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勃朗峰反围剿(四)
诗人de心2018-08-14 11:453,144

  胸甲骑兵这个兵种是后来拿破仑最为喜爱的。胸甲骑兵与中世纪重骑兵最显著的不同是他们不再使用长枪或战锤,而是使用轻便火枪和马刀作为武器,另外他们为了方便装填弹药不再穿戴笨重的护手,并且也不再使用保护马匹的铠甲。

  别看差别是细微的,但是意义却是重大的。当火枪方阵流行的时候,你还傻傻地挺着骑士枪去冲锋,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而胸甲骑兵的战术则是类似于黑衫骑士,“冲锋—射击—回转—装填—再冲锋”,如此不断循环。

  当然胸甲最重要的不是对付步兵,毕竟你火枪的威力小、射程短。骑兵的作用还是反炮,胸甲骑兵因为只穿了胸甲,马匹也不带甲,牺牲了防御,却得到速度上的提升,可以轻易地偷袭侧翼、绕道后方、砍杀无刺刀或者没有长枪兵保护的火枪兵。

  还有别小看了胸甲骑兵的马刀,那是当时所发明的,最先进的骑兵用近战冷兵器了,比起小范围里面捉襟见肘的长矛要好很多。这个功能,和日本骑兵用的长太刀、大唐骑兵的陌刀类似。

  除了马刀和简易火枪之外,胸甲骑兵还使用手榴弹。没有错,就是这么不和谐的武器,不过确切一点地说,应该算是原始的手雷。这个东西和掷弹兵用的差不多,不过体积可能要更加小一点。手雷的好处是,可以造成大面积的伤害。你想啊,一个胸甲骑兵冲到步兵反正的侧翼,砸一个手雷进去,还不是轰死一大片?

  也有专门丢手雷的骑兵,不过这样的兵种毕竟少数。很简单的原因,你总不能身上挂满手榴弹吧?就算是火枪,因为装弹的关系,胸甲骑兵也只是在战斗的前期用几下,当双方充分接触之后,还是要靠马刀。所谓的掷弹骑兵,实际上也是胸甲骑兵,他们不是专门丢手榴弹的,而是因为身材高大,体格强健,符合掷弹兵的体检标准。

  后世的一些跳梁小丑,就武断地以为,胸甲骑兵只是用马刀砍,不会使用火器?对于火枪和手榴弹,他们会摇头说道:“我不相信,我绝对不相信,这个情况打乱了本犬的历史观,侮辱了本犬的智商。胸甲他就是用马刀砍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从这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出发,那些宵小之徒认为,胸甲骑兵还不如中世纪的游侠骑士,法国在骑兵战术上是倒退,是一代不如一代?光从护甲上来看,的确是这样,胸甲骑兵除了胸甲和头盔,几乎就没什么防御了,而人家游侠可是全身带甲,连眼睛都保护好了。但是这种笨重的兵种,视野和瞎子差不多,除了能看到眼前,两边都照顾不到,更加不用说是后方了。

  作为一个骑兵,速度是很重要的,但是法国中世纪的重骑兵,牺牲了速度,缺乏机动性,所以基本上就不能打击侧翼或者绕道敌人的后方进行包抄。他们可以做的,只是傻傻地从正面冲锋。而且当时的骑士枪很脆弱,一般冲一次或者两次就断裂了。这时候怎么办,下马步战吗?别开玩笑了,那种铁皮人下马之后,能站稳就已经是上帝保佑了。

  而胸甲就不一样,丢弃掉一部分的铠甲,换来的是机动性。还有火枪、手榴弹可以远程攻击,战术灵活多样。但是后世的骑士粉丝不服气,居然说中世纪的骑士枪是9米长?这又是奇葩中的奇葩了,别说是骑兵了,步兵没有配重和支撑架,8米的长枪都不一定可以挺起来。9米长?原来中世纪的骑士都是兽族的狼骑兵啊?

