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风暴入侵之前,欧洲国家普遍都是冷兵器国度,除了佛郎机之外,不过佛郎机后来成了七大叛变国。大明帝国和北美的易洛魁,之所以可以抵挡下金属风暴的进攻,很大原因是因为有火器。但是在梦方历342年,这些国家大多数都装备上了火器,某些程度上还要比东方国家先进。这多少要归功于矮人黑火药的传播,当然也有来自金属风暴一边的压力。
威尼斯共和国,本身冷兵器也不很发达,除了海军之外,地面部队很多是依靠佣兵组织。在欧洲,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军事组织,那就是佣兵。虽然是个人建立起来的,但是装备和训练程度,几乎和正规军没什么两样。很多有钱的主子,雇佣佣兵为他们打仗,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马克西米连皇帝。
其实在东方,也有类似佣兵的组织,比如说东瀛的忍者。而在华夏,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曾经有类似的组织,但是当秦朝统一之后,就再没有出现了。佣兵组织是一个盈利性的机构,所以和职业军人不一样,他们不是只考虑胜利,还要考虑在胜利中减少人员的伤亡,皮洛士的胜利,他们是不要的。
佣兵的收入是来自雇主给予的奖励,而成本则是自己雇佣人员和买装备的钱。要是成员不小心挂掉了,重新雇佣一个需要钱,而死掉的人也不是就这么算了。抚恤金这种东西可是很昂贵的。在过去的国家军队中,抚恤金那都是国王陛下掏腰包的,而现在是佣兵团团长亲自出手,所以能不死人是最好的。
想要不死人,装备就要比别人好。有可靠的消息证实,欧洲最早的火药部队,可能还是佣兵。无论在骑兵、步兵还是远程兵方面,佣兵都比正规军的素质要高。但是这也不是说正规军就没用了,因为佣兵数量毕竟不多。佣兵不可以牺牲很多,那就需要正规军做炮灰了。
总之在欧洲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佣兵天下。每一个国家之间军力的抗衡,很多是佣兵上的抗衡。威尼斯人曾经雇佣一支非常强大的佣兵,叫做白部队,也叫白色兄弟团,团长是英国人后客伍特。
兄弟团的意思自然是团里的成员亲如兄弟,后客伍特虽然是英国人,但是他一点也不歧视其他国家来的成员。而且自从干起了佣兵这一行,他就几乎没有回去过英国,长年就逗留在亚平宁半岛上。雇主基本上就是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这样的国家。
佣兵是拿人钱财给人消灾的组织,所以不用指望他们和正规军一样忠诚。后客伍特的一生中,曾经受雇于威尼斯去打米兰,也曾经受雇于米兰去打威尼斯。不过这些城邦之间的掐架,并不是常见的,最主要的威胁还是来自北方的奥地利。
当时奥地利还没脱离神圣罗马帝国,也没有变成奥地利帝国或者是后来的奥匈帝国。但是一直以来,奥地利都将伦巴第地区看做是自己的后院。到七大叛变国出现之后,奥地利更加是和匈牙利走的很近。之所以说奥地利不算第八个叛变国是因为,在当时他还不算一个独立国家。
后客伍特的白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击败了奥地利的入侵者。他可以获胜的关键是骑兵,而且是重装甲的骑兵。欧洲本来就是重骑兵满地的地方,为什么白部队的骑兵可以脱颖而出呢?这主要是和装备有关系。
很多重装甲,防御是高了,但是分量太重。骑兵要是不小心被打下马,依靠自己的力气,甚至都站不起来,更加不用说从新上马了。在战斗前,骑兵上马都是靠扈从帮忙的。但是白部队的装甲骑兵却不一样,他们穿的是胸甲,覆盖了几个主要的部位,在防御好的同时,也不失去机动性。
胸甲是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装甲骑兵可能是最早使用胸甲的骑兵了,而后来胸甲骑兵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特别是在法国壮大。
除了防御之外,装甲骑兵的攻击也很给力,那就是骑士枪。Lance也被称为是刺枪,骑士枪的概念与东方人对枪矛理解是完全不同的。骑士枪的造型继承了西洋剑的特征,看起来像是西洋剑的加大版,一般无锋,长四至五米的圆锥型(也有改进的版本为方形带边锋的),上尖下粗,底端有一个向外扩大型的护托,内部为枪柄。
