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隐患
籼米2018-12-13 18:532,246

  蝗虫之灾来势汹汹,但是却成为了近十年来,最憋屈的一次蝗灾了。

  甚至是那些蝗虫们都被人端上了餐桌。

  不过随着蝗虫这道菜出名的,还有夏秋水这个人的人名。

  在大家都知道程远县的万事通牙馆是夏秋水所开后,并且这个牙馆可以排解万难,只要有问题,尽管可以去寻夏先生后。

  刚开始人们还不相信,因为夏先生多出名啊!怎么可能有闲心来管他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但是随着张家村的人带着几篮鸭蛋来到万事通牙馆后,夏先生好不藏私地教会了他们做咸蛋和皮蛋这两门手艺后,所有人惊叹了。

  竟然是整个手艺都教人了!手艺,在众人的眼里,那是传儿不传女的,是吃饭的碗,怎么能随便轻率的,就可以告诉了别人呢?

  这件事传开后,很多人都心动了,心想,就算夏先生相应的收费,但是夏先生教会他们的东西都足够受用一辈子了。

  并且夏先生可真是个见多识广啊,竟然随随便便都能给人指一条明路出来。

  顿时,上牙馆找夏先生的人越来越多。

  夏秋水最近都在忙着聚财街的事情,在牙馆中招待的,只能是夏爹了,但是夏爹对那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实在是头疼,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家闺女会想出这么奇葩的生意来。

  不过名气已经打了起来,加上上门求解的人,基本都是穷苦人家的人,他们很多人因为生活不宽裕,都是带来家里的一把刚采摘的一把青菜,一篮子鸡蛋,或者积攒了很久的钱串子。

  夏爹也不忍把这些面露愁苦的人拒之门外,一来二去,倒收了很多疑难杂症,只能夏秋水忙活完了,晚上归家的时候,再一一解答,夏爹会把这些答案记下来,第二天再交给再次上门的求解的客人。

  一来二去,倒是名气越来越大了。

  这一天,夏秋水又一次晚归,等吃好晚饭,她习惯性地翻开夏爹记录下来的问策册子。

  看到夏秋水这么辛苦,夏爹有些不忍,他劝道:“要不你休息一下吧。”

  夏秋水却摇摇头,笑嘻嘻地看向夏爹:“爹,其实这没什么的,就当脑筋急转弯看而已,再说,看多了众人的疑问,纠纷,倒是能更好的了解风俗人情,了解当下。”

  听到夏秋水的话后,夏爹摇摇头,他总感觉他这个女儿生错了,若是个男儿身,定当能成就一番作为。

  蓦然,他想起一事,不由得拧起了眉。

  “怎么了爹?”夏秋水很少见到夏爹面色不佳的时候,不由好奇地问道。

  “哎——”夏爹叹息一声,他拧着眉看向夏秋水,忧心地说道:“你最近要小心一点,曾经我们所在的那个陆家村,最近有不少人来问我,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儿子。”

  夏爹这话一出,夏秋水顿时眉心一蹙,有些担忧起来:是啊,她总忘了这事,每个人都有户头的,她的身份根本经不起推敲,随着她现在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上以后想要挣大钱,没有一个身份过明路,可真不行。

  这么想后,她顿时坐不住了,起身往外走去。

  “这么晚了,你去哪?”夏爹急忙叫住夏秋水,他本来想着,若是不行,就让女儿恢复女儿身好了,反正现在家中的银钱已经很富余了。

  可是看到夏秋水每天虽然很忙,但是脸上露出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笑意后,他这到嘴的劝,又咽了回去。

  夏秋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只好顿住脚步,然后拿起问策的册子,双眉紧锁,走向她自己的屋子。

  等回到屋内,点燃油灯,她看着问策上的问题,苦笑一声,想着,天天帮别人解决难题,她自己本身却是有一老大难的。

  到底要怎样制造出一个合理合法的新身份呢?

  这个问题让夏秋水头疼。

  想了一会,依旧没有答案后,她只好把视线移到问策的册子上,试图静下心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兄弟两人争产,老大说老二分得的比较多,老二不服,说老大分得才多,两个兄弟天天吵,几乎都闹了百天了,依旧没有结果。

  夏秋水看完一笑,提笔写道:兄弟二人都觉得对方分得的产业是自己中意的,互换便可!

  第二个问题,是两个稍微有点资产,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

  张家说李家的狗咬伤了他家的鹅,要赔银子,李家说张家的鹅啄瞎了他的狗眼,也要赔银子。

  偏偏这一狗一鹅都是他们的爱宠之物,一时间两家主人都要抄家伙了。

  夏秋水摇摇头,提笔断道:“畜生不识人,畜生相伤,不关人事。”她是要告诉两家主人,那些都是生畜打架,张家的鹅不会认得这只狗是李家的,李家的狗也不知道这是张家的鹅。

  但是你们人是知道的,人既然知道,明了事理,还要做与畜生一样的事,那和畜生有何区别?

  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下去,给出她认为的,最合适的答案与建议。

  却在一个无中生有的问题上顿住。

  上面写着,一对婆媳,为了争一个馒头。

  这个馒头是这位婆婆的儿子,也是这个媳妇的夫君去上工的时候,主家多给的,他舍不得吃,便带回了家。

  当时这个馒头放在了厨间,准备等开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去分了,可是等到开饭的时候,却发现罩在罩子里的馒头变成了一块石头。

  这下这个家里也闹开了锅了。

  婆婆一口咬定说媳妇不孝,偷偷把馒头吃了,换成一块石头。

  媳妇当即大声嚷嚷说不是她吃的,最后闹得要去跳河,自证清白,这事闹得很大,把村长都惊动了。

  这个馒头公案顿时让全村都关注起来。

  婆媳两都是死拧的性子,婆婆觉得媳妇用死来威胁她,让她成为了十里八村有名的恶婆婆。

  媳妇觉得婆婆为了一个馒头就要逼死她,让她名声以后被人一说起来,就是懒馋,不孝敬长辈的,以后的脊梁骨可不被戳断啊!

  那个婆婆的儿子,媳妇封夫君却是个闷性子,问十句话都答不上一句话人,顿时把村长急的,村长在调解了几天后,实在无法,听说万事通能解决万难,这才上门求策来着。

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身份问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代商女:腹黑王爷宠妻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