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啊,每天晚上这里都会来很多人的,民谣虽然小众,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听的。”
姜晨点点头,表示清楚,虽然他不算一个标准的民谣粉,但是大多数知名的民谣他还是都有所了解的,毕竟青春年少的时候,他也有过那种惆怅。
唱民谣的人孤独,听民谣的人一样孤独。
姜晨和陶晶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桌子和椅子都是实木的,虽然不名贵,但是看上去倒是极为敦实。
姜晨由于刚刚吃过一些东西,所以不是特别饿,倒是陶晶,刚刚下班,有些饿了,点了一些自己爱吃的,还要了一碗兰州拉面。
“你不饿吗?”
陶晶有些疑惑。
姜晨摇了摇头:“我刚才来接你的时候,已经吃过了。”
很快,舞台上就有民谣歌手上去表演了,姜晨并不认识。
其实民谣歌手很多,不过绝大多数都不为人所熟知,毕竟出名的就那么几个,大多数还都是靠着自己的原创,在餐厅或者酒吧里面混一口饭吃。
这个民谣歌手其实上来就是暖场的,也没有带乐队,很多民谣歌手都是单干,即便餐厅里面有乐队,他们也不用,一把破木吉他就够了。
歌词有些生涩,唱得也有一些抖,却让姜晨感觉莫名的真实。
唱了两三首之后,这个民谣歌手下去休息了,舞台上迟迟没有人再上来。
姜晨问身边的陶晶:“怎么回事?”
陶晶也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啊,平时都是一首接一首唱的,今天怎么中断了?”
很快,餐厅的一个负责人就上来解释了一番,大致意思就是邀请了一个比较知名的民谣歌手,可是飞机晚点了,大概还需要一会才能过来。
“知名的民谣歌手?”
“是啊,要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偏偏今天带你过来,就是让你看看真正的民谣是什么样子的。”
“哦,什么名字啊?”
“尧十三。”
姜晨点头,表示对于这个名字还是有听说过的,虽然没有麻油叶,左小祖咒之类的出名,可是因为自身的技术比较厉害,所以在民谣圈子里还是有一些知名度。
“那现在也不能一直空着啊?怎么着还不得唱点什么?”
陶晶问道:“你会唱民谣吗?”
姜晨一脸茫然:“会倒是会,但是总不至于让观众上去唱吧?”
陶晶眼睛亮晶晶的:“可以的,这家餐厅是可以的。”
“真的吗?”
姜晨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这么人性化的餐厅还是非常少见的,民谣歌手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观众上去唱,不过这倒是一个提升餐厅人气不错的方式。
“当然是真的,不过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你唱的歌必须是民谣,如果没有乐器,可以直接把伴奏接在扬声器上。”
姜晨点了点头,歪着脑袋想了想,对陶晶说道:“你有上去唱过吗?”
“只有一次,我上去唱了一首《清白之年》,朴树的,当时紧张死了,可是这里的客人还是蛮宽容的,下台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为我鼓了掌。”
“我想听你上去唱。”
“喂,可是我先提议让你上去的啊,这样吧,只要你唱一首,我就上去唱,好不好?”
“好吧。”
这是一个折衷的决定,问清楚上台唱歌的流程之后,姜晨就按照陶晶的指示,到后台去找餐厅的负责人了。
听到姜晨愿意上台唱歌,餐厅的负责人非常开心,今天由于请了尧十三,所以其他的民谣歌手就都没有来,跟文人相轻是一个道理。
刚才那个民谣歌手还是一个新手,他休息了几分钟之后,餐厅负责人再让他上场,他说什么也不上了,估计也是觉得观众的反响不够热烈。
姜晨说道:“那我上去唱吧,从这边上去就可以了吗?”
负责人说道:“嗯,不过你要记住,不要上去要掌声,直接开唱就可以了,否则会引得听众们的反感,你唱得好,掌声自然不会少的。”
姜晨点了点头,就上台了,他决定先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宋冬野的《鸽子》。
手机通过扬声器放大的伴奏,有一点吱吱的电流声,不过有的听总比没的听好,台下有吃饭的人看到姜晨上了台,纷纷窃窃私语道:“有人上台了,居然没有带吉他,用的手机伴奏,这也太LOW了吧?”
“他不是民谣歌手,是个来这边吃饭的人,估计也是看冷了场,上去救场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真有勇气,佩服!就是不知道唱得如何?”
