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蕴含着古怪的讲学
盛庸2018-08-28 19:082,218

  张牧之本以为这个要求会是什么替了无大师完成什么任务,比如替了无大师去深山之中猎杀什么野兽,或者替了无大师寻来什么珍贵的药材……

  前朝的小说都是这么写的。

  张牧之已经在心里做好的上刀山下火海的准备,他只希望这个要求不要太过复杂,能够在今晚上完成,不影响明天下去去如约医治夏侯兴勇就好。

  结果竟然是:“听我进一讲佛学……”

  听到这个要求,张牧之张大了嘴巴,眼睛里面写满了不可置信。

  这也算要求?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得到当面聆听静安寺了无大师关于佛学方面教诲的机会是多么的珍贵!

  那些高官豪绅动用多少权力,花费多少银两的都得不到的机会在这里就成为了一个要求?

  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天上掉馅饼吧!

  了无大师看透了张牧之的想法,笑着说道:“这个要求也不是我的要求,是一个故人提的要求……”

  张牧之更加摸不到头脑了。

  什么故人会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跑到这静安寺来向了无大师求医,然后还会要求了无大师提出一个这样看上去很荒唐的“要求”。

  张牧之实在是想不通……

  难道是在这个讲佛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单纯的讲佛学,其中还会有什么古怪?

  不等张牧之想通,那边了无大师已经开始了。

  “要讲佛学,我们必须先说一说佛祖,我们佛教上千年来供奉的佛教始祖如来佛祖,世人也尊称为释迦牟尼佛。”

  “众所周知,凡人修行成佛是要历经种种劫难的,释迦牟尼也不例外,更何况释迦牟尼成佛前虽然有燃灯古佛,但是燃灯却并没有传授过释迦牟尼。面对着一切空白的前方,释迦牟尼所面对比凡人更多的多,今天我们讲学就来讲一讲佛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佛是怎么来的,如来佛祖成佛的路上究竟受过多少苦难。”

  张牧之非常认真的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认真学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要看一看这里面究竟会有什么古怪……

  “在故事的开始就不得不说一下释迦牟尼的出身。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天竺的迦毗罗卫城。”

  张牧之点头,听上去很正常。

  “在释迦牟尼还是悉达多的时候,他是迦毗罗卫城的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顺利的继位,成为新一任的皇帝。他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但是天生善良,在他十四岁出宫游玩的时候,一同出宫的其他孩子都玩得兴高采烈,眼里只有无边无际的风景和花样繁多的新鲜玩意。但在悉达多眼里看到的却是老人、疾病和死亡。”

  “他看着老人们衰老、营养不良、疾病缠身的样子,感同身受,十分痛苦,就萌生了解救天下苍生的想法。所以后来他就四处求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解脱生老病死,但一直没有得到让他满意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他在城里面遇到了一个在当地游荡的一个教众,教众跟他说出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在他二十九岁的时候不顾父母妻儿的反对,毅然出了家找寻解脱之道。”

  张牧之点头,听上去中规中矩。

  “当时周围的教派很多,他就每家都参加去听课,听到觉得有用的就到树林里去坐禅冥思,后来悉达多心想如果要摆脱苦难,就要直面苦难,那真正的苦难是什么?最后悉达多决定感受苦难所以开始了苦修,每天只吃一顿,后来慢慢的七天进食一顿,脱下了锦衣,穿上了树皮。离开了皇宫睡在牛棚里。”

  “就这样日复一日整整过了六年,悉达多瘦的只剩下皮包骨,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却觉得他仍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一天如果一条河的时候,他直接纵身投入河中,河水冲洗了悉达多的身体,也让悉达多感觉到了一些自在,他坚持了六年的东西渐渐放下了。”

  “后来岸上的牧民女收留了他,给他奶喝,悉达多身体一天天强壮了起来。之后他到了牧民女家的门前的一颗树下,就是我们后人称的菩提树,盘坐冥想,七天七夜没有动身,终于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解决痛苦的办法,悉达多终于成了佛,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张牧之点头,还没有听出什么古怪。

  “悉达多成佛后,摒弃了以前的身份,正式成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决定把自己的所悟所得传给众生,让大家都能脱离苦海,于是先找到了曾经追随自己出家的五个仆人,一遍遍的跟他们交流讲解佛理。五人最终成了佛教的第一批教众,佛经记载称“五比丘”。后来释迦牟尼在当地经常开坛讲课,也跟周围的其他教派辩论交流,渐渐地大家都叹服释迦牟尼佛学的高深,纷纷加入佛教,佛教的“佛、法、僧”三宝都具备了,佛教终于形成了。”

  “释迦牟尼被教众称为佛陀,他每天的行程十分固定,黎明的时候起床,然后坐禅,中午出去化缘吃一顿饭,下午会走访其他的教派然后在找安静的地方静思,黄昏的时候给弟子们讲课,也有的时候到民间传教。他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漫游、传教中度过,他的生活起居方式也成为了后来佛教徒们的模板,佛陀对自己的要求就变成了佛教的戒律准则。”

  “释迦牟尼从一个荣华富贵的王子到成了佛陀,一路上相比肉体的折磨痛苦,精神上更是巨大的考验,一切都是因为他决心拯救世间遭受苦难的人民,最终成立佛教。佛教能成为世界教徒最多的教派,不止因为佛经里暗藏着的大智慧,更因为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不求每一个人都像释迦牟尼一样,大家只要心存善念,遇事多一分慈悲之心,在当时便已经成了佛了,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张牧之瞪着眼睛继续看着了无大师,期待着了无大师的下文,不过了无大师说完之后就闭上了嘴巴没有再张开的意思……

  张牧之彻底的崩溃了。

  这就完了?

  这么一段简单的不过半柱香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讲学?

  更重要的是,古怪勒?

  这其中蕴含的古怪勒?

继续阅读:第101章 轻而易举的拿到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东厂到黄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