但是那都是近代才有的样子,在奴隶制的时代,比如说古罗马,因为没有马镫,骑士枪也就是稍微刺一下,威力很小。而在马其顿军中,更多的是使用标枪,也就是所谓的标枪骑兵。在中世纪,因为缺乏良好的保护手的装饰,骑士枪也很少使用。大多数的游侠骑士,还是选择在马上用剑砍杀。
西洋剑的出现,护手技术也用到了骑士枪上面,不至于让一次冲锋,就毁掉骑兵的一只手。除了护手之外,后部有配重的木锥,同时,在马鞍上制出“枪托孔”以在冲锋时吸收刺杀的冲击力。或者换句话来说,枪托孔就是让冲击力给马承受去了。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过去的骑士枪太脆了,冲锋一次之后,基本上就不保持完整了。在骑士小说描写比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长枪折断的声音响彻云霄”这样的话,就是这种情景的写照。武器要是这么用的话,那佣兵团的开销太大了,所以白部队加强了骑士枪的坚固程度。
重甲、骑马、长枪,这就是大明枪骑兵的西方版啊!只是在枪法的运用上,西方人比较差一点,就知道刺,不知道挑、削、砍和轮舞。因为骑士枪一般是不开锋的。不过对付奥地利人,这已经是足够了。吃了很多亏之后,奥地利人甚至也玩起了胸甲骑兵。
除了佣兵之外,威尼斯共和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还有骑士团。和佣兵一样,骑士团也是个人建立起来的组织,不需要国王本人逃腰包。但是骑士团更加接近于国家正规军,而且骑士团一般是固定地效忠于某一个国家,不能随便换主人。
西方有三大骑士团,都是在十字军东征中比较有名的,分别是法国的圣殿骑士团,德国的条顿骑士团,而意大利则是医院骑士团了。每一个骑士团都有自己的封地,甚至骑士团可以自由发动进攻,攻占过来的土地,也是自己的封地。比较有名的就是条顿骑士团,大半个波兰都是他们打下来的,普鲁士、立陶宛、爱沙尼亚,就这样臣服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统治下。
医院骑士团的全名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亦名罗得骑士团、圣若翰骑士团、救伤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本为本笃会在耶路撒冷为保护其医护设施而设立的军事组织,后来演变成为天主教在圣地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十字军东征失败之后,医院骑士团曾经逃到了塞浦路斯附近的罗得岛,这也是罗德骑士团这个名字的由来。后来罗得岛也被土耳其人吃掉了,就又逃难,到了马耳他。当时马耳他是西西里王国的国土,骑士团就支付了租金。
但是当金属风暴入侵之后,马耳他岛也遭受了罗得岛一样的命运,大部分的城市被摧毁,防御建筑一点都不留下,骑士团的成员死伤过半。在金属风暴之后,又有新来统治西西里的维京人,和来自巴尔干的土耳其人的进攻。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物脱颖而出,那就是苏康霍贝革。他本来不是属于马耳他骑士团的一员,他只是一个反抗土耳其的爱国者。苏康霍贝革策划了阿尔巴尼亚的暴动,虽然最后没有成功解放阿尔巴尼亚,但是带出了一批精英分子,组成一支强悍的军队,那就是阿尔巴尼亚轻骑兵,也叫做巴尔干轻骑兵。
在遭遇战中,巴尔干轻骑兵的神出鬼没,总是叫土耳其苏丹大为恼火。而且和雇佣兵的配置一样,巴尔干轻骑兵要比一般的轻骑兵强悍,甚至连波兰的翼骑兵都望洋兴叹。后来的医院骑士团,主要就靠这些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热血青年来保护,同样他们也保护威尼斯的七大商会会长。
一个是重骑兵,一个是轻骑兵,威尼斯似乎在骑兵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是虚假的。首先就是人数了,装甲骑兵的佣兵,巴尔干轻骑兵虽然率属于医院骑士团,但是也和佣兵差不多。他们人数加起来,怎么数都不会超过一万。
其次是敌人的佣兵也很强,奥地利的胸甲就算了,土耳其西帕希不是吃素的,维京人有少量的寒冰虎骑士,就连西边虎视眈眈的佛郎机,也有极为优秀的龙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