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清理心灵的空间
东方笑2018-09-05 09:4123,030

  真爱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是在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事物,但有些东西不能光依靠选择,例如爱。

  ——贝林斯

  几十年的独身生活使奥里森厌倦了,他决定娶一个妻子。

  奥里森来到一所位于市中心的婚姻介绍所。一位身穿浅蓝色制服的年轻门卫在门口迎接奥里森,向他深深地鞠了躬,并把奥里森领进了屋。

  在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位穿戴雅致的女士,她老练地说:“现在,请您到隔壁的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一个门上都写着您所需要的对象的资料,供您选择。亲爱的先生,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奥里森谢过了她,向隔壁的房间走去。

  里面的房间里有两个门,第一个门上写着“终生的伴侣”,另一个门上写的是“至死不变心”。奥里森忌讳那个“死”字,于是便迈进了第一个门。接着,又看见两个门,左边写着“美丽、年轻的姑娘”,右面则是“富有经验、成熟的妇女和寡妇们”。

  你们当然可想而知,左边的那扇门更能吸引他的心。可是,进去以后,又有两个门。上面分别写的是“苗条、标准的身材”和“略微肥胖、体型稍有缺陷者”。用不着多想,苗条的姑娘更中奥里森的意。

  奥里森感到自己好像进了一个庞大的分检器,在被不断地筛选着。下面分别看到的是他未来的伴侣操持家务的能力,一个门上是“爱织毛衣、会做衣服、擅长烹调”,另一个门上则是“爱打扑克、喜欢旅游、需要保姆”。当然爱织毛衣的姑娘又赢得了奥里森的心。

  他推开了把手,岂料又遇到两个门。这一次,令人高兴的是,“爱情”介绍所把各位候选人的内在品质也都分了类,两个门分别介绍了她们的精神修养和道德状态:“忠诚、多情、缺乏经验”和“有天才、具有高度的智力”。

  奥里森确信,他自己的才能已能够应付全家的生活,于是,便迈进了第一个房间。里面,右侧的门上写着“疼爱自己的丈夫”,左侧写的是“需要丈夫随时陪伴她”。当然奥里森需要一个疼爱他的妻子。下面的两个门对奥里森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抉择:上面分别写的是“有遗产,生活富裕,有一幢漂亮的住宅”和“凭工资吃饭”。

  理所当然,奥里森选择了前者。

  奥里森推开了那扇门,天啊……已经上了马路啦!那位身穿浅蓝色制服的门卫向奥里森走来。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彬彬有礼地递给他一个玫瑰色的信封。奥里森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已经‘挑花了眼’。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前,应当客观地认识自己。”

  交给专业人士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泰戈尔

  加州是一个治安很好的地方,哈罗德却非常不幸地在那里遭遇过一次抢劫。

  那天,哈罗德和朋友佛利在一个市场里买小饰品。忽然,一个人猛地撞了哈罗德一下,抢过哈罗德的包跑了。他奋力追了上去。

  哈罗德一边追一边向前面的路人们呼喊帮助,帮自己拦住他。路人们很快就明白了哈罗德的意思,但他们却一个个都闪开身来,给劫匪让开了一条路,任劫匪逃窜而去,然后纷纷掏出电话。哈罗德心里一阵痛心:这么多的路人,居然都是胆小鬼,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拔刀相助。

  哈罗德极不甘心地继续往前追,哈罗德觉得凭自己的速度应该可以追上那个可恶的劫匪。在他的身后,佛利也追了上来。追过了好几条街之后,哈罗德依旧紧紧地追着劫匪不放。那劫匪似乎也越来越紧张,一边跑一边不住地回头望。就在这时,他一个不小心,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哈罗德心中一阵狂喜,心想这下可以收拾他了。哈罗德在心中早已暗自估量过,凭自己高大的身材是足以对付瘦小的劫匪的。

  可就在哈罗德要冲上去抓劫匪的时候,哈罗德忽然被一个人死死地扯住了,险些将他扯倒。哈罗德回头一看,原来是佛利。他想佛利出现得正好,一起来收拾劫匪。没想到佛利却顺势抱住哈罗德,说道:“我终于追上你了!”

  哈罗德一阵惊讶,说道:“快放开我,我要去抓劫匪呀!”

  佛利死死地抱住哈罗德,一脸严肃地说:“不用你抓!大家已经报警了!”

  哈罗德一阵泄气,回头看时,劫匪早已逃之夭夭了!

  哈罗德极为愤怒和不解地责问佛利说:“你不帮我抓劫匪也就罢了,为什么要阻拦我去抓劫匪呢?”

  他笑着解释说:“因为抓劫匪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应该将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比如警察!”

  面对这美国式的幽默解释,哈罗德只是鄙夷地一笑,冷冷地想:胆小也就罢了,居然还找个美丽的托词。

  警察很快就到了,颇为热情地为哈罗德备了案。走出警局,哈罗德心中一阵失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回自己被抢的包呢。回想起路人的淡漠和佛利的怯懦,哈罗德的心中隐隐作痛。

  可就在第二天,警局就来了电话,说劫匪抓获了,要哈罗德去领包。

  哈罗德欣喜若狂地来到警局,见到了警长。警长见哈罗德是个外国人,便顺口讲起了他们抓劫匪的情况,他说:“劫匪是个惯犯,身上带着匕首,曾试图用匕首袭击我们的警员,幸好我们的警员非常警觉,才把他制服了……”哈罗德听到这里,心中一阵寒战,心想:幸好昨天佛利拉住了自己,如果以昨天那般粗心大意去抓那个连警察都敢反抗的劫匪,现在可能就生死难卜了。

  匆忙之间

  愚蠢总是在舌头跑得比头脑快的时候产生。

  ——彼德

  “唔,我说,见到您我可真是高兴啊!”一个站在邮筒边正垂头丧气地的小个子男人说道。

  “啊,您好,”科林?霍华德停下了脚步,“是辛普森,没错吧?”

