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的帝宫,也造得金碧辉煌。但此刻,却显得非常零乱。整天就是闹哄哄的。女帝愈显得苍老不堪。
“婉儿,”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了的女帝,也听到殿外的吵闹声,便开口询问道。“外面在吵什么啊?”
长孙婉儿便亲自出去问问。
半响之后,长孙婉儿便进来了,来到女帝跟前,低声说:“护卫调防,他们是来讨要军饷的。”
“怎么就调防了?”女帝不由得皱皱眉。“不是不久才调得防吗?怎么又要调防?难道护卫朕,他们不乐意吗?”
“帝太子要在漠城登基,”长孙婉儿想了想,便如实地说。“他们啊,想谋个好去向。”
“怎么,漠城?”女帝凤目一睁,然后厉声道。“这个逆子!”
一轮明月,从远古而来,沉淀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情愫,又推波助澜汲取了无数个泪眼婆娑,铸就了无数个孤枕难眠的夜。它是忠实地倾听者,倾听那一串串岁月无尽的底蕴……
“今人不见古明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世间唯有日月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人们举头望月,
遥听那潺潺的古老箴言。
“成王败寇,”女帝无奈地对旁边的长孙婉儿道。“朕把京城丢了,不容于帝族是必然的。只是我没有想到,那逆子竟然如此性急,连等朕死都来不及!”
“陛下,你长命百岁,”长孙婉儿只得如此安慰着女帝。“再说了,你曾经历过无数的劫难,这次也应该能挺过来。”
“难啊,”女帝摇了摇头。“民心已失,再想捡起来,比登天还要难啊!”
古往今来,最最悲情的莫过于 《上阳白发人》 。她们从双鬓鸭雏坐到了垂垂暮年,一生中的大好时光,常常以耿耿残灯为伴,看尽了“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听惯了“萧萧暗雨打窗声”。
在那个如狱如墓、如死神将至的上阳宫,唯有那一轮清月见证着她们冗长寂寥的一生。面对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她们把锥心泣血之痛一一道出,也唯有明月平静地注视着她们由希望到失望,后又至绝望的悲惨一生。
人在仕途失意,羁旅他乡之时,常常要“月下沉吟久不归”。
张继落榜了,在那个月落乌啼秋霜满天的日子里细细疗伤;杜甫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在月下细诉乱世的悲凉:“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同是望月,王建偏偏要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他缘何“思渺然”呢?“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原来旧地重游。去年也是在这样的良夜,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
“陛下,”长孙婉儿有些不确信地说。“难道真的要退位于帝太子吗?”
“哼,帝位有那么好退让的吗?”女帝冷冷一笑。“除非朕死!”
长孙婉儿不做声了。护卫军里不知派了多少人游说女帝,要女帝将帝位还归于帝太子。都被女帝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如若现不是非常时期,她都相信女帝很可能要诛游说者九族。
注视着抬头凝望天上明月的女帝,长孙婉儿本能地感觉着女帝似乎要置死地而后生。
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漂泊何方,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惆怅之情,正无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有人在零乱孤苦之际写下了“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试想,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刻大家都在举首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然垂泪吧!
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一轮明月成就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婉儿,”就在这时,女帝似乎想明白了,在说。“你说朕让帝太子来陪都如何?毕竟漠城只有王府,没有帝宫啊!”
长孙婉儿仔细地想了想,便说:“好是好!只是没有好的理由,帝太子是不会来这儿的!”
“呵呵,”女帝笑了。“诱鱼的饵很简单,只要他来陪都,朕就把下退位诏书。到时……”
听到这话,长孙婉儿不由得张张嘴。其实,她很想告诉女帝:如果帝太子有什么差池,天下人都不会饶过女帝你。然而,她还是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征人远去,思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征夫思妇两地对月寄相思。
“可怜闺里月,常照汉家营”,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时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
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听新月吐蛾眉”征夫渴望家书,多么希望能像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啊!
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他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新月就是娇妻的蛾眉。明月不仅是人们遣怀愁思的对象,更是饮美酒、登高楼、畅饮达旦时的伴侣。
诗人兴致一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岂天真地不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但还是诗人豁达,“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万般愁绪在朗月下一一销褪……
“你去派人通知帝太子,”女帝很快做了决定。“只要他能来陪都,朕就下退位诏书。”
“是!”对于女帝的决定,长孙婉儿历来很少有反对。她很快就下去遵命从事了。
女帝的心也变得平静下来。她的凤目再一次投向了空中的那轮明月。
亘古不变的明月啊!你解开了多少情感的绳结;稀释了多少离愁别绪;又承接了多少文人墨客“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苦啊!
你无声无息,却又灵动异常;你缥缈虚幻,却又演绎着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你凄清孤寂,却又“心事当云拿”,兼蓄并收。
说不清、道不明的千古明月事!
思及引,女帝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