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教训一下魏子悦,却被人家倒将一军,睿林万万没想到一个月不见,这斗智斗嘴的功夫竟然会被魏子悦比下去,真是士应了那句话: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睿林并不会在乎这一句话的得失,他顿了顿又道:“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那位?”
“早有此意,只是她最近给我开了个相当优厚的条件,我又犹豫了。”
“什么条件?”
“你懂的。”
“是谁家的姑娘?”
“杨家。”
“子悦师兄,你被她耍了。”
“哦?”
“皇后娘家的那些小姐们的婚事岂容她一个小小的郡主掺和,她最多带你去杨家逛逛园子。”
“那不就够了吗?”说这话的时候,魏子悦扬了扬下巴。他一贯对自己的形象很自信,在他看来,若是没有对自己一见钟情的姑娘,只有一种情况,已经有心上人了。所以,对于那些闺阁中女子,他自然是手到擒来,没有丝毫悬念。
“只怕到了京都,她连杨家的大门都进不去了。”
“怎么?你要出手对付她?为了琳琅?”
“你若想高攀杨家,我亦可为你谋划。只是,我希望你不要跟着那个人一条道走到黑。”
“如果你说你是为了琳琅,我倒是可以答应你。”
睿林并非不知魏子悦打的小算盘。
木琳琅日后若是留在京都,定然是跟着石广川,成为谦王一派。
而杨家,则必定是皇后的支持者,成为太子的坚实后盾。
到时太子和谦王无论如何都有一较高下的时候,而那时,如果对方有位你知根知底,又对你下不去手的人,是一件多么占便宜的事情。
一方面,你了解她,熟知她的心思,也只有你更容易猜到她的斗争策略,单凭这一点,他魏子悦就会在太子党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凭着木琳琅对自己的手下留情,自己的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升,即便偶尔失误,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即便知道魏子悦心里的小九九,睿林也不会揭穿他。当务之急,就是让他离开如瑛郡主,只要这个目的达成,那么其他的暂时都不是问题。如果他可以离开如瑛郡主,那么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将会顺利很多,就算他不给自己帮忙也没关系,只要不帮倒忙就很好。
“是的,我就是为了她。你我与她师出同门,她又是我们唯一的师妹。如今,她身陷困境,我没有理由不为她考虑。”
魏子悦将手心往睿林肩上一搭,算是协议达成。
“睿林,我真是替你不值。你这般为她着想,她却一心一意扑在别人身上。”
睿林道:“子悦师兄,你既然知道,还要那样逼她。你一贯不是高冷仙君吗?”
“唉,事已至此,按照她的话来说,就当是为过去荒唐的岁月做个了结吧。现在,我可是要郑重宣布,从此以后你的子悦师兄既不高冷,也不仙君了。”
睿林与子悦一番斗智斗勇,再次回到客栈的时候,天色渐晚。他犹豫了许久,还是敲响了木琳琅的房门。
半晌,依旧没有人回应。
睿林推开房门,里面空空荡荡,人已经离开了。
睿林只得又去找石广川,陪着一起喝闷酒,直到快天亮方才睡去。
等到两人昏昏迷迷睁开眼,已经是第二天午后。
睿林道:“你放心,子悦师兄并没有做出什么越礼之举,至于琳琅,完全是被人摆了一局。她在江边救了落水之人,湿了衣衫,才穿成那样回来。你不要怪她。若不是她及时回来,恐怕咱们在一起对饮的机会都没有了。”
“既然如此,那她为何不解释。”
“这种事情,你让她怎么解释得清楚。何况,你还一口认定她和子悦……”
石广川不说话。
睿林清楚,他现在已经有一丝后悔了。
“她走了。”
“去青城派?”
睿林一脸惊讶:“怎么,难道你们没有收到请柬吗?明明时间已经过了,还去作甚?”
“那个请柬是你让人送来的?”
“不错。”
“你为何要送一份时间不同的请柬?是什么意思?”
“现在不说这些,去把人追回来要紧。”
石广川明白,睿林肯定是要暗示什么的。只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罢了。看来,木琳琅此去青城派,定然是凶多吉少了。
木琳琅此刻已经渡过江,走在京都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街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大街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
木琳琅并非第一次来这儿,亦不是第一次感受京都的繁华气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直到今日,她才第一次认认真真打量京都百姓的穿着。
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女子并不占多数,年轻的女子更少,大约走上百来步才能遇见一位。木琳琅已经走了上万步,也见了百儿八十的年轻女子,然而,她们之中竟然没有一位像半老徐娘说的那般开放,亦没有一人选择穿着那样低胸的红色衣裙。
怎么会这样?
木琳琅心中忐忑,这样的结果让她不得不向最坏的方向去想。
傍晚,华灯初上,朱雀大街上的人群渐渐稀少。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关闭坊门,实行宵禁。
然而木琳琅心中明白,即便宵禁,即便在夜幕的笼罩下,偌大的京都还有一处人流不减,热闹如常,甚至比白天还要有人气得多。
鬼使神差之下,木琳琅加快脚步,朝乐坊云集的飞凤街而去。她要趁着坊门关闭之前,证实心中的疑问。
黑暗的天空被紧密相连的串串灯笼照亮,夜色的宁静被莺歌燕舞打破,灯红酒绿下的欢声笑语替代了茶楼书场的拍案叫绝,美妙的弹唱,动人的舞蹈,醉人的美酒,娇艳的美人是这里的主旋律,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流儿郎。
这里不乏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随处可见半露酥胸的艳丽女子,和那明艳动人的红色衣裙。
原来,这就是阳江那位半老徐娘口中的民风开放,这便是京都风行的红色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