  “对,一点不错!”辛普森说。科林那么快就认出自己使他感到非常高兴。

  “我想问一下,您能不能借给我3便士?”

  科林把手伸进兜里到处掏着。

  辛普森接着说,“您看,我太太让我去寄一封信,而我刚刚才发现这封信还没有贴邮票呢。可这封信今晚上就得寄出去——一定得寄出去!”

  那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邮局肯定关门了。

  “所以呢,我想我得用硬币从自动邮票出售机里取点邮票,”辛普森解释道,“只是我发现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实在对不起,我也没有。”科林摸索一番后,遗憾地告诉他。

  “哦,乖乖!”他叫嚷起来。

  “可能,其他人——”科林提醒他。

  “可这儿没有其他人。”

  他站在那儿,手里攥着一只没贴邮票的蓝信封,一副很沮丧的样子,以至于科林实在不忍心丢下他。

  “来,听我说,”科林说,“您最好跟我回趟家——离这儿只有几条街远——我想在那儿没准儿能翻出几个钱来。”

  “您真是太好了!”辛普森热切地眨着眼睛说。

  在科林家里,他们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便士,辛普森带着一副一本正经的生意人的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写下一张借据,然后就走了。科林从窗口看着他沿马路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科林家门口。

  “唔,我说,对不起我又得麻烦您,”他说,“唔——不瞒您说,我有点儿迷路了。大概您能告诉我怎样去邮局吧?”

  科林滔滔不绝地讲了3分钟,告诉他邮局的确切位置。但说到最后,科林跟辛普森一样糊涂了。

  “好吧。我最好还是领您走一趟。”科林说。

  辛普森往自动邮票出售机里塞进一个硬士,硬币在机器里打个转,随着一声空洞的“叮咚”声,又跑了出来。

  “邮票都卖完了。”

  辛普森手中拿着的信“啪”地掉在了人行道上,信封的正面黏糊糊地粘上了一团污泥。

  “上帝!”辛普森忽然喊道,大发脾气。他恨得把自动邮票出售机摇得“格格”响。

  科林心里对他充满同情。

  “我的天,我太太非坚持今晚把信寄出去。现在可怎么办呢?”

  “啊——对了,我家里有一本邮票!”科林忽然想起来。

  “我们早该想到的嘛!”辛普森又高兴起来。

  他们花了好一阵子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那本邮票。结果还是白费功夫,因为里面没有一张合适的邮票。

  “我的信该怎么办?”辛普森说,满脸愁容。

  “您只能不贴邮票就把信寄走,也只好这样。”

  “让收信的那家伙明天早晨付双倍邮资不就得了。”

  “我真不愿意这样做。”

  “我也不愿意这样做。但不管怎么说,您现在得赶紧赶到邮局去,不然就赶不上今天的最后一次收信了。”

  听见这样的提醒后辛普森大为担忧,马上一路小跑地到了街上。“嗨!另一头!”科林在他后面大喊。

  “对不起!”他喘息着,一边转过身来一边对科林说:“我——我想我又忘了该怎么走了。”

  科林紧紧地抓住他的胳膊,陪他走到了邮局,刚好能够赶上最后一班收信。

  “我对您真是感激不尽,真的。”他热切地对科林说。“我——我想象不出要是没有您我该怎么办。那封信——那是一封请朋友来赴宴的请帖,给——哦,天哪!”

  “咦,又怎么啦?”

  他睁大了眼睛瞪着我,他的眼睛瞪得像一条病金鱼似的,嘴里蹦出一句“晚安”,然后就转身快步地走了。

  一路上,科林都在想到底他记起了什么事。

  第二天一大早科林就找到了答案。他收到一个正面有一块污迹的蓝信封,上面有邮局写到的:“您必须付给邮递员6便士”。

  搭顺风车的人

  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

  ——布瓦格

  爱德华是很少载搭顺风车的人。从后影望去,爱德华看见了这样一个人:他衣衫褴褛,身材瘦小,裤子松垂,头上歪戴一顶旧布帽,背上用皮带挂着个破背包。但他的脸不是爱德华想象中的那副愁眉苦脸的潦倒样子,而是带着安详平静的表情。

  爱德华情不自禁地倒车,问他是否想搭个便车。他微微点头,然后上了车。

  到了预定的汽车旅馆前面,爱德华让他下车。“多谢你。”他说,然后朝大路走去。

  稍后,爱德华出去前往餐馆,看到他站在自己的车旁。

  “你今天让我搭了趟顺风车,我打算报答你。”

  “不必啦。那无所谓。”

  “不,那是一种善意。请。”他那暗淡的眼神使爱德华感到了一种完全陌生的规矩。

  爱德华进了车厢,摇下车窗,望着他。他把手伸入背包,爱德华不由得有点紧张,忙攥紧拳头准备行动。但那人从背包里却拿出一支旧口琴。爱德华立刻放宽了心。虽然有点古怪,可是并无恶意。曲声悠然而起,爱德华不禁神往。

  爱德华听不出口琴吹奏出来的是什么曲子,既非古典曲目,又非乡村音乐,也不是爵士乐,跟他所熟悉的音乐毫不相同。乐曲虽是即兴而奏,各音符却彼此关联如一串珍珠,一颗比一颗大,数到最大的一颗时,你便欣赏到同样和谐的节奏,但这次是向下数,一颗比一颗小。这怪人吹奏的奇妙优美的音乐把爱德华听呆了。

  一对年轻夫妇从汽车旅馆走出来,听到了口琴声便驻足窃笑。爱德华突然觉得不好意思,想用话掩饰窘态。“不错,热门摇滚乐,好得很,可是我得走了。”爱德华说话时倒没显出不客气,但的确带着出于挖苦和傲慢的一种不自然的轻浮。那对年轻夫妇哈哈大笑。

