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拍马要做足,钢蛋说罢就准备俯身参拜,却被一道气息挡住了。
“万毒门只拜门主。”大护法冷冷说道,“你们不远万里从大唐过来,有什么事情?”
钢蛋看到大护法的眼神十分冷漠,于是说道:“我和我的儿子加入万毒门不久,就被护法派过来送信,口谕之中只有五个字,属下牢记于心,可进攻大唐。”
“可进攻大唐?”大护法眼神中充满了疑惑,突然间喜上眉梢,“哼哼,看来大唐的一切都是纸老虎,在我万毒门的仙术之下,瞬间就土崩瓦解。”
“是啊,大护法,您不知道,大唐那边几个很厉害的修士,被我们的毒蛇和毒蝎啃的连渣都不剩。听说还有什么天道院的和幽冥山的。”
大护法闻言:“哈哈哈,天道院算什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幽冥山,倒是有些麻烦,不过我想,幽冥山的弟子死了,他们那群在山中修行的怪物们,应该不会在意吧。”
大护法看着两人,十分开心,“赏!”
“谢大护法!”钢蛋高声说道。
只是此时在钢蛋身边的叶无痕有点郁闷,他终于知道钢蛋为什么让他显得年轻一点,原来是当儿子,而且在万毒门大护法眼中,似乎天道院和幽冥山不足为惧。
“别轻举妄动,还有大事。”钢蛋低声说道。
觉察到钢蛋窃窃私语,此时的大护法抬起头来,说道:“你刚才说什么?”
“哦,尊敬的大护法,没什么,我这个儿子不懂礼节,虽然一腔热血,但是还需要管教,方才老朽正是训斥他,希望他对万毒门的大护法表现出足够的礼节。”钢蛋说道,“我这个孩子啊,虽然不懂礼节,但是却是一个好苗子啊,当时护法就是相中了我的孩子,顺便带我一起了。”
此时,先前经历了大地震的女护法看着钢蛋和叶无痕说道:“你们两个似乎都有些问题,肯定是功法上的问题,这样,你们暂时留在这里,这一次,你们有功,我给你们功法,你们好好参悟。”
“多谢护法!”
此时的云无忌看着两人,眼中闪烁不定。两人走后,云无忌缓缓说道:“据我说知,天道院的传人和幽冥山的传人可没有那么容易死。”
“你多虑了,天道院的传人据说是最弱的人间行走,幽冥山虽然强,但是他们的传人很容易骗,所以被围杀很正常,而且,那些毒物的威力确实不可小觑。”
此时的几人还不知道,他们赖以为傲的毒物,毒蛇惨死,毒蝎已经成了钢蛋和叶无痕的腹中食物。
钢蛋和叶无痕不知道云无忌的疑惑,但是钢蛋相信,这一番表演炉火纯青,一定让大护法和那个之前被钢蛋坑 的说不出话来的女护法充满了相信。
天灾人祸,全都是杀人的因素,为什么天道院的传人和幽冥山的传人就不能死呢?
钢蛋此时远远的看到正在不停地吐云吐雾的万毒门教众,正围在一个大鼎跟前,脑海里又有了一个想法。
“叶无痕,你说万毒门为什么要用鼎呢?”
“鼎隔绝外物。”
“错,因为他们落后,他们功法落后,如果他们有着高深的功法, 可以直接选择用那些毒物的内丹或者是毒气进行修炼,其实修毒并不难,前期十分霸道,只是到了后期,任何道法都是殊途同归,他们还是需要散尽一身的毒气。”
钢蛋说话间就看到了十三个鼎中盛腾出来的雾气。
“老弟,你们远道而来,不如随我们一起修行吧。”一个教众邀请钢蛋过去。
钢蛋摆摆手,“诸位都是前辈,功法高深,老朽是个外围弟子,没有功法,不敢贸然修行啊,目前全身更是有着毒发的危险,还需要仰仗护法的解药才行啊。”
“那就不强求了。”
钢蛋看着正在贪婪的汲取毒气的众人,眼中出现了一丝亮色。
万毒门以毒入道,其实在天地之间本没有什么大错,只是他们中很多人老老实实的修毒就好了,非要用血修去提升修为,血修的残忍之处,在历史上多有记载,钢蛋看不惯,叶无痕也看不惯,尤其是当万毒门的这些人拿着普通人做炉鼎,这是不可容忍的。
钢蛋的脑子飞速的转动,此时的叶无痕手中隐隐出现了一丝真力,却被钢蛋拦住了。
“我们只需要制造混乱就行了, 现在还不能杀人。”
鼎的五色气体被一众教众吸收之后,每个人似乎都十分舒坦,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毒气果然能让他们身体更加的强悍,这种直接有效的带来的提升,是万毒门对他们最大的诱惑,在十万大山之中生存,和天地搏斗,和野兽共存,没有强悍的身体,是根本不行的。
如果将他们对于天地的理解放在大唐,那么就是十分另类,但是在十万大山之中,物竞天择,太过于平常了。
钢蛋想起自己还有一些神仙倒,和一些春/药,春/药不能再用了,会引起女护法的注意,即便大护法不知道,那个女护法和军师一定知道,神仙倒也不能乱用,最后一点了,要用到关键时候,兵不血刃,此时的钢蛋想起了之前自己提取的蛇毒,虽然不多,但是如果扩散开来,也是一种混乱。
钢蛋在周围来来回回的走动,身上不停地落下一些花粉一样的东西,很快就扩散在了空气中,不多时,已经有正在吸收着毒气的教众开始了神志昏迷,蛇毒和狼毒花花粉的搭配,简直就是天生的珠联璧合,教众中修为低的几个人,疯狂的吐血,瞬间就被鼎中的毒虫反噬。
军师突然出现了,看着众人,又看了看正靠在墙角休息的钢蛋和叶无痕,缓缓说道:“最近山中不太平,各位先暂缓修行。”
云无忌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大护法看着教众的死亡,眼中一片冷漠:“军师,处理一下,门主快出关了,我不想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