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罗玉笙
苏桥2019-09-23 16:563,611

  陆羡之在门外给一群没规没矩的军爷开玩笑的时候,听过他们喊这位教书先生罗先生。

  渡安县和别的山野乡村不一样,是个杂姓县,不少都是祖上在边关当了兵,索性就在这儿扎了根的。

  譬如杨大夫,宋师爷就是这样的。

  也有土生土长的,比如之前灭门的乔家,李里正一家,以及赵勇,郑家公都是。

  倒是这个罗姓的先生,在县城是个例外。他是个典型的外来人,举家从内陆搬到这边关荒野之地,在这边无亲无故,许多人都说他多半是改名换姓躲仇家才来这儿的。这样的人家,在这种鸟不拉屎的边关,再是才华横溢,也不大招人待见。更何况,他还很穷,且思想迂腐,经常在大街上追着人得罪。

  陆羡之仔仔细细地将鞋印描了下来,又凑在墙上看了许久,最后目光落在墙头上,说:“多半是爬墙进来的了。”

  李苗苗一个翻身,人轻盈地飞上去,轻巧地在上面来回走了几个来回,像是在观察什么。她最后停在墙角,双脚一跨,指着前方回头和陆羡之道:“哎,大人,这边是集市诶。”

  闻声跑过来的罗先生当即接话说:“哎,是。我家墙外巷子连着的就是渡安这边最热闹的集市。我昨天就在想这人必定是偷了我家小孩,然后带着人混进市集人群当中跑了。”

  陆羡之抿着嘴笑。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他指着地上的鞋印,解释道:“你们看,这就是那人留下来的脚印,照这个深度,若不是从上面跳下来,不可能有这么清晰的印子。”

  罗先生被他说得有点懵,看了那脚印半天,还是不大相信,说:“可脚印明明只有从我儿房间的方向过来,必定是从前院那头过来,那边的墙要矮上一些,没有这里高。”

  陆羡之摇头:“不,应当是从这堵墙外面进来,然后进了你儿的房间,然后……”

  他忽然停住了嘴,暗暗给李苗苗使了个眼色。

  李苗苗会意,三两步从窗户进了旁边的屋里。陆羡之左右打量了这个院子。

  罗先生虽然穷,但读书人都喜欢体面,这南墙的院子非常窄小逼仄,但墙面极高,院子内也被收拾休整过,非常整齐。院子里整整齐齐放了几盆秋菊,正怒放着,院子里尽是菊香,清新怡人。

  “这菊花开的正好。我看这渡安县城里面有这种雅兴的只怕只有罗先生了。”陆羡之突然岔开了话题,说道。

  罗先生对他忽然说起菊花有点茫然,但出于读书人的本能接了话,说:“非也,是贱内喜爱。她出身大家,跟了我也是命苦。她爱好不多就喜欢侍弄这些花花草草,我便随她摆弄,反正也无伤大雅。”

  陆羡之道:“我听说很多小姐姑娘都喜欢这种小爱好。不过我们这种边关只怕是没有了。”

  罗先生讪笑道,“并非如此,以前那乔家的大奶奶还在之时,她便时常过来瞧瞧陪贱内说说话,乔家出事之后……却当真也无人来我家了。”

  陆羡之微微有些吃惊,心道乔家的案子过去这么久了,竟然还能听到相关之人的事情。

  这时,门口幽幽地传来一声轻唤。

  李苗苗从窗户那边跳了出来,正要说话,却被陆羡之按住了胳膊。

  陆羡之目光转向后院的拱门那边。只见一名纤瘦丽质的年轻妇人立在那,正盈盈地对着他们福身。

  罗先生应了对方一声,回头给陆羡之他们介绍:“这是贱内。门厅上备了茶水,两位过去坐会吧,一点粗茶不成敬意。”

  陆羡之到渡安县这么久了,头一次遇上如此重礼数的人家。就连乔家那种大户人家,都做不到这个程度。简直和渡安县这种边关之地的风格格格不入。

  说是招待,实际上上了门厅之后,陆羡之只问了罗夫人几个关于昨夜有没有听到动静之类的,问完之后没多久便起身告辞。

  这案子似乎比表面上要复杂得多。

  陆羡之有点摸不着头脑,走了半晌一声都没吭。李苗苗跟在他身后,问:“没有什么地方要查吗?”

  陆羡之顿时回神,摇头道:“暂时不用。等刘县丞回来之后先问问他那边的情况。”

  这一等就等到了入夜。

  刘县丞匆匆赶回来的时候,衙门吃饭的人都散了大半,只剩下剔牙的陆羡之和收拾桌子的陆砚。

  “剩下的都留给我的吗?”刘县丞径自坐下,拿起旁边的碗筷自己动手。

  毕竟衙门现在不缺钱了,陆羡之大方道:“没吃吗?陆砚去让十三娘再烧两个菜给刘县丞。”

  陆砚哦了一声,转身去找十三娘。

  刘县丞闻声,放慢了吃饭的速度,说:“实在惭愧,我和几个渡安卫军爷翻遍了县城,没人见过罗家那孩子。”

  陆羡之沉默了一会,吐气道:“他家孩子也不小了,不可能凭空消失。他们附近的几户人家有听到什么动静吗?”