  音乐由颤抖而逐渐停止,接着寂静了片刻。那人放下口琴,双眼还在注视着爱德华,蠕动嘴唇,微微苦笑了一下,然后转过身,往肩上拉了拉背包,走向大路。爱德华目送他远去。

  那对年轻夫妇还在笑。男的说:“世界怪人真多,是不是?” 爱德华对他们颇感厌恶,但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即使追上他也没什么话可说。自己享受过一段美好时光,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了。

  白色是什么色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最近,一位美国老人为白色是什么色和萨卡园艺所打起了官司。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则广告。

  20多年前,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萨卡园艺所重金悬赏征求白金盏花的启示,巨额的奖金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但人们知道,金盏花除了金色的、棕色的,就是紫色的,根本就没有白色的。于是园艺所就有了这一突发奇想。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应征信,应征者是一位地道的爱花者。当年他偶然看到那则广告之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邻居的讥笑,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他撒下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他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做来年的种子,然后再撒下去,再从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20年之后,他有了自己的收获,白金盏花种子。

  问题恰恰不出在这里,老人提供的种子,萨卡园艺所通过仪器检测,认为不是他们所要征求的白金盏花,而拒绝支付老人期望得到的那笔巨款。

  老人要为他付出的20多年的心血讨个说法,官司从镇上的司法所打到市法院,最后打到州法院,州法院的法官打算给老者最后一次陈述的机会,让老者描绘一下花的颜色。

  老者说,这种花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

  不是近乎白色是不是白色呢?

  如银如雪的白是不是白色呢?

  园艺所的辩护人说不是近乎白色不是白色!

  如银如雪的白不是白色!

  因为白色只有一个,那就是白色!

  在州法院,老者又输掉了官司。因为至此老者还没有明白,白颜色就是白颜色,它既不需要形象,自然也不需要概括。

  假如我们认为这件事不去形象一番不能说明问题的话,是不是有我们还不曾认识的距离存在其中呢?

  由此我们不能不说,老者虽然可以为培育一种花卉去追求20多年,但他却恰恰忘了他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蚌的胸襟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珍妮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颗珍珠是她母亲在她赴美求学时给她的。

  在她离家前,她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

  “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

  “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蚌的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母亲启发她道:蚌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尼布尔有一句有名的祈祷词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奔跑有益于健康

  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机智;否则,不管我们以什么方式赢得了人们的好感,我们都有在不知不觉中以同样方式失去这种好感的危险。

  ——歌德

  这件事发生在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统治时期。两个犹太人走在莫斯科的林荫道上。一个有居住证,另一个没有。突然,他们看见一个警察。

  没有居住证的犹太人对他的同伴说:“快——跑!你的奔跑会引起警察的注意,他会认为你没有居住证,就会去追你,这样我就可以趁机脱身了。你有居住证,即使他抓住了你,也不能把你怎样。”

  于是有证的犹太人就开始跑。警察发现了目标,箭一样地追了上去。不到几分钟,他逮住了那个奔跑的犹太人。

  “啊哈!你肯定没有证件。”警察幸灾乐祸地说。

  “没有证件!你凭什么判断我没有证件?”那个犹太人说,掏出证件递给警察。

  警察一下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既然你有证,你为什么还要跑呢?”

  “我必须经常做一点锻炼,这是我的医生对我的建议。”

  “那你也应该看见我在后面追你啊!”

  “看到了。只是我还以为你的医生也给了你同样的建议呢!”

  别让冰箱听见

  财富不属于占有它的人,而属于享用它的人。

  ——富兰克林

  天外来客的传说听得多了,但沃格向来不大相信这类传闻。可是,沃格倒相信在人类周围尽是大家自己制造的有灵性的东西,它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折磨人类,最后毁灭社会。

  两年前沃格拿到一笔600美元的保险收入。沃格和他的妻子坐在厨房餐桌旁商议怎样用这笔外快。沃格知道当时电冰箱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因为翌日它就闹起别扭来。

  修理员说他们必须换个新的了,价钱是600美元。

  不久后,税务局退给他们一笔税款,这笔钱足够他们去墨西哥度假了。

  “我有点事要告诉你,”沃格对妻子说,“跟你私下说吧。”

  “书房里可好?”妻子问道。

  沃格想起书房里有彩色电视机,便说:“不,那里不好,我们还是到外面去吧。”

  他们站在马路上,沃格给妻子看那张支票。他们激动地互相拥抱,竟没有觉察到天下起雨来了。

  沃格的车就停在能听得见他们说话的地方,但当时沃格没有注意到它。第二天早上沃格开车去火车站时,汽车吱吱地怪叫了起来。

  “引擎坏了。”修车工人说,“换个新的大概要花1000元。” 这次维修汽车的事故使沃格相信他没有偏财运。沃格查了他们的家用账,发现过去10年每有一笔“外快”,必然会跟着出现一笔数目相同的开销——换个热水炉或电视机或火炉。

  如今,沃格对家里的各种电气设备都格外警惕,从来不在它们面前提他们的意外收入。

  可是,如果沃格这篇稿子刊出而且收到了稿酬的话,那么沃格的电脑文字处理机一定会出毛病而需要更换新的。因为它必然会知道。

  恶魔约翰来了

  我们不得不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杰克来到刚刚开垦的美国西部某地区谋生。他在一个小酒吧当上了酒保,这个酒吧的主要顾客是附近的牛仔和农民。上班第一天,酒吧老板特别提醒杰克:“如果听到别人说‘恶魔约翰来了’,你就赶紧逃跑,因为这个约翰是方圆几百英里内最危险的通缉犯,连警察都拿他没有办法!”

  这天中午,酒吧外面一阵大乱:“约翰来了,恶魔约翰来了!”杰克当时正在洗手间里,等他提着裤子走出来时,酒吧里的客人早就跑得干干净净。只听见有人“砰”地一声踢开了前门,一条凶神恶煞的大汉气势汹汹地大步走进酒吧,把手枪往吧台上一拍,说道:“给我一杯墨西哥烈酒!”