很快,前奏结束,姜晨就开场了。
“迷路的鸽子啊,我在双手合十的晚上,渴望一双翅膀……”
伴着扬声器传来的沙沙的伴奏声,姜晨整个人都投入了进去,闭着眼睛唱着这首鸽子。
一直到唱完了最后一个音,刚才那个质疑姜晨水平的人才带头鼓起掌来。
“玛德唱得太好了,要不是这货长得这么瘦,我还特么以为是宋冬野本尊到了呢!”
姜晨唱完了一曲,在掌声中就准备下台了,可是地下的听众刚刚听了这么一首,那里肯放过他。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姜晨无奈,就又唱了一首马邮的《孤鸟的歌》。
台下的观众越听越喜欢,一直要求返场,姜晨也唱嗨了,唱了一首又一首,忽然想起来,自己和陶晶约定了,她还要上台唱呢,要给她留出演唱的时间。
想到这里,姜晨唱完一首之后,不顾听众们的请求,坚持走下了舞台,坐在了陶晶的对面。
“没看出来,你对于民谣还挺了解的嘛,居然会唱这么多首。”
“嗨,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听众,年轻的时候喜欢听这些,后来大了就没有时间听了。”
“切,还年轻的时候,你现在很老吗?”
姜晨愣住了,是啊,自己才刚刚22岁,应该也不算老,可是为什么感觉听民谣的时光距离自己那么遥远了呢?
陶晶看姜晨没有回答,以为触动了他的什么回忆,就乖巧地没有吭声。
姜晨说道:“你刚才说,我唱完了之后就该你上去唱了。”
陶晶就知道躲不过,说道:“那好吧,我还唱《清白之年》,主要是其他的我也没有怎么听过。”
姜晨笑道:“好啊,朴树唱的很好听,希望你也不会让我失望。”
“那可不一定哦!”
陶晶调皮地炸了眨眼,就上台去了。
流水一般的伴奏很快就透过扬声器传了出来,陶晶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也开唱了。
“故事开始以前,最初的那些春天……”
女生的声线和男生的有很大的差别,陶晶的乐感很好,每一个音都在调上,而且由于她本身的性格,所以唱的时候没有朴树与生俱来的那种伤感,把青春的感觉诠释得非常到位。
唱完一首之后,陶晶就笑着鞠躬下台了。
“怎么样我唱的?感觉这一次不是那么紧张了。”
“嗯,挺好听的,为什么不紧张了?是不是因为之前上过一次这个台子,所以比较熟悉了?”
“那倒不是,主要是台下有你,看着你唱,我感觉唱得就是我和你。”
陶晶看着姜晨的眼睛,亮闪闪的,像是在说什么,可是什么也没有说。
姜晨知道陶晶的心意,站起身来,坐到了陶晶的身边,把陶晶拥在了自己的怀里。
就在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尧十三来了!”
陶晶和姜晨这才分开,朝着舞台上望了过去,果不其然,尧十三已经在台上开始调试设备了。
尧十三也是一个非常内敛而又安静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的寒暄,调试好设备之后,就开始唱了。
最开始是那首最出名的《北方女王》。
听着这首歌,姜晨问陶晶说道:“你听说过这首歌吗?”
陶晶摇了摇头。
姜晨说道:“因为尧十三是南方人,所以这首歌是他对北方女生的全部理解,挺好听的。”
陶晶这才认真地品味着歌词中的意境。
《北方女王》唱完之后,尧十三又唱了几首自己的代表作,忽然开口说话了。
“大家好,我是尧十三。”
这是今天晚上,尧十三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大家纷纷喝彩,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尧十三接着说道:“接下来我要唱一首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瞎子,因为这首歌是用我们当地的方言唱的,所以可能有的人会听不懂,大家担待一下。”
说完,尧十三就开始唱这首《瞎子》了,姜晨一开始还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是当尧十三第一句唱出来的时候,姜晨忽然感觉心里好难受。
“秋天的蝉在叫,我在亭子边……”
陶晶看到姜晨坐直了身子,似乎完全把自己沉浸到了这首歌之中,而且眼角似乎泛起了一些泪花,她不知道,姜晨这个时候,想到了赵双双。
这首《瞎子》的歌词基本上就是柳永《雨霖铃》的翻译,讲的是一个离别的故事,姜晨想到自己和赵双双都没有来得及告别,她就离开自己了,心里面升腾起无限的感伤。
一曲唱罢,姜晨的脸上已经爬满了泪水,陶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默默地递过来一张纸巾。
姜晨用纸巾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对陶晶说道:“对不起。”
陶晶摇了摇头:“你没有什么需要向我说对不起的,是这首歌勾起了你一些伤心的往事啊?”
姜晨不置可否,就在这时,餐厅里忽然发生了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