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行动和上次夜探玉筝楼不同。
那时只是进去一趟,立刻就出来。这回却是要跟着个活生生的人,还得不能让人家发现。
太叔泽一路飞檐走壁,夜路走得悄无声息,却一个不留神,走过了头。
这回头路走得着实冤枉,全怪他边走边想事情。
陆羡之让他来盯梢赵勇,必定是这个人有嫌疑。但十三娘却直接否定了这个嫌疑。
赵勇做了一天的好人好事,就差搬个牌坊给他歌功颂德了。这样的人哪怕是真的犯事了,要将他从渡安县弄出去,也是一件困难的差事。
再来孙卓这样的角色必定也不是该他动手的人物。
他总觉得陆羡之要他盯赵勇不单单是为了赵勇接触凶手这么简单。
好在他出门赶过来的时辰尚早,走了冤枉路也没多耽搁太久。
在渡安进入万籁俱静的夜色中时候,他摸到赵勇家的屋顶上。为了能够注意到各个角落,且不被发现,他捏着鼻子,挥散了冒出的烟味,在烟囱处蹲了下去。
这个点已经过了晚饭的时候,厨房内正在收拾。赵勇家在渡安县住的不算太好,就太叔泽看来,连他一点看不上眼的县衙都要比他好上一点。
烟囱飘出来的味道也没什么油脂味,可见这一顿晚饭吃得极其素。
这好人形象简直根深蒂固了,要不是陆羡之怀疑他,太叔泽都要对他表示内疚了。
毕竟他从今天早上就开始怀疑他以及他背后的蝙蝠帮了。
李苗苗听了陆羡之提到太叔泽,想起了陆羡之要太叔泽去跟踪人的事。
这事背后怎么说也是牵连了一条人命,不,如果算上李二姑娘的话,就是两条。
就太叔泽那武功底子,能办的好吗?她越想越觉得当初陆羡之应该派她去才对。
“陆大人,太叔泽那边没问题吗?这么重要的事你该先说清楚,我去就好了。”
陆羡之:“……”这位李捕快实在是太忧心于社稷了,实在难得。但她怎么从不想想自己是个姑娘啊?
倒不是陆羡之对姑娘家有什么偏见。
而且被盯梢的是个男人,男人晚上总得要干点不清不楚的事情……万一吓到了这位李姑娘,闹出点动静,也太危险了。
好歹人家也算是蝙蝠帮的重要人物。
身边一定会跟着足够的人。
太叔泽竖起耳朵。
厨房内人不少,仔细听听,起码有三四个人在嚼舌根。
有个说话声稍快的女人压着声,说:“哎,徐嬷嬷,听说咱们家老爷又去李里正家了,这天天往人家跑,莫不是看上人家家里哪个小娘子了?”
回她话的是个声音苍老一点的女声。
“许妹子,瞎说什么?李里正家就俩闺女,一个早就远嫁帝京了,另一个命苦,许了孙卓那地痞。那孙卓手里的玩意儿,咱们老爷避都来不及哪有可能去招。”
许妹子满脑子都是风花雪月,说:“李家二姑娘出落地多水灵。哪有男人不喜欢的。我看有谱。”
徐嬷嬷摇头。
“没谱的事儿,我们家老爷可是做正事的人,李家也有头有脸,干不出这等缺德事。你别瞎猜了,这事儿我知道,下午老爷回来没多久,李里正就匆匆跑来了,说是他家二姑娘早上出门,天黑了也没回来,想让老爷帮忙找人。”
许妹子惊道:“哎哟,莫不是逃婚了?瞅那孙卓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换我我也逃。”
徐嬷嬷压着她的声,说:“你小声点,事关人家二姑娘的名节。哎,今天下午,老爷还说要多准备几个菜,叫孙卓,钱三,张顺他们过来吃饭。幸亏来得及时,不要菜都浪费了。”
“就这点浪费什么啊,我们老爷还缺这点钱?当然是姑娘要紧。”两人淅淅索索开始唠叨别的去了。
太叔泽缓缓地从角落里面站起来,心底有些奇怪。
十三娘说过赵勇在李里正那边待了一天,下午才回来。为什么李里正之前不说,要等赵勇回去了才追过来?
渡安不算大,到李里正家也不过半刻钟的事情。太叔泽赶过去的时候,发现里面热闹不行。
里里外外都亮着灯,大多妇人。都在交头接耳说着话。
男人们都不在,小孩们看不懂气氛,夹在里面嬉笑打闹。人实在太多,没办法藏人藏得不动声色,还能顺利听墙角。
太叔泽索性主动过去。
问了一下,果然是因为李二姑娘失踪的事。
太叔泽一开始以为人是走得悄无声息,李里正才什么都不知道。谁知道一问才知道,李二姑娘还留了字条才走。
那姑娘太叔泽见过两次面,性子温顺,善良。要不是孙卓……断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孙卓之死这件事应该还压在陆羡之那边,暂时不要声张为好。这个时候太刁钻,保不准会给李二姑娘带来什么麻烦。
没多久,李里正派人回来问话,太叔泽赶紧跟着人去追赵勇他们。
过去一看,果真站了不少人。
李里正见了太叔泽,脸色不大好,说:“太叔公子,可知陆大人去了哪里,我派人去衙门好几趟了,也不见人,真急死我了。”
太叔泽忙替陆羡之解释。
“陆大人为了幼童失踪案出了城,估摸今晚回不来了。里正大人要是信得过我,先跟我说说?”