  这时候杰克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只好战战兢兢地递给那大汉一杯墨西哥烈酒。那大汉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地砸在吧台上。

  “您……您要再来一杯吗?”杰克哆嗦着问。

  “见鬼,我没有时间!”大汉冲他吼道,“你不知道恶魔约翰就要来了吗?”

  化妆的最高境界

  为自己的行业而进行探索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无须在探索其他的幸福了。

  ——卡莱尔

  作家卡尔遇到了一位著名的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女人。

  对于生活在与自己完全不同领域的人,卡尔表现出了几分好奇,因为在他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才能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他忍不住问化妆师:“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逝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相匹配,能自然地表现出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化妆师见卡尔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这是非常高明的见解!——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卡尔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爱别人、自爱而自尊,这样的人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卡尔不住地点头。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卡尔深为自己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魔术师的报复

  假如你是一个穷人,应该用你的操守来维护你的名誉;假如你是一个富翁,应该用你的慈善来维护你的名誉。

  ——茹贝尔

  “现在,女士们,先生们,”魔术师说,“已经让你们看过的这个布袋完全是空的,我现在就要从它里面拿一碗金鱼出来。变!”

  整个剧场的人都说:“哦,多么不可思议!他是怎样做的呢?”

  但在前排座位上的“聪明人”对旁边的人压低嗓门说道:“他本来袖子里就藏着的。”

  人们恍然大悟,对着“聪明人”点头说道:“哦,当然。”全场的人都低声传道:“他本来袖子里就藏着的。”

  “我的下一套把戏,”魔术师说,“是著名的印度斯坦环。你们注意这些环是分开的,一击之下它们将全部连接起来。(哐啷,哐啷,哐啷)——变!”

  观众被这套把戏迷住了,直到听见“聪明人”悄悄说:“他肯定另有一套藏在袖子里。”

  每个人都再次点头说:“环本来就藏在袖子里。”

  魔术师眉头紧皱。

  “我现在准备,”他继续说,“为你们表演一套最有趣的把戏。我能从一顶帽子里拿出许多鸡蛋。哪位先生借顶帽子给我好吗?啊,谢谢。——变!”

  他从帽子里拿出17个蛋,观众认为他真是太神奇了,才35秒钟!

  “聪明人”沿着前排的长凳传道:“他把一只母鸡藏在袖子里。”很快所有的人都传遍了:“他把一只母鸡藏在袖子里。”

  蛋的把戏被破坏了。

  所有的演出继续像这样被破坏掉。根据“聪明人”的说法,魔术师肯定在他的袖子里藏着除了环、母鸡和鱼之外,还有几副扑克牌、一条面包、一只活兔、一枚五十分硬币,以及一张摇摆椅。

  魔术师的名誉扫地。在这晚闭幕之前,他做出最后的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他说,“最后我将献给你们一套最近发明的著名的日本魔术。请你,先生,”他转身对着“聪明人”继续说,“请你把你的金表给我好吗?”

  金表被交给他。

  “我是得到你的允许,把表投进研钵并捣成碎片的吧?”他客气地问道。

  “聪明人”微笑着点点头。

  魔术师把表丢进研钵中并从桌上抓起一个锤子。接着是一声猛烈的撞碎声。“他已把它藏进袖子里了。”“聪明人”小声说。

  “现在,先生,”魔术师继续道,“请你允许我拿你的手帕并在上面钻几个洞好吗?”

  “谢谢。你们看,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没有诡计,这些洞是明摆着的。”

  “聪明人”的脸依旧微笑着。

  “还有,先生,请你递你的大礼帽给我并允许我在它上面跳舞好吗?谢谢。”

  魔术师迅速踩了几脚,然后展示那顶压扁了的帽子,帽子皱得几乎不能认出来了。

  “请你现在,先生,摘下你的领带,并准许我用蜡烛来烧它好吗?谢谢你,先生。还有,请你让我用我的锤子为你砸碎你的眼镜好吗?谢谢。”

  到这时,“聪明人”的脸上浮现出迷惑不解的神色。“这下可难倒我了,”他低声说,“我一点也看不透它。”

  观众席中死一样沉寂。然后魔术师站起身来,盯着“聪明人”,他宣布: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看到我已经在这位先生的同意下砸碎他的手表,烧掉他的领带,打碎他的眼镜,踩烂他的帽子。如果他给我更进一步的许诺,在他的外衣上画绿色条纹,或把他的吊裤带打成结,我将很乐意为你们效劳。否则,演出到此结束。”

  乐曲从乐队中传出,幕布落下。观众们纷纷离开剧场,但他们绝对相信——有些把戏,无论如何,不是被藏在魔术师的袖子里的。

  那是你自己的事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巴兹尔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她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赖了一会儿暖被窝。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光,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那天当她匆忙中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到达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一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的上司说班车开走了,想搭他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一切后,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当时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是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尔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近乎用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庞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老司机给她说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也迟到过,那还是在公司创业阶段。“那天他一分钟也没有等我也不要听我的解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他说。

  她默默地记下了老司机的话,悄悄地拭去泪水,下了车。那天她走出出租车踏进公司大门的时候,上班的钟点正好敲响。她悄悄而有力地将自己的双手紧握在一起,心里第一次为自己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动,还有骄傲。

  从这一天开始,她长大了许多。

  你的脚边有钻石

  最大的机遇也许就在你身边。

  ——拿破仑?希尔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这么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

  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无奈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最后他只好告诉他:“您在很高很高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但他走啊走,始终没有找到要找的宝藏。他终于失望,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边投海死了。

  可是,这故事并没有结束。

  一天,买了阿利?哈费特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后院里有条小河。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沙中有块发着奇光的东西。他立即挖出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人家,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有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骗我。”老者不相信,“我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别看我有些唠唠叨叨,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

  于是,两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光泽的石头,而且以后又从这块土地里挖掘出许多钻石。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有名的钻石也是出自那里,净重达100克拉。

  女孩和牛奶罐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患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培根

