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你表哥,姑姑也喜欢你,你愿意进我们贺家,姑姑再高兴不过。只是……这事你说了不算,得你爹娘同意,你明白吗?”贺三婶子组织了一下语言。
玉柔心中一喜,她轻轻点头:“姑姑,只要你能陪玉柔回趟家,我就能让爹娘同意的,他们一直都喜欢表哥,肯定能答应的。”
贺三婶子点头应了:“行,过几天咱们就去吧!”
贺三婶子解决完这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些天的阴霾似乎全都消散了,是啊,如果玉柔能进门,将二喜给贺家带来的厄运冲走,那么此事不就全了了吗?
贺三婶子心中愉悦:“走,咱们今个儿去集市给你爹娘采买些物什,明天就去你家。”
玉柔似乎很不好意思,马上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可是一抹得意的笑却从唇边溢了出来,只是除了自己,无人察觉罢了。
此时的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完全是她的一厢情愿。她满心以为只是再娶门平妻进门而已,儿子不会拒绝,儿媳二喜也不会有什么话说。毕竟自己并没有按着那高僧的话,休了赵二喜呀,已经够好的了。
她带着玉柔坐了马车去了集市上,又是买布料又是买酒,忙乎得起劲,二喜青扬也各自在店铺里,做着自己的事情。几人并未打照面,根本没有遇到过。
青扬这天早上,终于收到了吕老的回信,信上说的是这事他已经知道了,均是玫秀一人所为,让他寻机将王大夫请回来,多涨一些银钱。若是他执意要告老还乡,就包上五十两银子,送予王大夫,也算是这些年的辛苦费了。总而言之,这桩事情,就让他作主了。
另外关于厨娘的事情,吕老也说了,这个也按着秋菊的意思,如果愿意回来,就把新来的撵了就是。
青扬得了令,自然是马上去办了,他先是去找了秋菊,秋菊摇了摇头,似乎被从前的事情吓到了,说自己就留在二喜这里,不回医馆了。
青扬没办法,总不可能跟自己媳妇抢人啊,所以只好作罢,寻思着让钟寡妇先做上一阵子,不行再换人吧。
关于王大夫的事,他准备亲自去一趟。王大夫屋里的东西很多,还有许多古书记本,苏大姐问需不需要收拾一番。青扬摇头:“王大夫愿意回来的话,还要住的。如果不愿,再收也不迟。”
他从医馆的账上取了银票,租了辆马车就直奔王大夫的老家。
王大夫目前住在大儿子家里,青扬赶去的时候,他正恹恹无力地躺在院中的躺椅上,盯着一盘下了一半的残棋发呆。
他身后有一个中年妇人正端着一只盆子往这边窥来,应该就是王大夫的儿媳妇了。
王家的院子瞧着还好,房子不大,收拾得还算利索整齐。貌似家中人口不少,院子里晾晒了许多衣物,大人小孩的都有。
青扬唤了两声,王大夫才回过神来,他呼了一口气:“你们怎么又来了?”
青扬坐下来,看着那局残棋,不动声色地挪了一颗棋子:“下在这里甚妙。”
王大夫凝神一看,刚刚还是僵局的棋盘忽然打开了局面。
“这一手下得妙。”王大夫提起精神来,坐了起来。
一老一少围坐在桌边,下完了这盘残局,最后王大夫险险赢了。
他抚了抚胡须:“这盘棋你没让?”
“当然没有,你没见我满脑门的汗吗?”青扬指了指自己。
王大夫哼了一声:“你们这些人惯会骗人。说,你找我来做啥?我本就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就算没有吕玫秀,我也该走。”
青扬环视了一圈:“王大夫住在这里可还习惯?”
“有啥习惯不习惯的,就是一个安身之所罢了。”王大夫说起来有点沮丧,回到家这段时日,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王家早就分了家,两个儿子一人得了一处房屋,这也是靠着王大夫这些年的月银修起来的,家中物件也置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一回来,才发现,老大家里孩子太多,住起来局促不堪。二儿子家里儿媳妇性格古怪,总感觉他是吃闲饭的一样。
所以王大夫心里不痛快,感觉一把年纪了,倒成了被踢的皮球了。总有好吃懒做的嫌疑。
青扬说起了自己的来意,将吕老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王大夫有些吃惊:“吕老真是这么多的?那老东西不见得大方呀?居然能这么说?”
青扬笑了起来:“师傅这人看起凶巴巴不近人情,其实最是知道事理,而且有一颗慈悲心肠,王大夫你为回春馆付出了这么多年,他这样做,也是看重你。”
王大夫不假思索:“我要那五十两有啥意思,省得那两小子天天惦记着我的银子,那我还是回去吧,虽然年纪大了,多少也能做些事情,那些要涨的月银,就算啦!”
青扬高兴不已:“那不行,该给的就是要给的,你在,我们也有个主心骨啊。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咱们医馆,也是如此。”
王大夫的心事忽然就没了,他在青扬的帮助下收拾了一下东西,坐上了回集市的马车,而他的儿媳妇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了。
“人老了还真是没用,我留在医馆总还能发光发热吧?在家有啥用,还惹人嫌。”王大夫调侃起来,言语中还带着点心酸。
两人回了医馆之后,大家都高兴不已,连秋菊二喜都闻讯而来了,秋菊自从听说王大夫为了她离开的事后,不知道暗自哭了多少回,这会儿看见他回来,又抹起了眼泪:“王大夫,你说你管我做啥,我心里可难受得很!”
“看这傻丫头还哭上了?”王大夫转头对众人啧啧出声。
秋菊跺起脚来:“王大夫,我担心得要死,你还笑。”
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王大夫又叫秋菊回来:“老夫就想吃你做的下酒菜呢。”
秋菊摇了摇头,偷偷看了一眼后院的方向:“大小姐请了人了,我不回了,以后我做了好菜,请你们来我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