李里正的脸色郁沉,半晌同旁边的赵勇说了声交代一句,请太叔泽到另一边去说话。
太叔泽和赵勇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随即跟李里正到了一边 。
李里正叹道:“不瞒太叔公子,这事我怀疑和孙卓有关。赵老爷在场我不好说,现在就跟您一个人说,陆大人若是回来了,烦请大人如实转告。”
太叔泽:“里正大人尽管说。”
李里正摆摆手。
“说来我这里正当得真是窝囊至极 ,亲闺女沦落到这幅境地,我这个当爹的什么都不能为她做。还是因为我这个爹才会连累她成这样……算了,说那些也没用。这是早上二姑娘留下来的信,我只告诉我家婆娘她留信出走了,没有细说。”
太叔泽接过来,一眼便看到了绝笔二字。
这根本就是一封遗书。
“……”现在的姑娘家都这么刚烈的吗?
二姑娘心灵手巧,虽然识字,但写不了几个字,只草草地写了孙卓死三字。
太叔泽收了信,低声和里正道:“有件事我事先跟里正大人说一声,但您要切记不可传出去。”
李里正被他说话的口气弄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眼泪都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就差一个结果,他就能嚎啕大哭了。
“该不会我闺女已经……”
太叔泽:“……”这人就不能盼他女儿平安无事吗?
“不是,出事的是孙卓。孙卓死在了城外,我家陆大人正在那边追捕凶手。我们怀疑凶手是和孙卓一起出门的人,不知大人有什么线索。”
不远处,有人匆匆混在人群里,朝赵勇靠过来。
赵勇一直注意太叔泽那边,听到动静回头,看到人立即脸拉了下来,说:“你和孙卓出个门而已,怎么现在才回来。”
钱三垂着头,说:“出了点意外。孙卓那孙子……”
“算了,”赵勇烦躁地挥了挥手,“我不想听这些,事情办妥了吗?”
钱三沉默。
“你们怎么回事?”赵勇怒气压都压不住,惊得钱三退开了好几步。
太叔泽抬头,一眼看到了钱三,下意识咯噔了一下。
临走之前,陆羡之同他说的话清晰地出现在他脑海中。
身形细瘦,个头和二姑娘接近。
他往李里正那边凑了一下,小声问:“这个钱三一直都在吗?”
李里正扭头看了一眼,说:“没,前面没见到,应该是刚来。钱三是赵勇身边的人,可能让他去办什么事情,赶不过来。一般没什么要紧事,肯定跟在身边的。”
太叔泽沉吟片刻,心头忽然生出了一计。
他问李里正,“里正大人还有什么要交代我的吗?”
李里正忙摇头。
太叔泽便朝赵勇那边一指,说:“那我和这位赵老爷说说话。您要不是不介意,可否和我一起过去?”
李里正忐忑问道:“和我闺女的失踪有关吗?”
太叔泽点头。
“有关。”
渡安城外。
此时已经快过午夜,李苗苗打着哈欠问:“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陆羡之道:“天亮。他们肯定不敢进城,我们得在他们被凶手找到之前先找到他们。”
李苗苗不解,说:“那我们去城门口吧,也许他们这时候已经在那边躲着了。”
陆羡之摇头,说:“不会的。他们肯定还在附近。这地方死过人,凶手不会再来。所以这里才是最安全的。”
李苗苗眼角挂着泪,实在撑不住靠在一遍的树边打盹,含糊说:“随便吧,先让我睡会。”
陆羡之无奈摇头,眼角余光扫到另一边的冯五,便和气地说:“冯五你也睡会?”
冯五哪敢。
“不不不,我不困。大人您要是……”
陆羡之:“那不行 我要是睡死了,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冯五:“……”
冯五尴尬地笑笑,说:“大人真爱说笑,这里外都是您的人。谁敢打您主意,不是找死吗?”
陆羡之仿佛没觉得自己这玩笑开得有点大,甚至有要继续开下去的架势。
冯五实在是招架不住这样的人,只得主动找点正经的话题,让这位大人有点正事可做。
“大人不担心渡安县那边吗?万一凶手已经杀了李二姑娘回去了,太叔公子那边又一时半会没找到他。”
陆羡之笑道:“你比我这个县令操心的还多啊?太叔公子可比你想象中能干得多。”
冯五心说他本来是一点都不想操心的!是陆大人您逼的!
面上却只能客气地说:“毕竟我还是比较希望找到凶手,孙卓的事怎么说都要给盛大哥那边一个交代。”
陆羡之一副特别想聊天的模样。
“想知道太叔公子那边的情况吗?”
冯五:“……不太想。”他开始想方设法把这个天聊死,只要这位陆大人能不想搭理自己就可以。
“这个赵勇多半不会在家的。太叔公子去他家绝对会扑个空。”
冯五:“……”
“天黑的时候李里正家肯定发现了他们家女儿失踪,找不到我,肯定要去找赵勇帮忙。太叔公子要是没发现这中间的蹊跷,那赵勇家这趟肯定等于白跑。”
冯五忍不住问:“为何?”
陆羡之两眼发光。
“李里正为什么要先找我?照道理说赵勇蝙蝠帮声名远扬,又是多年老熟人。在渡安,任何事情找蝙蝠帮都是事倍功半。”
冯五堪堪忍住了顺口接话,抿着嘴点头。
一会后才补了一句。
“那赵勇不是和孙卓有往来嘛,那李里正怕赵勇包庇孙卓。”
陆羡之看着他笑,说:“话是不错。可你若是李里正,在着急找女儿的时候会怎么做?”
冯五犹豫了一下,回过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