  一个女孩在清晨拿着挤好的牛奶到街上去卖。

  在这之前女孩已经去街上卖过很多次牛奶了,所以对于街上的路线、市场的地点,以及如何卖个好价钱都相当清楚。她和以往一样,把牛奶罐顶在头上,走在通往市街的路上。

  天空晴朗,凉风轻柔地吹拂着面颊,女孩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她的心早就飞到了繁华热闹的大街上,满脑子想的都是卖完牛奶后的打算。那时候,她的手上会有一笔钱,往常她总会在卖完牛奶后到市场上买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这是女孩私下最大的乐趣。

  一想到那些形状特别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点,还有色彩鲜亮的布料,女孩就开心无比。她想像着在市场上闲逛的轻松自在,心里快活极了,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乡村里的伙伴们无法享受到的。

  “对了,甜点铺的隔壁卖有漂亮的围巾。今天去那里瞧一瞧,或许会找到花色美妙的围巾。围上那条围巾到街上的广场走一走,别人肯定认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或者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也许会有人跟我搭讪,那时候该怎么办?如果那个人长得不怎么样,我就只报以浅浅的微笑,直接拒绝。如果那个人很英俊,家世看来也不错,我要怎么办呢?如果那个人问我要不要参加今天晚上的舞会,还伸出手来邀请,我又怎么办呢?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隔一点时间,然后才嫣然一笑,给予答复。我必须做出千金小姐的模样,稍微屈膝,点头致意才行……”

  想到这里,好像就有一个绅士站在她的面前邀请她跳舞似的,女孩稍稍屈膝,伸出一只手,垂下眼睛致意。这下子糟了,头上的牛奶罐掉到地上摔破了。

  情网泄密

  在我们所有的感情中,最令人迷惑与神魂颠倒的,就是爱情与嫉妒。

  ——卢梭

  1985年,西德政府曾披露,近几年抓获的316名间谍里,为数最多的是以性取胜。仅仅在联邦政府里,就有10多名女秘书被拉下水。波恩有关部门在街头贴出了广告画,告诫人们:“当英俊的小伙子向你微笑时一定要当心,这可能会使你因间谍罪入狱!”联邦政府各部门都贴着如下的布告:“警惕暗中的唐璜般好色之徒,甜言蜜语能撬开保险柜!”

  隆诺?海因兹百无聊赖地呆在公寓里,不知做什么好。这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姑娘们都出去约会游玩去了,而这时任西德外交部秘书的35岁老处女却早已没有男子的垂青了。正当海因兹寂寞难耐的时候,门铃响了。她打开门,吃了一惊:门口站着一个仪表堂堂、风度潇洒的男子,他手里捧着一束鲜艳的玫瑰花,脸上却有一种忐忑不安的神情。

  “您好,格特弗里德小姐,”他看到梅因兹迷惑不解的样子,有些窘迫地说:“难道您不是格特弗里德小姐吗?那我一定是弄错了,看来我上了一个玩笑的当了。”陌生男子忙把手里的玫瑰花递过来:“太抱歉了,请原谅我的失礼,把这些玫瑰收下吧!”

  海因兹小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她那刻板的生活始终被每天大量的机密文件所占据,她好奇地问:“您来这儿找谁?”

  男子温文尔雅地递过一张名片:“我叫谢特林,怎么说呢?说来话长……”海因兹对他顿生好感,于是她微笑着请他进屋,喝一杯咖啡。

  两个人坐下,谢特林详细讲了他来这里的经过。他是一个电影摄影师,工作使他一直漂泊不定,因此现在虽年过40,仍然孤身一人。“前不久,我给报纸上的‘寂寞的心’写信,后来收到一个女人的回信,她寄给我照片和一个地址,我就按这个地址找到您这。谁料到,原来这是一个玩笑。唉,不知是什么人在戏弄我这个不幸的人。”

  两个孤独的中年男女由于浪漫的误会相遇,感到格外亲切,他们畅快地谈了起来。两个人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这种倾诉心怀的渴望了,都感到好像彼此早就非常熟悉,好像自己长期以来期待的就是对方。接下来,他们一起看电影、听音乐、吃饭,一起在温馨的夜风中漫步于莱茵河畔。谢特林对海因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很快,两个人宣布结婚,成就百年之好。

  这时,谢特林开始要求海因兹把外交部的机密文件拿回家里:被迟来的爱情弄得痴迷如醉的海因兹想尽办法满足丈夫的要求。她特地做了一个特殊的手提包,里面有一个夹层,每天上班时带上它,把文件偷偷放在里边,中午带回家,下午上班时再把文件放回去。这样整整6年,共为谢特林带回了3千多份秘密文件,其中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法拉克斯”和“法拉克斯66”两次军事演习的详细情况,而这两次演习是为了检验西德武装力量的战斗准备情况和北约防御准备情况的。文件中还有1963年在加拿大举行的一次北约重要会议的备忘录,有西德为对付苏联情报活动而部署的每一个反间谍计划的材料。

  上帝没有光环

  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

  ——歌德

  1961年4月12日,当加加林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按下“25”那个神秘密码以后,东方1号飞船降至七百米高空,随之,加加林跳伞平安地落回了地球。这个25岁的矮个儿上尉,代表人类圆满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

  几分钟后,消息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电台、报纸竞相报道这位一夜升空的超级明星。接着,他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了一起,与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握手、交谈,与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小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至少校。接着,他成了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学子,然后又进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连他的微笑也有了传奇色彩,向后梳的头发也成了迷人的时尚。他走到哪里,都有人硬要与他交朋友;无论到哪里,都有盛宴款待。

  以前,他认为赫鲁晓夫简直是神;到这时候,他发现是神的还有他,尤里?加加林!

