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碧云的这两句话不断在苏墨的心中回荡。
冷碧云到底还是看穿了苏墨所修炼的功法,那种无所遁形的感觉是正确的。
入魔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成功了就会成为冷碧云那样的绝世高手,高高在上、傲视凡尘。
但如果失败了,就会变成那个怪物,失去理智和人性,沦为彻彻底底的杀戮工具。
苏墨的心中受到了很大震撼,因为入魔后失败和成功的两种形态已经完完全全地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这种亲身经历,清清楚楚地看见比语言文字要有震撼力得多。
到底应该怎么抉择?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入魔至少要天仙修为,苏墨现在距离天仙还有难以计量的距离。
实在不能抉择,不是还有长春真人吗?
祖师总能帮苏墨做出来正确的选择。
玉面狐狸又道:“那个被你和拓跋寒当做妖怪的人,应该是太白的弟子。所以冷碧云才会亲自出山,不杀掉而带活的回去,可能是觉得有研究价值吧。”
“太白的人怎么杀妖怪,变化魔物之后有怎么杀人你应该看得非常清楚了吧?别的门派暂且不论,通过这件事,你觉得我们妖怪和太白又什么区别呢?”玉面狐狸问苏墨。
太白的行事手段非常狠厉,说实话苏墨不是太喜欢,但太白本来就是剑修门派,杀心理所当然会比一般门派重。
苏墨叹一口气说:“可太白终究是名门大派。”
玉面狐狸笑起来:“名门大派的弟子修炼入魔之后下山屠戮民众,挖人心肝吃掉……和我们妖怪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你不去找冷碧云主持你的正义呢?”
“我……”
玉面狐狸道:“我不是要特别难为你才说这些话的,只是想告诉你,你用这种正义、邪恶的观点去看待世间,本身就是大错特错。”
“大多数的事情没有对错,只有立场。”玉面狐狸轻叹一声,“这件事完美解决,冷碧云仙尊亲自下山扫平了妖孽,还一个朗朗乾坤给大名府。这是凡夫俗子最喜欢的故事不是么?虽然做坏事的是太白的人,但太白不用背负一点污名,好处全拿,坏处全是我们妖怪背负。”
玉面狐狸说的是事实,苏墨无从反驳,本身他也不是一个巧舌如簧,喜欢颠倒是非的人。
苏墨道:“但我总相信这世间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好好好,我也希望世间有公平,人类最好不要用我们狐狸的皮毛做衣裳……”
一席话之后,苏墨已经更加不能对玉面狐狸动手了。
玉面狐狸说:“我刚才和你说有一件要紧的事情……”
但还来不及说,门外两个侍女跪倒在地,道:“苏先生、军师大人,君上有请。”
苏墨还很好奇玉面狐狸说的要紧事是什么,但玉面狐狸已经收拾好裙摆,看样子是要先跟着两个侍女去回见龙阳君。
宴会大厅之中,龙阳君高坐在首席。
侍女引路,苏墨和玉面狐狸一起走进来。
在大厅之中,拓跋寒早就坐在那里了,他的身边放着长剑,换了一身新的白衣,虽然受伤留下了一点伤疤,但更给人一种边城浪子的感觉。
看到苏墨之后,拓跋寒对苏墨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龙阳君非常热烈地招呼了苏墨和玉面狐狸。
刚才两个侍女称呼玉面狐狸为军师大人,连龙阳君也是这么称呼玉面狐狸,看来玉面狐狸是龙阳君手下重要智囊。
昨天晚上夜色晦暗,看不分明。
今天看龙阳君果然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剑眉星目,虽然生得好看,但是却丝毫不娘,反而有一股勃勃英气,好像书中的美男子标准是为他制定的。
龙阳君是如今魏国的少壮派代表人物,非常得大王宠幸,出入深宫如出入自家的院子。
大王时常和他秉烛夜谈,房中只有两人,因此也传出来不少负面消息:说魏国大王好男风,龙阳君是他最宠幸的男人。
龙阳君如今蛰伏在封地,全是因为魏国宗室对他颇有微词,老相国魏武在朝堂上和他针锋相对。
老相国魏武在军政两界都有极大影响力,魏国也要让他三分。他一封上书,龙阳君便被下放到了封地。
针锋相对的理由说来可笑,因为龙阳君不姓魏。
魏国宗室向来不信任外来人。
酒水很快被侍女们送上来,苏墨向来不喝酒,而拓跋寒也因为受伤不适合喝酒,所以推辞了。
不过龙阳君没什么意见,虽然那些陪同的宾客表现得非常不爽的样子。
玉面狐狸坐在龙阳君右手下首的位置,从这位置就看得出来她不仅仅是龙阳君的心腹,更是龙阳君府上最重要的门客。
玉面狐狸坐着的时候,背挺得笔直,单论神态的话,绝不输给那些贵族王女,没人想得到她会是山野间来的妖怪。
宴会大厅之中,大约有上百宾客,有剑手也有文人。
从龙阳君开始,大家吃的东西,喝的酒水都没有区别,从这一点来看,龙阳君应该很会收买人心。
苏墨吃了一点水果,然后又吃了一点牛肉。
拓跋寒好像是无肉不欢的性格,只吃了肉食,素菜和水果一点都没有动过。
龙阳君主动向苏墨和拓跋寒举杯,道:“两位壮士昨天慑服妖魔,出了极大的力气,在下代表封地人民以薄酒一杯表示感谢。两位身上有伤,便是以水代酒也是无妨。”
苏墨、拓跋寒和龙阳君遥遥举杯,喝了这杯酒。
然后龙阳君便打开了话匣子,先是问了苏墨昆仑圣境的情况,露出向往表情,说了许多恭维的话。
然后又问拓跋寒北地的情况。
从言谈举止来说,龙阳君极有风度,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看得出来龙阳君一定是在贵族圈子里面呼风唤雨的人物。
然后龙阳君问起苏墨和拓跋寒打算。
苏墨不好说,只是看了玉面狐狸一眼,那边拓跋寒冷着一张脸,吐出两个字:“练剑。”
拓跋寒的态度不算很好,但龙阳君毫不介意,其实龙阳君是有求于苏墨和拓跋寒。
魏宋两国常年纷争。
龙阳君和宋国昌平君早就是一触即发的态势了。
若有两大高手助阵,岂不是平添许多胜算?
都说春秋无义战,两国兵戎相见并无什么正义、邪恶之分。
有道无道,总是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