不曾想,李家人打劫,让她与家人失散,流落到这古镇 。

  她的到来,让镇上所有的瓷黯然失色。

  “该摆在宫中的,咋就流落锅碗瓢盆里了!”

  镇上人惋惜之余,就捎带给了她一个“瓷美人”的绰号。

  于是,“瓷美人”成了镇上所有男人的话题和念想。

  可是,“瓷美人”很孤傲,早晚在码头上吹着长啸,啸声如泣如诉,令过往货船和搬运男人时常走神。

  “瓷美人”的孤傲挫伤了一些人的面子,便有某人站出来,指责她是“青楼女子”,只知道勾引挑逗,扬言要将她赶出古镇。

  这时,只有堂姑父敢出面为她开脱:“她吹萧高雅,只有出身高贵的女子才会摆弄这个玩艺儿”。堂姑父的话,有如他包装的瓷令人信服。

  堂姑父几代在码头茭草行干苦力。瓷器易碎,包装可是技术活。茭草行是个包装瓷器的行当,

  就是用稻草将各色瓷器捆扎熨帖,通过稻草来缓解瓷器经受的外来碰撞冲击。

  堂姑父那双经年和稻草打交道的手,年轻却如松树皮般粗糙。脆弱的瓷经他包装,耐得住长途拖运的磕磕碰碰。

  没有人清楚“瓷美人”怎么和堂姑父对上了眼。或许相中堂姑父的憨厚壮实,或许看上他那包瓷属于古镇根正苗红的身份——这多少能洗去“瓷美人”出身上的“原罪”。

  那一年,“瓷美人”就成了堂姑母,成为当年轰动古镇的奇闻。

  一开始,没有任何人看好这桩婚事。美如观音有啥用,观音是用来供用来拜的。堂姑母不会做家务,堂姑父包揽了洗烧埋汰活。堂姑母常发小姐脾气,堂姑父则从不还嘴,顶多溜出家门暂避一时。

  眼馋堂姑父艳福的人,便纷纷取笑堂姑父失了男子汉的气概。

  可堂姑父从来不恼。他只会说:“人家是读书人,是有根底的,要敬着她。”

  随着儿女一个个降生,堂姑母总算被淳朴的古镇接纳了。除每天要到码头上吹玉萧,和宁肯坐廊街美人靠上看奇闻逸事,也不愿意扎堆闲聊外,堂姑母已和镇上其他的女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日子一如运瓷的商船穿梭来往,一如那条永不断流的河。堂姑父、堂姑母这对看来不般配的夫妻,波澜不惊一过竟是二十来年。

  终于,崔家寻到了堂姑母,要将堂姑母带回崔氏大家族。消息传来,古镇上的人们才又想起,

  落难的凤凰终不是鸡,堂姑母总算等来了时来运转的这天。

  然而,堂姑母放弃了,说这辈子就陪堂姑父老死小镇好了。

  经济条件好转,堂姑母便常回崔氏族地去探亲,每次回来会带很多缎面、糖果之类的礼物,分送给亲友。

  五彩缤纷的糖纸,曾是孩子们最向往的藏品,仿佛收藏下了那繁华城池的气息。

  当那些收藏糖纸的孩子纷纷长大,有的甚至到了崔氏族地的学堂去读书时,堂姑父却得了不治这症。

  “我这辈子没离过稻草,人也跟稻草一样,没想却摊到了你阿娘这件绝世的好瓷。”临终时,堂姑父嘱咐儿女。“要好好待你阿娘,她这辈子太憋屈了。”

  堂姑母哭得死去活来。因为这世上再没有哪个男人会像稻草一样,陪她经受人生的颠簸流离了!

  堂姑父死了,堂姑母再也没有到那码头吹过玉萧了……

  然而,瓷不会老,“瓷美人”会老。

  当茭草行早已成为一个消失的行业,纸盒、锦盒、木匣等更华丽更便捷的包装材料取代了稻草时,传来了堂姑母老年痴呆的消息——

  最明显的症状便是她隔三差五就给亲友寄几件瓷器,都是用稻草包装的,拙朴却牢固,长途托运到手时,瓷器全然无损。

  崔旭之也数次收到了这样的包裹。他可不相信这是堂姑母老年痴呆的表现。这,或许就是堂姑母回味爱情的行为艺术——关于稻草与瓷的爱情。

  看完信函,夏裹笑而不语。她再次拆开那木箱,看到了那被稻草细心裹护的瓷,便仿佛听到那堂姑母的声音:别忽视那些卑微的稻草,是它们在用粗砺却柔韧的身躯呵护着瓷……

  小夏耀也看到了阿父送来的这瓷与草。他则是颇为不解:大老远的送来这些东西,有何用?

  “阿娘,阿娘,”于是,他就这么想。“南越没有瓷器吗?”

  “不是,”夏裹笑着摸摸他的头。“这是你阿父送给你阿娘的定情信物。”

  “哦!”小夏耀这次似乎有些明白了:原来瓷器能当定情用啊!只是它容易碎哟。

继续阅读:第432章 荣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姬不妖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