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你怎么能认输呢!真是太丢人了。”
“就是,他的修为不过大儒师三级而已,你可是五级,就算是耗也能够耗干尽他的浩然正气。”
申卫听了其他人的话,登时恼羞成怒道:“别光知道说我,有本事你们自己上来看看。”
剩下的世家子一听,登时也来气了:“上就上,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击败他的。”
林正可懒得理会他们,在将申卫的学分给收入囊中,转头望向对面道:“还有谁要来。”
如今林正可是已经赢得四十学分,要知道董仲舒他们二甲的弟子一共也不过五十学分的总分,而他身为榜眼,也就一百学分,如今直接涨了近半,如何能让他不兴奋。
这学分可是好东西,四十学分足够让林正兑换一部天级功法还有剩余,换成资源的话也足够他修炼一个多月。
现在林正已经将对方看成是肥羊一般,毕竟换成其他弟子,恐怕他就不会赢得这么容易,也就是这些长在温室的勋贵之子,修为看似很高,但是实战却是一塌糊涂。
怕是对上那些经历过五原郡一战的士子也不见得能赢。
他们一个个都只会靠着宝物和功法,一点都不会变通,一落入下风便手忙脚乱,林正击败他们根本废不了多大的力气。
要知道林正真正的实力可还没用上,那申卫就直接开口认输了,林正甚至还感到有些乏味。
看来这些普通的天才已经当不了他的对手了,别说高出林正两个境界,便是三四个境界,林正如今也自信自己能够将其给击败。
他如今可是连文宝都还没有使用,光靠御剑之法对敌,就已经连续击败两人,其中申卫的修为还算是他们之中比较高的。
连胜两场之后,这些勋贵子弟也开始正视起林正,这林正的修为看似只有大儒师三级,但是靠着那一手御剑之法,对上大儒师五级的高手也不弱下风。
更重要的是,林正的剑意十分强悍,他们也并非没有对上过领悟了意境的高手,但是却没有一人能够像林正这般。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正的剑意境界已经远远甩开同辈,达到了宗师之境,若非他的剑道修为还不够,此刻他恐怕已经能被称为剑宗。
而就在这个时候,距离小镇外大约数百米远的距离,此处几乎已经快要离开稷下学宫结界的范围,一座茅屋时隐时现。
随着这茅屋的出现,登时出现一股天地之力,而那茅屋消失之时,这股天地之力又突然消失。
一名身穿襦袍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茅屋之中,双目紧闭,似乎是在冥想,但是从他嘴角的笑意上看,却又不像。
“这林正,倒是跟闻仲师弟说的一样,心思极多,不过这天资倒是极好,若是好好雕琢,倒也能成为一块璞玉。”
他的外表却跟普通人无异,唯一的区别便是他身上时不时的荡漾起一道天地之力。
想不到堂堂儒家亚圣,天下公认的第二高手,仅此于孔圣的孟轲竟然会是这般模样,若是林正见到的话,定然会大失所望。
孟轲之所以被称呼为亚圣,便是因为他的修为距离孔圣不过一步之遥,乃是当今世上最接近孔圣的存在,同时也被认为是继承孔圣绝学的唯一传人。
只要修为再进一步,他便能够成为儒家第二位圣贤,成为跟孔圣道圣比肩的存在,但是就这么一步,却已经卡了他数十年之久。
孟轲虽然是孔圣的弟子,但是他此时已经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儒家更是自成一脉,当今世上能够吸引到他的事情已经不多,但是如今他的注意却被一个小辈所吸引。
闻仲虽然让他收下林正,但是孟轲并没有过多在意,只是将林正当作是普通弟子一般对待。
但是却没有想到,林正竟然会这么快的就进入到他的视线之中,之前在董仲舒和陶青比试的时候,设下结界的正是他。
在孟轲设下结界之后,便注意到了林正,原本他还没有在意,但是他却从林中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就像是在面对孔圣的时候一样。
林正自然不可能媲美孔圣,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觉得奇怪,心中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孟轲会升起这样的感觉不足为奇,要知道林正的体内可是拥有接近半数的道圣玉碑,这道圣玉碑乃是道圣飞升之际留下的,其中蕴含着道圣的道蕴。
