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这番话说得慢条斯理,雁凌峰听出他是早有准备,意在开导自己,心中倍觉感激;而随着时日流转,他因杀敌而产生的负罪感也渐渐淡化,深知杀伐虽然无道,可兵临城下时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必是不二之选,而自己心中这份慈悲,决计不可滥用,一如六韬内《武韬》开篇有云:“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老军说得对,这场攻守大战本就是党项人挑起,而自己杀敌,不是为天子杀,不是为功名杀,而是为延州城内的万千百姓所杀,何错之有!
他想到这里茅塞顿开,再不觉得抑郁苦闷,全不顾伤口裂痛,一把拉起刘潇,道:“我有破敌之计,你我这就去找狄将军!”刘潇见他终于钻出牛角尖,佩服老军毕竟多吃几十年米饭,劝人有方,立即随他起身,相伴去了狄青帐下,也想听一听他究竟有何破敌良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直到大年三十,西夏军仿佛被那一仗吓破了胆,整整三天并未发动一轮进攻。狄青深谙兵法,孙子兵书《计篇》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所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只怕元昊老谋深算,有意慢殆军心,却在除夕之夜杀个措手不及。
雁凌峰见狄青在大年夜反而安排了两倍守军巡夜,轮流共四拨人马,暗想狄将军也未免太过谨慎,可想起孙子兵法《虚实篇》中一句话: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主将斗法,关乎全军成败,谨慎总好过大意。
除夕之夜,苦熬年关。可比起党项军马来,夕兽年兽便也不显得如何可怖。军营中起居艰苦,尤是战时更为拮据,爆竹春联虽是固习,如今却也别指望了,而用缴获的西北马烤炙烹煮一顿年夜饭,却是众军士期待已久。
不过马肉不比猪羊牛肉,食者若无节制、方法,切不可妄自食用。就如《雷公炮炙论》中有云:马匹自死,肉不可食。如今营中这些战马虽非终老染疾而亡,却也多是战死,且已有三四日光景,有经验的老马倌仔细查检了数遍,去其三停,余者尚可食用。
马肉虽精于牛羊肉,但肉中多有毒臭,无论烹煮炸炒,皆有异味。若想炙烤,也须先用大锅熬煮,煮时须去尽肉中血水,方可煮尽毒分;而米饭、生姜等物也为禁忌,不可同食,内脏更是不可食用。
凡此种种禁忌,若无一个明白规矩的人,马肉则如何也不敢乱吃。不过俗话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军营中的炊事兵对这些道理自是了如指掌,因而这顿年夜饭也让众军士吃得满意,可惜营中忌酒,有肉无酒难以开怀,只好借壶中温水聊以安慰。
众人围拢篝火,聚饮温汤,同分马肉,可谓苦中作乐,颇得欢愉。却在这时,只听城关外笛声顿起,曲调清澈无暇,旋律淡雅悠远,伴着冷风萧瑟,隐隐有股肃杀悲凉之意。
古人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夜本是举家团圆之际,然而营中军士多半久离故土,比之雁凌峰离家时日只多不少,当下听了这呜呜咽咽的笛声,虽多半不识曲意,却无不勾起乡愁归绪,一时间食难下咽,坐卧不安,整座军营内聒噪声起,乱作一团。
刘潇奇道:“这笛声听来就在耳边,可吹笛人应在数里外,莫非是夏国人找来气功好手,故意吹笛扰乱军心?”
雁凌峰猛然间止住悲思,细听笛音,才知刘潇所言正是,忙问道:“这曲子细听起来也不甚悲凉,只是听后就觉得天气更冷,老四,这是什么曲子?”
刘潇对音律不甚精通,识谱自然不多,当下还在聆听辨别,却听刘文炳略带哽咽地说道:“是梅花三弄,这段是引子。不知吹笛人是谁,我听瓦舍中的乐师吹奏,从来没有这般婉转动人,看来此人真正有梅之高洁,霜之冷傲,胸怀鸿鹄龙城。”
“礼、乐、射、御、书、数”是谓君子六艺,读书人自然皆有涉猎,刘文炳除了射术不精、御术平平之外,其他深浅不一,皆有造诣,故而能识得名曲“梅花三弄”绝不稀奇。
正说着,却见城头兵提着气死风灯向远处挥动照耀,一见城下无人,更觉得神慌意乱,高声询问道:“何人?再不停下,可要放箭了!”