  当然更加关键的是,胸甲骑兵是在火药时代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是为了对抗敌人的炮兵,保护好自己的火枪方阵和炮兵阵地而准备的。而中世纪重装骑士则是在缺乏长枪方阵、禁弩令等多种天敌消亡的时候才称雄的,换句话说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也敢于称大王了。中世纪的欧洲哪怕没有禁弩令,重骑兵也早就被爆橘无数次了。

  所以说胸甲骑兵绝对是一种超越了中世纪重骑兵的存在,是先进的兵种淘汰了腐朽的兵种。在胸甲骑兵和法国火枪手的配合下,躲避在勃朗峰的法国流亡政府,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不过这个胜利还有一个兵种的功劳,那就是法国火炮。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人的长弓非常嚣张,让法国的骑兵很尴尬。但是还是有一种东西可以打到长弓的,而且在有效射程里面,可以给予长弓相对致命的打击,那就是火炮。法国人使用了大量的鹰炮,也就是专门造成大面积伤害的,对于密集步兵比较有效的炮。

  在法国火炮的运用历史上,有两个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圣女贞德,还有一个则是约翰布荷。关于圣女贞德,那就太有名了,不需要多解释了。要是连圣女贞德是谁也不知道,那真的可以去和古代神聊天了。圣女贞德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她不是有勇无谋,实际上她很重视对英国人的战术,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大量发展火器。

  圣女贞德的出名,也许掩盖住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约翰布荷。实际上在贞德就义之后,是另外一个人撑起了解放全法国的大旗,也是他坚持将发展火炮的事业继续下去的约翰布荷。实际在贞德那里,火炮只是一个战术,还是一个构想,还没有完善到实战的地步。但是约翰布荷却是将之付诸实施,换句话说,他就好像是法国的崔茂宣或者是洋基修咯。

  不过法国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在其他方面尽善尽美。那就是法国也许是西欧国家里面,具有最接近大明帝国的制度了。那就是开明专制,国王是属于人民的,而不是属于神明的。贤明王查理五世之所以被叫做是贤明王,也是因为他可以贤明地接受别人许多优秀的建议。

  比较当时其他的欧洲沦陷国,西班牙还是绝对的君主专制,王权享有无上的权威,是古代神赐予的。虽然净土联盟普遍都很敬畏古代神,那主要是因为在梦方世界这个充满魔法的地方,古代神可以给予魔法的力量。但是他们的敬畏,和迷信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圣者之都控制的欧洲,这种敬畏就被提高到了迷信的程度。

  法国这种具有优势的制度最早是来自腓力四世的,他第一次开展了三级会议。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和平民。在百年战争里面,为了应对法国的窘迫局面,三级会议更加是连续地召开。实际上百年战争期间,三级会议相当于就是国会,是比国王还要具有权威的领导机构。

  三级会议可以让法国动员起更加多的力量,全面地去对抗侵略者。不是贤明王一个人想要夺回法国的领土,而是全体法国人民的愿望。那么丢失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被诺曼底公国和荷兰瓜分了。

  金属风暴由于人口很少,军队也很少,只是装备非常好,所以才在战争的一开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到中后期,就大量地依靠七大叛变国的力量。这七个国家不但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瓜分殖民地,同时也瓜分了欧洲的土地。

  最为嚣张的是维京,他们怀念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国,所以凡是曾经听命于克努特的地方,现在都要归他们。北海帝国包括了英格兰、整个北欧、法国的诺曼底公国、意大利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王国。

  荷兰过去没有没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他们无耻地YY,就将查理曼看成是他们的皇帝了,于是乎过去查理帝国的土地都要归他们了?当然其他的叛变国是不会同意的,因为波兰还垂涎德国的国土,匈牙利也想咬一口。而且匈牙利联合了奥地利,搞出什么所谓的奥匈帝国来,宣布对于意大利北部拥有主权?

  七大叛变国的瓜分,就好像是七条狗在争夺残羹剩饭一样,这个主人就是金属风暴。这种内部的争夺,造成了一个极大的不统一性。换句话说,那就是七大叛变国之间的配合无限接近于零,经常就是各自管各自在打。不过这个毛病是普遍的,金属风暴内部,三大势力之间不也是勾心斗角?

  指挥权不明确,作战不团结的情况,甚至在净土联盟中也有发生。就算是表现的最为紧密的大明、东瀛和帖木儿帝国的联军,也是这样。如果配合紧密的话,就不会发生底格里斯河的流血了。在太平洋彼岸的印第安人国家,更加是不能兼顾欧亚战场的事情,大家都是各自为战。

  参战的双方,几乎都是松散的势力,这就以后的浩劫埋下了伏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在交战的双方之外,忽然出现一个第三方的势力来,并且这第三方势力是有严格的纪律,具有优秀的领导的话,那胜负几乎是无悬念的。

继续阅读:第406章 勃朗峰反围剿(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骑兵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