道圣可是比孔圣还要恐怖的存在,而孟轲的修为也快要接近那个层次,因而他才会有这样奇怪的感觉。
虽然只是感觉,但是修为达到他这等境界的人,能够让他有这样异常感觉的事,绝对不会普通。
因而此时孟轲难得关注起后辈的比试,或者说关注起那个让他有特别感觉的后辈。
林正并不清楚自己被亚圣注意到,毕竟亚圣在稷下学宫地位超然,对待门下弟子更是处于一种不管不顾的态度。
就连他门下的首徒宋晏,一个月也才仅仅只能够见到亚圣一面而已,而且还是在他讲学的时候。
更不用说平时没事的时候,有事都不一定能够见到,毕竟孟轲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因而不管遇上何事,他都希望他的弟子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解决。
第三场比试很快便结束,林正毫无疑问的胜出,收下了那人的学分,至此那些勋贵子弟才认清了他们跟林正之间的差距。
林正连挑三人,还不带喘气的,体内的真气更是源源不绝一般,完全没有一丝枯竭的情况,登时让他们感到心惊胆战。
他们虽然不在乎学分,但也不想这么快的被赶出学宫,毕竟他们除了要应付学宫每个月的月试之外,还要应付其他学派的弟子,因而这个时候他们开始退缩了。
倒是林正一天之内收入六十学分,心情顿时大好,连忙继续说道:“快点,下一个,待会我还要清扫,时间可不多了。”
“算,算你厉害,这一次就先放过你。”那些勋贵子弟的心气早已经被林正给打没,哪里还敢迎战,最后只能留下这么一句没有气势的话,随后逃也似的离开。
林正瘪了瘪嘴,还有几个人没来得及挑战,怎么久跑了,这可是好几十的学分啊,到时林正便能够兑换足够的功法和资源修炼,甚至连月试也不用再担心。
奈何他们跑得速度太快,一眨眼便不见了人影。
这个时候董仲舒缓缓走了上来,很是惊讶的看着林正:“林兄不愧是榜眼,仅仅以大儒师三级的修为,便连败数名大儒师四五级的高手,相比之下我仅仅只是击败一个陶青就已经用尽全力。”
“董兄不用妄自菲薄,这些人跟陶青完全没法比,要知道你跟陶青的比试可是惊动了文师,我跟他们的比试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林正倒是没有在意,反而恭维起董仲舒来。
毕竟董仲舒跟陶青的比试只有那名设下结界的文师才清楚,林正可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董仲舒能够将陶青给打服,足见他的实力非同小可,他的实力就算在科举之中也算一流的存在,只是运气不大好,没有参加五原郡一战,否则的话,他的名次说不定还能够在往前一些。
要知道没有参加五原郡一战,没有跟匈奴一战的功勋,董仲舒依旧以儒家的身份挤入前百,可见他文采斐然。
如今他又表现出如此惊人的实力,在野之中的儒家弟子之中,能够像董仲舒一般的人基本上没有,便是岐山一些弟子都不见得有他这等实力。
难怪他能够成为寒门子弟圈子之中的领袖,这样的实力的确有让人信服的资本。
二人相互恭维了一番之后,倒也没有再客套,随即又开始打扫起来,因为之前那些勋贵子弟的捣乱,如今他们要清扫的地方已经显得有些杂乱。
不过让林正意外的是,他们的交手竟然没有损坏这里任何的东西,便是地面也是完好无损,仅仅只是打出了许多的尘埃罢了。
这座小镇之中,果然有着莫名的力量在守护,否则的话,以他们大儒师的境界,全力出手的话,把半个小镇给打的崩塌。
林正和董仲舒一边清扫一边暗自观察着对方,林正好奇的是董仲舒是如何夺走陶青的法器,要知道想要夺走法器难度可不小,林正就算拥有道圣玉碑的帮助,也仅仅只能够毁去,而无法夺取。
而董仲舒观察林正却是因为林正的实力,天底下能够越阶而战的便算是天才,而其中能够越阶战天才的人,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显然,在董仲舒的眼里,林正便是这样的人。
因而他心中不禁愈发坚定了想要拉拢林正的想法,更不用说两人如今同时拜在亚圣门下,有了同门之宜之后,关系更加的亲近。
若是能够拉拢到林正,不仅能够让他所做的圈子迅速扬名,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他的名气,这对他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第499章 亚圣出关