却在此时,中军帐方向快步走来一干将领,显然也是听了笛声,出来一探究竟。石元孙颔首道:“好一曲梅花引,可惜是依古法用铁笛来演奏,若换成秦筝,恐怕更为凄凉。”
狄青听笛声跌宕起伏,寒夜朔风仿佛也随之忽缓忽疾,吹得丈许高的篝火摇曳生姿,呼啸不止。眼见众军士抱肩裹衣,只怕不胜曲中寒意,动了万般凄楚之情,以至军心涣散,忽然心生一计,疾步走到篝火旁,对寨墙上的军士说道:“不可放箭,细心观望便可。”话音未落,徐徐拔出腰间长剑,将剑匣掷给侍卫,高声道:“既有笛声助兴,何不舞剑相惜,阁下清风傲骨,笛音不绝,此剑不歇!”
文人以剑为配饰,剑柄处锦缀为袍;武将以剑为兵器,并无装缀。狄青虽身为武将,却有着一颗文士之心,故而随身也佩戴了一口长袍锦缀的宝剑。
他挽剑收肘,身随剑止,长长的剑袍却随风飘舞,可谓静中有动,相得益彰。听梅花三弄的曲引还未奏罢,足尖顿地,步伐转起,口中道:“溪山夜月!”说话间舞剑如飞,清影跃动,伴着天际星繁月小,洒洒落落,看上去格外轻快。
众军士彩声四起,雁凌峰与刘潇也叹为观止。狄青舞罢这一段,剑势忽然放缓,口中道:“声入太霞!”只听剑音清啸,伴着笛声转淡,更显得意韵悠长,可剑尖卷起地上残雪,雪花一近火焰凌空虚化,然而众人在幽光中仿佛见到一树寒梅迎风抖落,缤纷盘旋,伴着笛音凄婉细腻,更如身在画中,直看得目眩神驰。
“穿云入月”“青鸟啼魂”“隔江叹惋”“玉箫声重”前六段乐曲自有诨名,三弄梅花也尽在其中。狄青剑达心声,剑势随曲声变幻,若虚若有,若隐若现,身形则在篝火旁迎来绕去,独自成织,仿佛画梅名家在纸上随意泼洒,将寒梅傲雪之势点染得淋漓尽致。城寨中冬日万木枯槁,众人多日不见梅花,可此时渐入奇境,仿佛满眼皆是梅花,鼻息一嗅,也尽是梅香。
“凌云戛玉”“铁笛声远”“风荡梅花”“欲罢不能”后四段乐曲空灵飘逸,犹如断桥残雪压落梅枝,辗作凡尘,寒梅苦胆却依旧浓烈。狄青潇洒俊逸的身影势如乘风踏虚,绕着火焱飞转,身影彤彤,大有吸风饮露之意。
刘文炳不曾见过舞刀弄枪也能如此隽永雅观,深为折服,禁不住叹道:“梅如妻,鹤如子,我见梅花如在眼前,闻梅香如在鼻翼,想来西湖岸边林和靖也不过如此!”
他痴人自顾说着痴话,狄青舞罢此曲,收剑还立,城寨外的笛音也奏罢尾声,余音幽咽渐止,便听有人说道:“大宋地广千里,人如蝼蚁遍地,却无人识我才干,曲高和寡,知音难遇。”
旷野传声,话音激扬百里,寨中众人无不听得真切。狄青舞剑和音时,心中早有预见,听了此话,隐约已猜到此人身份,收剑探询道:“阁下既然当我是知音,汉臣妄自猜测,阁下可是华阴人士,姓张?”
那人朗声一笑,并未作答,只道:“果真是那位假面狄将军,听人说你勇武非凡,胜似兰陵王高长恭,今日一看见识,名不虚传。只是宋主昏庸无道,不能任用贤能,委屈了将军一身才干。孟德诗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张某一介不第书生,有幸得遇明主,为我国陛下驱使,终不至于埋没才学,狄将军有如此本事,何不就此弃暗投明!秦皇草昧,刘项并起吞食。你若转投我邦,陛下断然不会暴殄天物,只令你戍守边关弹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