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昌华走过来对着郝清一抱拳说,郝清老师,这我们是否也可以改改剧本,郝清笑着说,你想怎么改,这个剧本你看看哪不合适,你来替一下。
这时候,昌华笑着说,我也就是提个意见,现在这样的事情,其实还是您说了打算,毕竟对于编剧我是一个门外汉,我主演常山赵子龙,这个角色我很满意,我本身也是练长枪的,这个角色我觉得,就适合我。
郝清这时候笑着说,常山赵子龙浑身是胆,你昌华演这个角色我看最合适,你刚才说要改改剧本,这个我想知道,你想改什么剧本呢,赵子龙这个角色你觉得不好,还是哪个剧情不满意?
郝清接着说,赵子龙最早是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最早追随白马将军公孙瓒,然后追随的刘备,然后跟着刘备打了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别的不说,就说常山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在曹操阵容里,七进七出,抱着阿斗,一个人救下了刘备未来的儿子,这个功劳就已经无人能比了。
昌华微微点头说,不错,这个角色我很满意,而且后来常山赵子龙,在东吴用计策想骗走阿斗的时候,又是自己一个人,冲上去将少主救回,这个功劳,我看真是比比天还大,起码对于刘备来说,赵子龙这个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昌华接着说,不错,当时关羽和张飞被杀的时候,赵子龙和诸葛亮还联合上书,希望刘备不要南下进攻东吴,这个事情我看,赵子龙简直是一个有帝王视角的人物,在赵子龙年近七旬的时候,追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当时一个人给诸葛亮的部队短后,当时曹魏的部队接近的时候,赵子龙大喊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顿时吓得曹魏士兵无法接近,这个胆气和名气,简直是市上罕见,而且赵子龙最后是一个寿终正寝,这个在三国这个乱世当中,显得非常难得。
郝清微微点头说,不错,那你想改什么剧本呢,赵子龙不管是对刘备,还是对诸葛亮,或者说对整个蜀汉政权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我看,简直没有任何修改的必要。
这时候,昌华笑着说,老师,我想修改的不是赵子龙这个人物的剧情,其实我想问问您,当时诸葛亮北伐中原,赵子龙的封号是什么?
当时为什么封的是四虎上将,没有赵子龙的封号,他的封号其实都是杂号将军,根本不值钱,真正值钱的,其实是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才是真正的上将军的军衔,赵子龙其实是一个杂号将军,为此赵子龙根本没有任何怨言,反倒是在他去世之后,才有后主刘禅给他封了一个五虎上将的名号。
这时候,郝清笑着拍手说,昌华,你的分析很厉害,这个问题确实是切中要害,我且问你,刘备当时在落魄的时候,追随他的都是什么人,是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三个人,这三个人都不是被金钱和圈里收买的人,当时关羽暂时跟过一段时间曹操,曹操可以说给关羽任何好的东西,结果呢,关羽还是走了,去投奔刘备,张飞更不用说了,当时刘备加图思思,张飞卖了自己祖传的桃源和酒店,招兵买马跟着刘备闹,赵子龙也是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自己跟着刘备一起东征西讨伐,
当时刘备让赵子龙甚至做自己的贴身保镖,当时阿斗深陷入曹军阵营,赵子龙一个人去救,还能就得出来,这就能看出,赵子龙不光是武功高强,而且心思缜密,绝对不是一般人,刘备当时怎么对待赵子龙的,宁可把孩子摔了,也要龙落赵云,由此可见,当时赵子龙在刘备的眼里是多么重要。绝对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人,当时整个刘备集团,军功你能比赵子龙高的人有几个,你们这些演员自己想想,你们要是刘备,你们能亏待了这么跟你打仗的人么。
这时候,导演微微点头说,不错,这个也是我之前想的,不过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赵子龙这样的神物将军,为什么最后的军官管制越来越起眼了。郝清这时候笑着说,你们也不看看,当时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尚香的时候,是谁跟着他去的,他没带关羽,没带张飞这两个兄弟,反而带着赵子龙,当时刘备去孙尚香的闺房,都只有赵子龙跟随,你们觉得,这个是一般的信任么,这是无比的信任,你们也不想想,这有这样的武将,你们是刘备的话,你们会怎么安排,。
这时候,昌华说,如果我是刘备,这样的人我会留在身边,因为在关键时刻,这样的人其实能救命,能保护我的性命。毕竟一个人还带着婴儿,居然能在曹操的层层包围里杀出重围,这份功劳和武功,我感觉这比关羽和张飞还要厉害,当时关羽败走麦城,但是赵子龙一个人反倒能突围出去,这足以说明,赵子龙的武功和智谋可能不在关羽之下。
当时刘备让张飞带着部队跟他回合,准备东征孙权,结果张飞走到一半,就被部下给杀了,这样的结果,我们看赵子龙有过么,可以说根本没有。
而且当年刘备得了徐州这个战略要地之后,是被谁丢的,也是张飞吧。
这时候,导演说,当时要是留着张飞守荆州,也许不会出这个事情,结果这时候,郝清摆手说,张飞都丢了徐州,你是刘备你还敢用他?