  刘县丞一顿,一边回想一边说:“有。大人您之前不是让我去问问嘛,就在他们家旁边那条巷子靠里一点,有户人家说清晨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外面跑过去的脚步声。早上起来看了下,果然有一双草鞋印。”

  陆羡之道:“具体点?大约什么时候?”

  刘县丞回:“应当是寅时刚过,他说他家鸡刚打完鸣基本都是寅时。”

  陆羡之喃喃着把寅时这两个字念叨了许久,道:“昨夜的雨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刘县丞琢磨了一会,笃定道:“子时刚过的时候。十三娘起来收衣服,我听到有巡防的渡安卫说话声。”

  陆羡之点头,正巧十三娘提着两盘菜过来,听到刘县丞的说话声,笑道:“刘县丞记得真清楚。”

  刘县丞拱手谢十三娘,随即动手夹菜吃饭,同时含糊问:“大人那边呢?”

  陆羡之道:“唔,差不多吧。我在想,这个雨夜的脚步声到底是贼人带着孩子从那边跑呢,还是从那边跑到罗先生家上墙进屋。”

  刘县丞说:“昨夜下雨,走路会有声响正常。也不能断定路过的这个人就是偷孩子的人。”

  陆羡之摇头道:“不,一定就是这个人。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刘县丞扒着饭问:“为何?”

  陆羡之道:“我和苗苗去罗家后院里看过,里面有印子很清晰的脚印。最近天气旱,大家出门习惯穿布鞋,但这个人穿了草鞋。说明是下雨之后才出的门。”

  刘县丞:“城外村子里日常爱穿草鞋出门的人不少啊。”

  陆羡之摇头:“不是村里的人。而且对市集这一带非常熟悉,和罗家夫人应该也很熟。”

  刘县丞瞪眼诧异。“这……您是怎么知道的?”

  陆羡之道:“罗夫人爱养花弄草,自然对一些花草香气很感兴趣。秋菊有安神助眠的效用。知道他们家这条路安全的必定是认识的人。”

  刘县丞拧眉,道:“所以才偷走他们家小孩吗?”

  陆羡之还是摇头,说:“不是。罗家孩子不是自己被偷走的。是自己走出去的。”

  刘县丞:“……”

  陆羡之道:“熟知自家父母习性能趁夜摸出去的肯定只有朝夕相处的人。罗家在渡安这边无亲无故,平时往来的人不多。罗夫人谨慎懂礼,不会把自家的事情拿出去说。那贼人身上带着东西 不可能还多此一举去路过的人家偷个随时会暴露自己的小孩。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刘县丞皱眉说:“可不对啊。罗家的孩子才几岁,胆子那么大吗?”

  陆羡之道:“你忘记在罗家的时候,渡安卫说过他们每次过来的时候,罗先生家的儿子玉笙都会出门来迎接他们的吗?清晨雨声,他听到动静以为有人便起身,从窗口看出去的时候发现了贼人。”

  刘县丞被他说得浑身冒出了一层冷汗。

  “那既然是自己走出去的,为何会杳无音信?莫不是……出事了?”

  陆羡之深吸了口气,道:“难说。”

  陆砚忽然从院外探头进来,他似乎走得很急,还喘着气,断断续续道:“公子您还在这啊?”

  陆羡之转身过去 说:“瞧你急的,你家公子除了这一亩三分地的衙门,还能去哪?什么事这么着急找我?”

  陆砚指指外面,说:“渡安卫有位军爷找上门来了,说是有关罗先生家孩子的事情要找您说说。”

  陆羡之立刻站起来,说:“走。”

  来找陆羡之的这位军爷并不是白天去找罗先生写书信的那几位。陆羡之一开始寻思大约是听了回去的弟兄们提起这个事才赶过来的。

  陆羡之吩咐陆砚去倒水,自己请人坐下,问:“这位小兄弟知道罗家那孩子在哪?”

  那年轻的军爷嘿了一声,脸上似是有心事,却一言难尽的模样,说:“知道在哪我就不劳县太爷了,我们兄弟几个就过去把人带回来。”

  陆羡之想想也是,便说:“那是在哪里见过了?”

  那军爷面色忽然沉了下去,口气一下子变了,道:“玉笙不见了得怪我。玉笙那孩子挺聪明的,我以为他就是玩。可如果就是玩也不能消失地如此彻底,您说是不是?。”

  陆羡之压低了声。“他怎么了?”

  军爷道:“我们早晨交接得挺早,南门那边不是有巷子直通那边的吗?但那道门常年不开。今天不知道谁手贱,把那道门开了。我看到的时候吓了一跳,跑过去的时候看到玉笙趴在门口往外面看。我就过去问他干什么。他好似给吓到了,事后捂着我的嘴,小声说他看到有人抓了个小孩跑了。”

  陆羡之:“抓了小孩?谁家的?”

  军爷摇头:“我都问了,还跟他说了这事交给我就行,我有好好地让他回去。结果他就是不肯。说只有他见过那贼的模样。他要是不追上去。人就追丢了。我怕他出事,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想着找附近的兄弟说一声跟他一起去。结果就那一小会,人就不见了。”

  陆羡之沉吟道:“这个事你家监军大人知道了吧,城外也没找到?”

继续阅读:第80章:祸不单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堂下何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