“之前我跟林兄说的事情可曾考虑好?”董仲舒这个时候却是突然望着林正道。
“呃,这个……”林正有些意外,他此刻正想问问他是如何夺走陶青法器的,却没有想到董仲舒竟然会率先发问。
之前在京都醉仙楼的时候,董仲舒便想要将林正拉近他们寒门士子的圈子之中,只是那个时候林正并不怎么看好他们的前景,不过林正也没有立马回绝,而是说考虑考虑。
没想到董仲舒现在竟然旧事重提:“林兄难道不愿意与我一块振兴儒家么,要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统一各个学派,只有我儒家才能够办到,但是光凭我一人,自然是不太可能,不过事在人为,林兄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林正心中一惊,之前他可没有这么说过,林正虽然是儒家弟子,但是对儒家的功法却并不怎么上心,儒家的浩然正气对他来说,仅仅只是用于增强自身实力而已,他虽然身在儒家,但是却从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名儒者。
相比起儒家,林正倒是对剑道情有独钟,加上他在剑道的天赋本就不凡,因而才会拜在岐山剑林之中。
岐山剑林虽然隶属岐山儒家一脉,但是除了修炼有儒家浩然正气之外,却并不怎么修炼儒家的正统功法。
平时剑林学堂教导的,也大多只是儒家为人处事之道和剑道,对于儒家的功法,更多的还是靠弟子自行领悟,除非是拜入专修儒道的文师门下,否则想要让他们指点,可不太容易。
而董仲舒更不用说,他同样的独自一人修炼到今天这个地步,虽然修炼的乃是儒家的功法,但是比起林正来说还要更加的不正统。
毕竟林正不管怎么说也是儒家岐山一脉的弟子,而董仲舒却是不知道哪个胡同冒出来的,虽然他们的修为乃是大儒师境界,但是想要被称为大儒,除了实力达标之外,名气和修养也同样不可或缺。
此时董仲舒邀请林正,甚至还说出了振兴儒家这等志愿,着实让林正感到有些吃惊,以他们目前的地位,别说振兴儒家,能够保住自身的地位已经不太容易,又怎么谈得上振兴。
他们二人不过只是儒家的后辈弟子,连大儒都算不上,现在说什么振兴儒家,实在让林正感到有些想笑。
但是看着董仲舒一脸坚定的模样,林正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至少比起林正,董仲舒的目标无疑是更加的伟大,也更加的让人震撼。
原本想要拒绝的话到了嘴边,林正也只能硬生生的改成了:“我当然也想振兴儒家,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得努力修炼,提高自身,否则的话别说振兴儒家,别丢了儒家的脸都算好的。”
董仲舒却不肯放弃,继续劝说道:“我等现在的实力虽然不算太强,但是总有一天,你我定然能够强大起来,因而现在我等才需要在弱小的时候守望相助,难道你不是这么想吗?”
林正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十分自信了,但是跟他一比,林正却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十分谦虚的,虽然不清楚董仲舒为何就认定了自己,林正如今却是被他过度热情的态度给吓了一跳。
林正自嘲的笑了笑道:“你我现在不过只是区区一名儒家后辈弟子罢了,天下百家之中高手何其之多,就连孔圣都不敢说自己能够一统诸子百家,就凭我等又能如何,倒是你为何会这么想?”
董仲舒也同样用着自嘲的语气说道:“不怕林兄笑话,我家本事广川当地的豪强,家父一心想要融入世家,奈何却一直被排挤在外,因而家父便一直想让我读书,好参加科举,就算成不了世家,也至少能过成为一方权贵。”
“一开始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读书,而当我接触了儒家之后,才发现了自己的理想,我希望天下大同,不再有门户之见,就像刚刚那些勋贵子弟,仅仅只是因为林兄乃是寒门士子,仅仅名气比他们大,便让他们感到不满。”
“若是他们好生修炼儒家的经义,学习君子六艺,谨守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那他们也就不会做此等无礼之事。”
林正可不是什么三岁小孩,自然不可能被他这样给说动,但是从他的话中,林正却是感觉到了一股真诚,这时他不由得反问道:“天下大同?真的可能存在么?!”
