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贬职
蔷薇无暇2018-08-09 15:042,324

  夏坚很快意识到这是女帝在试探大臣,也是在试探自己的一种谋略。所以,待在京城把一切安顿好,便向女帝上奏自己身体不太好,帝太孙之名号承受不起,望女帝改赐封号。

  女帝见到奏册,非常喜庆,便说夏坚为帝太孙实至名归,并下旨让夏坚改姓为李。这一切似乎又让储君之位变得莫测起来。

  然而,内阁首辅大臣赵之涣很快就被酷吏诬陷入狱了。

  这也是女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材的方式。她广泛征用酷吏,给予了酷吏无尚的权力。以致,酷吏连赵相这一级别的人物都敢抓捕。

  当时,一审问,便认罪者按例可得减缓死刑。

  酷吏便逼迫赵之涣,让他承认谋反。

  赵之涣说:“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夏朝旧臣,甘从诛戮。谋反是实!”

  于是,酷吏这才稍微放松了对他的审问。

  判官王德寿对赵之涣说:“宰相大人必能减免死罪。我想把杨执柔也牵连进你的案子,可以吗?”

  赵之涣问:“怎么牵连他?”

  王德寿说:“宰相尚为尚书时,杨执柔任司员外,这样便可以牵连为党了。”

  赵之涣愤然:“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赵之涣怎么会干这种事!”

  他头撞柱子血流满面,王德寿因害怕而作罢。

  认罪以后,狱吏只待择日行刑,看管上不再像之前那么严备。

  赵之涣向看守求得笔砚,拆下被头,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冤情,然后将其藏在棉衣中。

  他对王德寿说:“天气炎热,劳烦你把棉衣交给我的家人,让他们把里面的丝棉去掉。”

  王德寿没有察觉异样,派人把这棉衣送到赵之涣的家中。

  赵之涣的儿子赵光远在棉衣中找到了这封书信,带着它上奏朝廷。

  武则天召见他,看了书信后质问酷吏。

  酷吏谎称:“赵之涣衣冠整洁,吃住方面,我们也没有亏待他。要不是有罪,他有什么理由承认?”

  武则天派人去狱中察看,酷吏立即让赵之涣穿戴如常地与使者见面,还令王德寿代赵之涣作了一篇谢死表,由使者进呈给女帝。

  女帝似乎有些不相信,便召见了赵之涣,问他:“为什么要承认谋反?”

  赵之涣回答:“我如果不承认,恐怕早就死在皮鞭之下了。”

  “既然如此,又为何作谢死表?”

  “臣没有作过。”

  女帝便把谢死表拿给他看,才知是人代写的。

  赵之涣也因此得免死罪,却也被贬为彭泽令。

  李平肆屡屡上奏请求诛杀赵之涣。

  女帝便说:“朕爱好生憎恶杀,志在恤刑。号令已出,不可更改。”

  夏坚等人则知道,赵之涣之所以被贬,乃是举荐自己为帝太孙的缘故。他不免有些担心。

  于是,内阁大臣悄悄地派人给他传达口信:“赵相知道自己有此一劫,莫忧之。帝太孙要保重好自己,莫让礼王忧之。”

  如此,夏坚便放下心来,继续装病闭门不出,让李家人一时间找不出下手的机会。

  很快,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便擢升赵之涣为魏州刺史。

  前任刺史害怕贼兵前来攻城,把百姓都驱赶到城内,让他们修缮守城器械。赵之涣上任后将百姓全部放归田地。

  他说:“贼兵还在很远的地方,何必惧怕如此?万一贼虏来了,我自有办法应对,不会劳烦百姓的。”

  贼虏听说后很快就退兵了,当地百姓对赵之涣十分敬仰,为他立祠祭祀。

  不久,赵之涣就转任了幽州都督,女帝赐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袍子上制十二金字,以嘉奖他的忠心。

  次年,赵之涣就被征召为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就这样,女帝又把赵之涣拉回了权力的核心。

  女帝问他:“赵卿在幽州时,政绩非常出色,我又不得不把你调了回来。只是现在,你还想知道诬陷你的是谁吗?”

  赵之涣当即辞谢道:“陛下如果认为我有错,臣就应当改正;陛下如果明晓我并无过错,那是臣的幸运啊。”

  “臣不知道诬陷我的人是谁,就还能继续和他们为友。所以,臣请求不知。”

  对此,女帝不得不深为叹服。

  女帝可谓知人善任。她知道赵之涣有雄才伟略、对朝廷忠心耿耿,虽有小惩大戒,但在关键时刻始终都能对赵之涣委以重任。

  赵之涣也因此,成就了女帝和他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

  这日,礼王奏请立嫡女为世女的奏册又被送到了女帝这儿来。此刻,女帝正跟赵之涣闲聊。见到这份奏册,她便转手递给了赵之涣。

  赵之涣还是第一次接触到礼王的奏册。不过,他看后便皱起了眉头。

  半响后,他向女帝奏请:“陛下,你还是册封礼王的那位小宗姬为帝姬吧!这宗女的例子不能开呀。否则,就像先帝提前册封帝太孙一样,到了现在,就众口烁金了,想说清楚也难了。”

  这下,女帝圣心大悦,重赏了赵之涣。不过,她依旧将礼王的这份奏册搁置,也不提册封小宗姬为帝姬之事。

  于是,乐棋子感觉有些费解了。

  这个时候,女帝的心情还不错,便对乐棋子说:“我得吊着礼王。不知道,他如此举措是真心,还是有意为之。”

  “他的这个小宗姬,出身仅次于汝儿,所以给她的封号必然非同一般。再说了,看到她这些年所从事的行当,就是我在她这个年龄也都是无法做到的。看来,这天下终归还……”

  乐棋子听到女帝如此一说,便连忙低下头来,不敢再多听了。

  “只愿我的逆天之行,后世的帝王能给我一个公道,不要把我埋没于帝妃的封册之中!”

  就在女帝喃喃自语时,乐棋子早就带着侍者和宫女下去了,偌大的宫殿中,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了。

  秦书册收到了师傅这道密函,便连忙向礼王报告。

  礼王有些不解,夏裹和初继绪却是喜出望外,齐齐向礼王恭贺。直到这时,礼王才明白女帝有此感慨,是因为女帝有了要将帝权回归夏氏的打算。

  “裹儿,”礼王便咽咽口水。“那两百万两的银子,孤还要送往京城吗?”

  “送,送!”夏裹兴奋地直搓手。只要女帝有把政权还归夏氏的打算,她夏裹在这个时空就能长命活到老了,不用为了保命去打打杀杀了。“这是你对帝阿母的孝心,怎么能不送呢?”

继续阅读:第141章 路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姬不妖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