  于是,他常常无视法规,驾着国家赠送给他的伏尔加小轿车在街道上飞奔,甚至因为喜欢上了一位护士,而不顾影响地从大楼窗口飞身跳下。

  有一天,他又闯红灯了,这一回他的伏尔加撞翻了另一辆汽车,两辆车毁得不成样子,幸好他和另一位司机都只受了点轻伤。赶到出事地点的警察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加加林,连忙举手行礼,冲着他笑,并当即保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在一旁,那位受害的退休长者虽然受了伤,但见面前立着的是加加林,也赔起了笑脸。随后,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准备将全部责任记在老人身上。

  加加林坐上了车子,但老人的苦笑和伤势在他的脑海中已驱赶不去,让他无法不想的是:原来,英雄也有致命的缺陷,也会让执法者颠倒黑白,深爱也可能让一位退休长者违心顶罪。这一刻,加加林的淳朴本性复苏了,他让司机迅速开回出事地点,在警察和老人面前诚恳地认错,帮助老人修好了汽车,并承担了全部费用。

  心中的枷锁

  人与人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彼此间可以不保留任何秘密。

  ——克罗克

  星期日的那一天,大卫的儿子与同学去玩,大卫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大卫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儿子的抽屉,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日记本。

  儿子的日记本第一页上写道:“自打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的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地写那永远做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特别地痛苦,我多么想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去轻松地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大卫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儿子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并没有把大卫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

  大卫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见大卫的态度如此坚定,儿子什么也没说,就满脸不悦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大卫又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大卫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锁,顿时,大卫的大脑一片空白,大卫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儿子回到家后,大卫鼓足勇气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

  儿子沉思片刻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对大卫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大卫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大卫,又鬼使神差般地欲看儿子的日记,大卫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大卫说:“老爸,你是不是很失落?”

  “这话怎讲?”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大卫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勇敢的水手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但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杰克问。

  “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

  “他死在海里。”水手回答。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你的哥哥——?”

  “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杰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

  “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杰克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智慧的痛苦

  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

  ——纪伯伦

  安德莱耶维奇手拿报纸,坐在沙发上打盹儿。突然,有人急促地敲窗,这位安德莱耶维奇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住在八楼,而且他这套房间是没有阳台的。起初,他只当是自己的幻觉。但是,敲窗声再次传来。陡然,窗户自动打开,窗台上显现出一个男子的身影,这人穿着长长的白衬衫。

  安德莱耶维奇惊恐地暗想:“是个梦游病患者吧,他要把我怎么样?”只见那男子从窗台跳到地板上,背后有两个翅膀摆动了一下。接着,他走到沙发跟前,很随意地挨着安德莱耶维奇坐下,说:“深夜来访,请您原谅。不过,这是我的工作。有人说,我们天使逍遥自在,终日吃喝玩乐,其实那是胡言乱语。实际上,他对我任意欺压,刻薄着呢。”

  安德莱耶维奇一下子没弄懂,问:“这个‘他’是谁呀?”天使压低声音回答:“我告诉你吧,是上帝!”

  “哦,明白了,明白了。那么,上帝或者您,找我有事儿吗?”天使说:“您要知道,我是奉他的命令来找您的。我负责分配上帝所赐的东西,也就是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分配到智慧,或多或少罢了。可是昨天我查明,我一时疏忽,您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就是说,我忘了分配智慧给您。”

  安德莱耶维奇怒气冲冲,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什么,什么?您怎么能够如此粗心大意!快把我应有的一份交给我!别人的我管不着,可我的一份,劳驾,快交给我吧。哼,难道我低人一等?”

  天使安慰他:“我正是为此而来。我完全承认自己的过错。我尽力弥补,为您效劳。我给您送来的,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大智大慧!”

  天使从怀里取出一只小塑料袋,里面五颜六色,流光溢彩。安德莱耶维奇接过小塑料袋,藏进床头柜的抽屉里,转身说:“谢谢您想起了我!要不然,我就会这么一点智慧也没有、傻头傻脑地混一辈子啦!”

  “如今全安排好啦!我真为您高兴!现在,您将享受到苦苦怀疑的幸福!” “什么,什么?怎样的怀疑?”

  “苦苦的怀疑。”

  “这是为什么?非苦不可吗?”

  “那当然。此外,您还将猛猛地摔跤,飞速地升迁!”安德莱耶维奇没听清楚:“飞速地升迁?那好哇,还有什么?”

  “猛猛地摔跤!”安德莱耶维奇警觉起来:“唔,那么,还会怎么样?”

  “您还会由于暂时不被理解的孤立而感到一种崇高的自豪。”

  “暂时不被理解?您不骗人?的确是暂时的吗?”

  “当然,暂时的!不过,这段时间可能比您的一生还长得多,但是您将经常具有一种创造的冲动!”安德莱耶维奇皱眉蹙额地说:“创造的冲动?还有什么?您全爽爽快快说出来吧,别折磨人了。”

  “哦,还多着呢。也许,甚至要为所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死而无憾!”

  “一定得……得死吗?”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获得人们敬仰的、万世流芳的伟大幸福。”

  安德莱耶维奇沉默片刻,使劲地握握天使的手,说:“喔,好吧,谢谢您,感谢之至!”等天使飞出窗户,安德莱耶维奇就从抽屉里取出小塑料袋,准备丢进垃圾通道。

  转念一想,又下了楼,走进院子,找了个阴暗角落,把一塑料袋大智大慧深深地埋入土中。

  难忘的一课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布雷迪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有一半已经忘掉了,但他第一次跟导师到医院病房去时所得到的教训,却仍像灯塔般指导着他。

  在医院的头两年,他们挨过了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所有其他看来无关的科学课程。终于,不用再浪费时间在那些临床前期学科上,可以去看看真正的病人了。布雷迪以及其他的五个学生紧张地站在内科病房里。

  他们站在第一个病人的床尾,个个穿着挺括的白袍,口袋里插满了各类手册和医疗器具,但就是没有听诊器。导师要他们把听诊器留在护士室里。

  他们的导师是内科的专科住院医生,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这位是沃特金斯先生,”他说,“我们已预先向他说清楚你们今天会来,他并不介意你们骚扰他。你们可以试试听他的心脏,不用焦急,慢慢听好了。他患的是二尖瓣狭窄症。这是个很典型的病例,你们以后未必有机会再见得到同样的病例。” 布雷迪明白,只要是学过二尖狭窄病理论的人,都知道患者其中一个心瓣的口会变得狭窄。尽管学生们从来没有真正听过心脏的声音,但都能说出即将听到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先是响亮的心搏声,即瓣膜打开时的扑通一声,然后是这种病特有的两声杂音。

