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指口径手持野战炮,在所有宫殿卫队武备当中块头最大、重量最重。元一朗从拖车上举起火炮的时候,明显感到笼手变得沉涩,座机的上半身,也出现了一点向前倾斜的苗头。
不过,姿控系统完全可以应付这些小问题。端着这门大炮,元一朗接连摆出了立姿、跪姿、卧姿等多种射击姿势,全程仅仅出现了两次小幅度摇摆,而且不到一忽就能恢复平衡。火炮空膛击发试验,同样是一次通过,这东西的击发机构,其实就是把钢索拉火绳直接挂到扳机上,就算是诚心想搞破坏,恐怕也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
手持野战炮的练习非常顺利,加在一起只用了不到十二分间。然而,机关炮的练习,花的时间却是两倍还多。连续体使用的这种三指口径机关炮,与地球军队百年前装备的马克沁“砰砰”炮非常相似,同样是枪管短后座自动原理,同样是包裹炮管的黄铜水冷套筒,沉甸甸的铆接机匣,也是同样的娇贵。
单论尺寸的话,手持机关炮比35毫米步枪小的多,拿在强袭武侍手里,就像是某种用于自卫冲锋手枪,但它的战斗全重却接近一吨,已经达到了手持野战炮的七成。没办法,谁让宫殿卫队的这些传统武备,就连一克塑料都没有使用呢?
机关炮如果只是笨重,倒也还好。可问题是,这东西不仅死沉死沉,而且过分精密。元一朗每次练习机关炮,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它的准星照门,娇气程度堪比自卫队的64式步枪,万一撞到墙壁之类的硬物,重新校炮最少也得耗费一个间断时。陆战拉玛苏只用机关炮进行近距离火力压制的原因,元一朗现在已经有了充分了解……
抛开这些烦心的小细节,今天的练习,总体来说还算顺利。天气也很给元一朗面子,从早到晚一直没下大雨,只是飘了几点零星而已。对手持机关炮来说,雨雪天气乃是堪比敌军火力的大敌,它所使用的剑麻布弹带,泡水之后体积必会膨胀,如果在丛林当中长时间冒雨射击,结果就是几十发一卡壳,几十发一卡壳,故障次数多到令人绝望的程度。
不过,如果天气不那么恶劣,机关炮的射击手感还是非常令人愉悦的,元一朗在练习的最后,紧扣扳机一口气发射了60发空包弹。明黄光块顷刻间占领了整个显示屏,镂空实木枪托顶在11式的肩膀上,连续传来的后坐力令人神清气爽。
荣誉骑士在空场上弄出来的动静,比几座高地上的实战都大。飞兽之前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空袭,但在那之后只有小规模的袭扰;堡垒各处偶尔还会响起零星的枪声,谁都不知道究竟是真有忍兽渗透,还是哨兵太过紧张。
内尔格勒炮台总共齐射了三次,对着十多千米外的未知目标,发射了六发十八指口径重型炮弹。拂晓晨光炮台的二十五指口径巨型掷雷器,则向四面的丛林抛射了五枚超口径高爆弹,冲击波与烈焰扫清的植被,面积恐怕要用公顷来计算。
安装在指挥棱堡的四架强光探照灯,一直都在漫无目的地扫过夜空。被它们照亮的,基本上都是低空云层,灰蒙蒙的像是一堆脏海绵。不过,在元一朗即将完成所有测试的时候,笔直雪亮的光柱,终于照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那是空战拉玛苏,一共四架。它们的涂装是紫红色,像极了动画反派,至于它们的作风,那更是教科书一般的傲慢无礼。面对观测气球用灯光信号发出的询问,这几架装甲壳居然理都不理,仍旧在射界区域上空往复徘徊,嗡嗡嗡嗡就像一群驱赶不走的巨型苍蝇。
这种表现实在不像是友军该有的模样。从机体涂装来看,他们应该是233空中翼队的残部,自从打了败仗撤回老家,就一直憋在地上“养精蓄锐”。这群吓破胆子的懦夫,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红滩堡垒?
理论上来说,233翼队应该待在航标城。五天前,乌苏尔从通讯队的熟人那里,听到了一些来自守备团高层的小道消息。按那个执笔者的说法,位于航标城的301军司令部,已经把协防外围堡垒的宫殿卫队成员全部召回。233翼队的四名“骑士”,当然也被包括在这个范畴之内。
元一朗看着天上这四架拉玛苏,只觉得疑问越积越多,必须想办法弄个清楚。“荣誉骑士,呼叫团指”,他拉出通讯显示器下方的机械键盘,一边看着下行语单词编码表,一边小心翼翼地输入那一串0和1:
“询问。空中,拉玛苏,四架。是否友军,为何来此?”
在用惯地球通讯设备后,像这样一点一滑划地发电报,简直是对身心的双重折磨。万幸的是,指挥部的回电非常迅速,总共只让元一朗等了六分间:
“拉玛苏所属单位:宫殿卫队第233空中翼队,无敌对意图。贵部可继续遂行任务。”
元一朗一眼就看出来,守备团高层也不知道233翼队到底过来干什么。他不打算像个乖宝宝一样,对团指挥部的建议照单全收,执行任务是执行任务,监视天空是监视天空,反正是转转眼珠就能完成的事情,不做白不做。
尼拉里签发的那张命令,建议“荣誉骑士真壁节下”在完成武器测试任务之后,立即转入地面战斗巡逻任务,“必要时可根据个人判断,对友邻分队实施直接火力支援”。这种任务的性质,与空自飞行队执行的CAP(战斗空中巡逻)任务非常相似,拉玛苏骑士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地面单位的营、队级指挥官根本无权过问。
守备团长只不过是个别将,不可能凭空编出一套战术规范出来。向雪风阁下效忠之后,元一朗终于感受到了拉玛苏翼队在连续体武装力量当中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