郝清这话一出,在场的这些演员,顿时都么有了脾气。这时候,一个演员说,老师,其实昌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为什么不打造更多的藤甲兵去北伐,当时藤甲兵刀枪不入,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多带藤甲兵去打曹魏,这些士兵刀枪不入的话,真要是打起来,我看曹魏根本没有办法打吧。
郝清这时候摆手说,你们也不想想,藤甲兵这样的兵种怕什么,怕火啊,当时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整个南王地区的气候潮湿,不容易发生火灾,但是在北伐的时候呢,气候干燥,非常容易生火,这些藤甲都是用油反复打磨打造的,这样的事情,你们觉得,这个诸葛亮会用这样的藤甲去打仗么,你能用火攻,对方不会用么,而且对方要是研究出藤甲的特点,直接一顿火箭,你也就完蛋了。
而且最要命的,就是藤甲的制作过程非常的繁琐和复杂,一副藤甲的出现,起码要打造几年,南王孟获的那些藤甲的部队,都是用了多少年积累的武器和铠甲,结果呢,被诸葛亮一把大火给点了,你觉得司马懿不会用火攻,还是曹魏其他的将领不会用火攻。
这时候,昌华接着说,当时诸葛亮评定了南蛮,为什么不调动南蛮的象兵向被进攻,当时这些大象起码都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而且这些大象我看,在面对普通的士兵的时候,根本就是碾压级别的存在啊。
这时候,昌华摆手说,你们自己没仔细看剧本吧,当时诸葛亮确实是带了象兵去北方的阳平关进行住房,结果呢,越往北越寒冷,而且气候有变化,大象一路上都在死,到北伐的时候,大象都死的差不都了,而且这些大象吃的特别多,诸葛亮自己的部队军粮都供应不上,你们说说,谁还有粮食给这些大象去吃。
这时候,昌华接着说,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我要是诸葛亮,我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去带大象去出征了,
接着昌华说,为什么诸葛亮不调动南蛮的士兵去组成军队去北伐,我看南蛮的士兵战斗力也很强悍,为什么他们不上呢。
这时候,诸葛亮笑着说,你现在自己看俺剧本的小子部分,看看诸葛亮的飞雄军都是是什么地方的士兵组成的,其实这些也都是南蛮的士兵组成的部队,战斗力都很强悍,只是军粮和势力的问题,所以诸葛亮北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昌华听到这,顿时一百脑子说,郝清老师,您讲课将的真好,我们真应该像您好好学习一下啊。郝清这时候笑着摆手说,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你们多努力学习就行了,现在我们的剧本交给你们,你们其实现在还没研究透,还没研究好,这都是你们应该挺高的方向。
这时候,昌华接着说,老师,现在我们演戏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剧本可以千变万化,还有很多的机会和解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