林正虽然在问,但是却用的肯定的语气,换句话说,林正压根就不相信什么天下大同,因而对于董仲舒的想法,他却是完全无法理解。
倒是董仲舒一脸认真的说道:“当然可能,孔圣也曾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因而我相信,大同的世界绝对可能存在,只是当今世人不明儒家真谛,若是世间人人都修儒道,相信这样的世界很快便会出现。”
“……”林正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有心想要反驳,却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总不至于说,他曾经就在天下人人都学儒的世界,但是可惜,实际上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美好。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算天下只有儒家一家,其中的争斗依然不会停歇。
林正也不想打击他的积极,但是心中却是嗤之以鼻,原本林正还很是看好他,如今心中对他的印象却是大打折扣。
董仲舒怎么也不会知道,原本林正的确想融入到他的圈子之中,现在却被他一番话给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且在他看来,身为儒家弟子,林正也一定希望这样的世界,毕竟这乃是所有儒家弟子共同的梦想。
但是林正却想说,这其中绝对不会包括他。
人类生来便是有需求的,例如吃饭喝水,这是维持人类活着的基本条件,就算现在这个世界能够修炼,却也不过是将吃饭喝水换成了吸取天地间的灵气。
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区别只是变多变少而已,就算是孔圣,也同样无法避免。
而且随着修为的提高,需要的灵气也会越来越多,若是灵气不足,自然会想办法搜寻一些具备灵气的天材地宝,好用来维持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突破更高的境界。
光是因为这样,竞争便已经存在,更不用说天下人为了生存地位的竞争,像他们在稷下学宫之中,更是每时每刻都在角逐。
若是无法认清楚这一点,就算他真的能够将一同诸子百家,世界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所谓的大同世界,绝对不会实现。
但是林正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认同之色,不敢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露出一丝一毫,不过林正却还是没有答应董仲舒的拉拢。
“为什么?”董仲舒难以置信的说道、
原本他觉得林正定然也跟他有着一样的想法,因而才会对林正如此的推心置腹。
却没有想到,说了这么一大堆,他反而感觉林正似乎离他越来越远,原本林正并没有直接拒绝他,如今却是一口回绝了啊的拉拢。
虽然他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是林正却是被他的真诚给打动,林正能够感觉到,他说的的确是真的,但正因为这样,林正才打算离得他远远的,免得影响到了自己。
因为林正的态度突然的转变,使得董仲舒心中感到无比的失落,难得他头一次对人如此的推心置腹,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有意思。”远在镇外的孟轲将二人的情况一一看在眼中,想不到除了林正之外,竟然还有一个让他感觉意外的后辈。
被董仲舒打动的可不止是林正,还有这位亚圣,一如之前所说,天下大同乃是所有儒家弟子的共同理想,亚圣身为孔圣传人,自然也是如此。
董仲舒的话虽然没有引起林正的共鸣,但是却让孟轲的心有了一丝丝的悸动,当年的他何曾也不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开始修炼,如今时过境迁,他已经是天下第二的儒家亚圣,但是曾经的梦想,却还是在原地踏步。
世界并没有因为他而改变什么,而他也不曾改变过世界,就像林正所说的那样,强如孔圣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又怎么可能做到。
但是正因为困难,反而愈发的让孟轲产生一丝悸动,他仿佛感觉到了自己成圣的契机,想不到竟然因为一名后辈弟子的几乎话,让亚圣停留了许久的境界开始出现一丝松动。
就在这个时候,孟轲微微一笑,连儒家的后辈弟子都知道迎难而上,他堂堂亚圣,如何能够继续畏缩。
董仲舒的话不禁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时至今日,他甚至已经逐渐的忘记,此时回想起来,不禁有些感叹。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个时候孟轲突然起身,笼罩在茅屋上的结界突然消失,一股强悍的天地之力登时从他的身上传出,荡漾在整座小镇之上,于此同时,稷下学宫内几乎所有圣阶境界的文师纷纷诧异的望向孟轲所在的方向。
“亚圣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