  导师把自己的听诊器递给他们。“不要急”,他对学生们说,“用心听。沃特金斯先生瓣膜打开时那‘扑通’一声是特别响的。”

  学生们轮流用听诊器认真地听。他们神情专注,不时点头。“噢,有了,听到了。”个个都这样说。人人一听到那些心跳时,就面露喜色,内心感谢导师对他们解释得那么清楚。

  上完这堂课,他们回到护士室,坐了下来。“大家都明白了吗?”导师问。所有人都点头,导师二话没说,就把听诊器的螺丝慢慢旋出来。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钳子,把他事先塞在听诊器管子里的大团棉花拉了出来。原来听诊器是失效的,根本不可能听到声音。谁也不可能听到心跳声,更不用说瓣膜打开时的扑通声。

  “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他说:“如果你们没听到,就说没听到。如果你们没听懂人家的话,就老实告诉他们。假装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可以欺骗你们的同事,但是对你自己,或你们的病人,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咖啡馆里的教训

  什么都不拒绝的人很快会变得没有什么可以拒绝了。

  ——马休尔

  赛西莉上大学一年级时,每月只有5英镑做生活费,这本该够用了,可是她却时常感到拮据。有时同学邀请她参加聚会,她只好说“行”,即使那意味着第二天她的午饭没有着落,也很难说“不”。

  这天上午,她的姨妈邀请她陪她去“某处吃午饭”。实际上,此时的赛西莉只有20先令了,还得维持到月底呢,可是她觉得自己“无法拒绝”!

  赛西莉知道一家合适的小咖啡馆,在那儿可以一人花3先令吃顿午饭。那样的话,她就可以剩下14先令用到月底了。

  “哎,”姨妈说,“我们上哪儿去呢?午饭我从来都吃得不多,一份就够了。咱们去一处好点儿的地方吧。”

  赛西莉领着她朝那家小咖啡馆的方向走去,突然她姨妈指着街对面的那家“典雅咖啡厅”说:“那儿不是挺好吗?那家咖啡厅看上去不错。”

  “嗯,好吧,如果比起我们要去的地方您更喜欢的话。”赛西莉这样说了,她可不能说:“亲爱的姨妈,我的钱不够,不能带您去那豪华的地方,那儿太贵了,花钱很多的。”因为她在想:“或许买一份菜的钱还是够的。”

  侍者拿来了菜单,她姨妈看了一遍后说:“吃这份好吗?”

  那是一道法式烹饪的鸡肉,是菜单上最贵的:7先令。赛西莉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只需要3先令。这样,她用到月底的钱就还剩下10先令,不,9先令,因为她还得给侍者一先令呢。

  “这位女士,您还想要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俄式鱼子酱。”“鱼子酱!”她姨妈叫道:“啊!对——那种俄国进口的鱼子,棒极了!我可以要一些吗?”

  赛西莉不好说“哦,您不能,那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只有5先令了。”于是,她要了一大份鱼子酱,还有一杯酒以及那份鸡肉。她只剩下4先令了,4先令够买一周的奶油面包。可是,她刚吃完鸡肉,又看见一个侍者端着奶油蛋糕走过。“嘿!”她说,“那些蛋糕看上去非常好吃,我不能不吃!就吃一个小的。”

  只剩3先令了。

  这时侍者又端来一些水果,她肯定该吃一些。当然,还得喝些咖啡,尤其是她们在吃了这么好的午饭之后。没有啦!甚至准备给侍者的一先令也没有了。

  账单拿来了:20先令。赛西莉在盘里放了20先令,没有侍者的小费。她姨妈看了看钱,又看了看赛西莉。

  “那是你全部的钱?”她问。

  “是的,姨妈。”

  “你全用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饭,真是太好了——可是太傻了。”

  “啊不,姨妈。”

  “你在大学学语言吗?”

  “对。”

  “在所有的语言当中,哪个字最难念?”

  “我不知道。”

  “就是‘不’这个字。随着你长大成人,你得学会说‘不’——即使是对非常亲近的人。我早就知道你没有足够的钱上这家餐馆,可是我想让你得个教训,所以我不停地点最贵的东西,并且注意着你的表情——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给了赛西莉5英镑作礼物。

  “天啊!”她说,“这顿午餐差点撑死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饭只是一杯牛奶。”

  有压力才能激发潜力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

  每年10月底时,欧美国家的人都要过万圣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购买大南瓜、糖果和各种调皮或恐怖的服饰穿在身上。万圣节的晚上,小孩子纷纷扮成各种精灵鬼怪,挨门逐户地去要糖果吃;大人们则喜欢开派对来庆祝。

  一个万圣节的晚上,有个人在参加过派对以后,独自醉醺醺地往家走,不知不觉便走进了一个坟场。那里有一个新挖的墓坑,虽然很深,但还没有安放棺木。那人蹒跚着一路直行,一不小心就跌进了墓坑里。

  “咦!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地上忽然有个大洞呢?”这个人感到十分奇怪。他想尝试着跳出去,可是因为墓坑很深,他试了多次都没能成功。

  “真倒霉!”经过多次尝试后,这个人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就索性蹲在里面等到天亮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听见“哎呀!”一声,原来又有一个酒鬼掉了下来。这个酒鬼为了赶时间,便刻意取道坟场回家,不小心也跌进了那个空墓坑。

