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不像其他几个周边的国家,在宗教信仰上放的很是自由,既有寺庙又有道观,甚至还有喇嘛庙。怀庆府已经有了静安寺,倒是一直没有道观,两个月前才在城北兴建了一座元始天尊的金身像,高度足足有几十丈,很是壮观。父亲的赋中正是描写那日大雪时分,隔着鹅毛样的雪花片子远望元始天尊像的情景
邢太傅本身就是大儒,他的作品不论是诗作还是画作,皆为上品,太子没有说不好的,只得点头称赞,哄得邢克俭脸上的笑意就断过,看着太子更像看自家女婿一样越看越顺眼。
太子通篇看完,啧啧称赞,说道:“太傅这篇赋文采斐然,不若就叫做《快雪晴时帖》吧。”
邢太傅觉得甚妙,连连点头。
邢雨菀却听的心里一惊。
《快雪晴时帖》,可不是前一世父亲被诬下狱的那篇么!
朝中有人状告邢太傅这篇赋文明着是描写雪后的元始天尊,实际上却是映射朝廷昏庸,政策不清,有谋逆之心。
萧景谦一道圣旨,就把父亲送入了死牢,导致父亲活活在狱中饿死。
邢太傅得了好名字,乐的合不住嘴,说道:“如多谢太子赐名。”
太子忙摆手道:“写赋文的是太傅,我也只是起了个差强人意的名字罢了。景誉有个不情之请,此赋文是我们师徒二人共同之作,能否赠与景誉?”
邢克俭自然高兴,直接把赋文卷起递到太子手里:“相逢即是缘,太子与这赋文也是有缘的,就赠与太子殿下吧。”
可千万不能送给太子!
邢雨菀忙站起来说:“父亲,女儿也很喜欢这赋文,不若这一篇赠给女儿吧,您再给太子殿下写一篇别的?”
“胡闹,父亲正在跟太子说话,菀儿去陪你母亲,”邢克俭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重了,忙说道:“父亲已经应了太子便没有再要回来之理,菀儿若想要,父亲再给你写一篇便是了。”
邢雨菀还欲再说,却引得邢克俭板了脸:“听话,去你母亲边上坐着。”
樊氏从来都是以夫为纲的,怕女儿惹得夫君生气,忙扯了扯邢雨菀的袖子,道:“菀儿,你快来帮母亲想一想,马上就到初五了,要给各家送什么样的回礼。”
怀庆府内的几大家族走的彼此不近倒也不太远,尤其是小辈之间也时常有通婚的情况,彼此也有些妯娌连襟之类的关系,千丝万缕的扯也扯不清,好在目前还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近十几年来相安无事,走动起来也倒显得亲亲热热的模样。
孟氏估计正在焦头烂额的处理仁哥儿的事情,把给各家回礼的事情都推给了樊氏。虽然劳累一些,不过邢雨菀倒是有些放心的,孟氏愿意把这等中馈之事交给母亲,必定是对二房暂时没有成见的,至少短时间内没有。
邢克俭领了太子去书房研究赋文和画作,樊氏则带着邢雨菀到了偏房,娘儿两个跪坐在矮几上,中间放着一个短腿的小桌子,上面铺着几个账本。这些都是孟氏的今儿一大早让大丫鬟彩月送来的,记录了各家来邢家探访时送的礼。
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对礼节有着不一样的在意。送的礼品越贵重,数量越多,越显得两家关系亲近。邢雨菀翻着账簿一页一页的翻看着,樊氏在一旁磨着墨,梅嬷嬷不识字,只在旁边坐着用粗粗线勾一双袜子,时不时的给母女二人添一些茶水。
邢家在怀庆府内,算是商贾中最为富庶的一个了。除却本家的药材生意外,在邢克勤的活动下,还做着些往来物品寄送的生意。因为很多药材要去北疆南蛮等地方采办,时不时的帮着乡里乡亲的少一些东西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久而久之的干脆把这桩生意做成了第二产业,邢府在沿途的较大郡县都设立了中转站,圈养着马匹充盈着人力,一来方便采办药材时中途下榻休息,而来也可以作为货物分拣的场所。
而且从前几年开始,物品寄送的收入已经快跟药材铺子的收益持平,邢家的财富翻了一番不说,还因为出了一个太傅而声名大噪,不管是药材生意还是物品寄送生意都做大了,邢老太太这才放心放权,将大部分决定权交由邢克勤打理。
孟氏身为邢克勤的正房太太,也一度受到怀庆府内各家内眷的追捧,很是风光了一把。邢雨菀翻着账簿,不由得点头,这孟氏生活作风归生活作风,掌家却是有一套,将近百余家的年节礼,不但一一记录全了,连数量、重量、来人的人数、是各家中什么地位的人物都记录的一清二楚,所以她看起来很好拿捏回礼的度,倒是比前世的内务府还要细致一些。
想来女人天生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处理的就比男人要更加微妙一些。樊氏是个柔和的性子,本着尽量多回的原则,跟邢雨菀商讨的时候足足算出来了三万两的回礼总数。
邢雨菀捏着下巴删删改改的,最后把总数定在了两万四千两。
当归来的时候,她正在把算好的回礼单子整整齐齐的誊写出来,虽说孟氏放了话,年节回礼的事情又二夫人樊氏全权做主,可是大家子的后宅哪有那么多全权的事情,邢老太太还在呢,孟氏就算放了话,也得得了邢老太太的许可才行。
当归手里拿着个锦鲤形状的灯笼,说道:“四小姐,老夫人刚刚让她身边的张嬷嬷来传了话,说是晚上都让去正院里吃饭,她老人家有事要说。”
樊氏“恩”了一声,转眼却看到她手里提着的灯笼很是喜人,不由得笑的弯了眼睛,说道:“这灯笼可扎的真好看,菀儿你看,肥嘟嘟的小鱼儿,多喜庆。”
邢雨菀誊抄回礼册子的时候不敢分心,又不想弗了母亲的意,只得说道:“还没到十五呢,这花灯就准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