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气息,走进吴老族长的院落。吴老族长早就起床了。他担着两只大木桶,去山泉里挑水。山泉距他的院落二里多路。他每天清晨,都要例行这么一次“公务”。
别以为那是苦行僧,乡下人强身健体,用的就是这一招。
院落里有井,不远处还纵横着一条条宽宽河,但自从那祖神恩赐到人间的礼王府的小宗姬说,上游发洪水了,河水里盛有死尸,会传染瘟疫。乡下人就喝上了山泉的水。
山泉的水也养人。硕大的木桶盛满清粼粼的泉水,老汉挑在肩上,仿佛玩弄一副玩具那样的轻松。
扁担闪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老汉也扯开嗓子唱起了山歌——“前头头的那个骡子吆……哎呀,两盏盏的那个灯……”
这山歌惊飞草丛中的野鸡,吵醒呼呼大睡的野兔……动物们醒了,整个山谷也就醒了……
老汉将泉水倒进黑釉釉的水瓮,老妇人也早把饭做好了。碗里两个荷包蛋,碟里一沓烫烙饼。老汉惬意地吃喝,老妇人就去放鸡喂狗。
狗是花毛狗,鸡是红毛鸡。红毛鸡一个个肥嘟嘟的,只看见身子望不见腿。肥嘟嘟的红毛鸡,前扑后拥地冲向草地,那里有绿幽幽的青草,胖乎乎的虫……
一个夏天,主人家能节省下不少的饲料,鸡们便在草丛里实现着自己的价值……等到冬月,它们就是标准的成品鸡了,能为主人换来不少的铜板。
鸡们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花毛狗就在草地边得意地啃骨头。骨头是主人给的,主人喂养狗,为了看鸡。
狗和鸡是好朋友,鸡走到哪里,狗跟到哪里。手脚不干净的混混要打鸡的主意,花毛狗就将他赶走;黄鼬、狐狸什么的想叼只鸡打打牙祭,狗便将它们咬翻。
太阳出山后,乡下的气息就伴随着劳动的人群走动——这边在朝气蓬勃地除草,那边在热火朝天地锄地。
吴老族长则准备好行装,要去漠城。所有的乡下人都知道,吴老族长要去漠城干啥?去把那位能给乡下人带来福祉的宗姬请回到她的乡间别院来。
人人都期盼着他这次能把那个宗姬带回来。因为庄稼的好多事,他们都需要那位宗姬的指导。
这时的漠城,在夏坚的眼里虽然小,跟乡村没有多大区别。但在吴老族长的眼里,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人来人往的,车辆穿梭,让他目不暇接。
终于,他找到了礼王府。可那巍峨的府门,挡住了他探寻的双脚。
他在府门外等了一天一夜。
直至又一个清晨,听到府门外围观的人说,王妃带着宗姬们去寺院礼佛时,吴老族长看到硕大的马车,将王妃和宗姬们遮得严严实实,却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王府。
于是,吴老族长得到了启示:宗姬之所以不愿意回她的乡间别院,是因为回乡间别院的路太窄了,根本无法让她乘座的马车通行。
结果,吴老族长一回到乡间,立马组织人修建道路,企望着宗姬看到道路宽了,就会想到她该回她的乡间别院了。
后来,别的村落人也听说了这事,便也纷纷加入这修路的队伍当中。因为他们也需要宗姬给他们进行种植庄稼的指导。
就这样,修路的人越来越多,直至被夏裹发现。
“宗姬回来了,宗姬回来了!”
有人认出了夏裹,有惊喜地叫喊着。
顿时,很多人在向夏裹围拢过来。
听到修路的起因后,夏裹闭上了眼睛。前世,她是一位军人。为人民服务是军人的首要职责、所以,这一世,她也只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帮助这儿的人们。
然而,却没有想到这儿的人们竟然把她当作了依靠,当作了指路人。为了能让她舒适地来到这里,竟然愿意无偿地修筑着一条在他们的眼中毫无实用价值的道路、
一时间,令她感动无限。
当看到围拢来的人越来越多时,她才跃上马,高声喊道:
“乡亲们,我回来了!谢谢乡亲们!”
顿时,人群涌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夏裹双手一按,人群中的声音变小了。
“但是,乡亲们,这条路还是要继续修下去。我向你们保证,不出一年,靠着这条路,就会让你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宗姬,只要你不走,我们就把这条路修下去!”
人群中,立即有人在这样高声回应着。
同时,人群自发的分开两排,吴老族长带着几位老族长前来迎接夏裹了。
到了晚上,乡间的气息会变成夜的气息。
夜的气息是一丝幽灵,这里逗逗,那里荡荡,将那些夜行虫驱赶出来,给大地唱歌。
歌喉嘹亮者要属蟋蟀吧,当然还有蝼蛄!别看它们名声不怎么好,唱歌却是行家里手。
它们能唱许多歌,“哩哩哩哩……”是一首情歌,它们在给大地歌唱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情人……
“哩哩哩哩”如果翻译成人的语言,是否就是“快来相会———快来相会———”的意思呢?当然,还有“噜噜噜噜……”这是驱赶敌人的声音……
昆虫界处处充满着杀机,两军相逢勇者胜,只有战胜者,才能生存下去!
蟋蟀的歌声,惊动天上的星星,星星撕长耳朵听着,就想坠到地上,参加合唱。但它们下不来,只好那么眼巴巴地看着。
“宗姬啊,最近庄稼里的虫子好多,怎么捉也捉不完哟!”有一位老农刚一坐好,就巴巴地提出问题。
“嗯,怎么样的虫子?”夏裹便问。
“都是这样的!”这老农还真的带来了几根禾苗,指着上面的虫子在说。
夏裹看了看,便想了想,然后唤人端来纸和笔,写了一些关于除灭这些虫子的法子。然后,她就把这纸条递给了那位老农。
“宗姬啊,老汉我不识字!”
不曾想,那位老农竟是如此说。
夏裹也不生气,便边作手势边把纸条上介绍的东西一一说给老农听。旁边的吴老族长等老农则竖着耳朵听,按照他们各自的方式在记载着。
期间,他们有些不明白的,也大胆跟夏裹提出来。
夏裹则竭尽所能地讲解给眼前这些老农听。毕竟,跨越时空的语言更迭,不是靠一个手势,一个形象就能解决的。
陈一和吴二则带着崇敬的神情注视着夏裹:瞧瞧,我们的小宗姬多厉害,连天下最难的吃粮问题,她都有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