  “是哪个该死的家伙挖了这样一个又深又大的墓坑!”第二个酒鬼自言自语地说。

  “你也来了呀!”一个阴森森的声音说。

  “哇!我撞见鬼了!”第二个酒鬼万万没有想到这里会有人,真的以为自己碰到鬼了。于是,他马上用尽全身力气一跳,竟然真的跃到了地面,头也不回地跑了。

  “咦?怎么这个人一跳就成功了?”于是,先掉下来的酒鬼又试着跳了几次,可是仍然没法上去。因此他梦呓般地说:“大概他是一流的跳高选手吧!”然后,他便又沉沉地睡去了。

  两个酒鬼,为什么第二个人跌到墓坑后能一跳就上去,而第一个却怎么试也无法成功?因为第二个酒鬼知道自己跌进了一个空墓坑,又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便认为自己遇到鬼了,他的心里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他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所以一下子就跳出了深坑。

  一碗汤和一盘面条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美丽的小姐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记取面包了。

  她起身取回面包,又重返回餐桌。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着自己的那碗汤。

  “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美丽的小姐气呼呼地想,“可是,也许他太穷了,太饿了。我还是一声不吭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人把汤全喝了。”

  于是美丽的小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黑人同桌,面对面地坐下,拿起了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同喝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两个人互相看看,都默默无语。

  这时,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大盘面条,放在她面前,面条上插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站起身,准备离去。“再见!”美丽的小姐友好地说。“再见!”黑人热情地回答。他显得特别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自认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位穷困而又美丽的小姐。黑人走后,美丽的小姐这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饭桌上,放着一碗无人喝的汤,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打破你心中的冰点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美国赛利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花了二十多年,找了一万多人做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

  作为一家铁路公司的调车人员,尼克工作的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任,不过他有一个缺点: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所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一不小心竟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冰柜车里面。

  尼克在冰柜车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然而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终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颓然地坐在车里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冰柜里的温度只有华氏零度,如果再下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赫然发现尼克倒在车里。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然而为时已晚,尼克的身体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但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柜里的温度一直都是华氏61度,而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但尼克竟然给“冻”死了!

  海水都是咸的

  每一个研究人类灾难史的人可以确信:世间大部分不幸都来自无知。

  ——爱尔维修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九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八个生存的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地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人们化验这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八名船员被渴死了。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

  拾瓶记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莫利

  贝莉小的时候,妈妈成天在外头干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贝莉与兄弟姐妹由奶奶带着。由于家里穷,零花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贝莉几个孩子不得不自个儿想法子去挣。

  那时贝莉只有5岁,不能跟姐姐一样给人家当保姆,也无法像哥哥那样,周末到农场给人家打下手。贝莉惟一能胜任的挣钱方式就是收集汽水瓶:到户外的水沟或路边草丛中捡人家扔掉的空饮料瓶子。一个废瓶子能换回一枚闪闪发光的5分硬币。

  那年秋天,哥哥姐姐们都返回学校念书去了,只留下贝莉一个人独享自由自在的快乐。再过一年,贝莉也要被关进学校,她想,何不趁机发一笔小财呢?

  每周有3天的时间,奶奶给麦金太尔先生照看便利店。贝莉与兄弟姐妹有一半的时光是在那儿度过的。小店有很多好吃的,尤其是柜台后那待售的一瓶瓶糖果:甘草棒棒糖、薄荷糖,以及太妃糖等等。但贝莉得用现金去买这些好吃的。于是,在获得奶奶的同意后,贝莉开始到处搜罗废弃的饮料瓶。

  捡瓶子的地方主要是离店不远的田野、台阶等场所。贝莉经常像老鹰一样盯着在地里干活的雇工,看着他们喝完最后一口汽水,忙不迭地跑过去捡回来,如获至宝。由于贝莉长时间四处找瓶子,很快就挣够了买一小包糖果的钱。贝莉天天乐此不疲地到处搜寻,回头再把瓶子卖给奶奶,很快贝莉就成了奶奶的固定客户。

  有一天,贝莉照例出去捡瓶子,刚好转到了那家便利店的后面。贝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里散落着一地的空瓶子。贝莉赶紧把这些宝物如数装入自己的小推车,然后拉到店的前面。奶奶见了也笑逐颜开,不停地夸自己的小孙女肯吃苦,会做事。

  第二天,贝莉再次来到相同的地点——又有一堆汽水瓶子躺在那儿,足有两打!哈哈,贝莉发现了聚宝盆,以后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瞧着人家喝汽水了。

  接下来的一天,贝莉又来到那个神奇的所在,还是有更多的瓶子。如法炮制,装入小车后,直接到店前面,只等着奶奶来收购。

  这时,一辆卡车开到了店后面。麦金太尔先生走了出来。他礼貌地朝贝莉点了点头,然后问奶奶:“在哪儿呢?我得把你提到的那些瓶子都装上。”

  “在后头,”奶奶回答,又加了句,“至少有8打,是我孙女在村子局围一个一个捡来的。”

  瞧着小推车中的瓶瓶罐罐,贝莉立即明白了一切:原来,自己正反复地把同一些瓶子卖给奶奶!

  当时贝莉怕极了,害怕奶奶因此而丢掉饭碗。没了她的收入,贝莉全家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但贝莉知道自己必须硬着头皮向麦金太尔先生坦白,哪怕他们把自己关起来。

  贝莉大气不敢出,推着那些瓶子走到麦金太尔先生面前。贝莉把所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渐渐地,贝莉开始流眼泪,一丝微笑也浮现在麦金太尔先生的脸上。随后他开始哈哈大笑,贝莉如释重负,意识到奶奶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后来,麦金太尔先生专门搭了个用来放空瓶子的小棚屋,以免其他的小冒险家重蹈贝莉的覆辙。每到周日,贝莉就帮他把空瓶子装上车。作为报酬,在劳动结束后,他会给贝莉一瓶汽水。

  那年剩下的日子,贝莉还像以前一样,在田间水沟、偏僻小路上,或是挨家挨户地找瓶子。活儿很苦很累,但在店里的柜台上数着丁当作响的硬币时,心头甭提有多舒畅了。真的,贝莉认为再也没有比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而挣来的汽水更甜美的东西了。

继续阅读:后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低调做人的哲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