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位身材微臃肿的贵人穿着朴素。簪着妇人发。头上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是简简单单的用一枚簪子盘了起来。那人脸上画着朴素的妆,却仍旧风韵犹存。即使略使粉黛,却也算是美人胚子。不愧是深宫里的女人。
看样子,她似乎是十分信佛,不然手上怎么会一直拿着一串佛珠。她的双腿跪在软垫上,双手合十,对着面前的佛像,口中念念有词,很是虔诚的诵经。很是许是因为时间过久的原因,那人的身上还留有淡淡的香烛味。
“太后!”一个宫女模样的女人喊到。虽然岁数相仿。但是两人的模样却是天差地别。那人的脸上以渐渐显露出岁月的痕迹,那几条淡淡的皱纹。将她的年龄暴露出来。
那人被念到太后的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又瞑了瞑眼睛,对着佛虔诚的拜了拜。那人也不着急,看了那位太后以后,就自觉的退了下去。
眼前的女人就是太后,苏云的亲生母亲。苏荷的妻子。几十年前,墨阳夺得了这天下,作为他的好兄弟,苏荷自然也是平步青云。那个墨阳的老相好月尧也是常常请自己去皇宫里磕磕唠,聊聊家常什么的。
自己的夫君苏荷也还在世。那时候,自己也怀了孩子。孩子出生以后,他的父亲苏何就给他取名苏云,意思为“守得云开见月明”就是想告诉自己的孩子能学会隐忍与坚持。就这样一天一天的。一家几口日子过得也还算美满。
不过,有一天,苏何却中毒身亡了,她那时哭的别说有多伤心了。没过几天,自己的好姐妹月尧也归西了。无奈,苏云还小,这一家老小都得伺候。那时候的日子还算难过。
不过好在还有墨阳,那时候,没过几天,墨阳就将他们一家老小接到宫里享福了。还认苏云为干儿子,再过几年,墨阳撒手人寰,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将皇位传给了苏云。
那时候,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成为那天子。九五至尊。苏云登基那天,她都还半信半疑的。自己的儿子很出色。也算是一个好皇帝,自己也是引以为傲的。有个皇帝儿子,出息。
苏云对自家母亲也算是孝顺。虽然每天忙于处理公务,但是隔三差五,就对自己嘘寒问暖的。这让太后很满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苏云登基的那一天,她也被奉为太后。
尽管他不是墨阳的女人,却有一样尊贵的身份。不过这个好儿子做了一件最让太后生气的一件事。就是他喜欢上了阿娇。阿娇是齐存重的妹妹。
而齐存重是谁,那是前朝的亲王。而齐存重可是他们的敌人。至少她自个儿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孩子不学好,偏偏喜欢敌人的妹妹。而这个阿娇,从她进宫一来,在太后面前就不讨喜。
在太后眼里,她就是个粗鄙的乡村丫头,不懂礼仪。整天疯疯癫癫的。而早年的阿娇又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也仗着年少轻狂,太后给她几个教训。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也狠狠的回击了。这在太后眼里的形象可就差了不少。偏偏那时的阿娇毫不在乎。
一心只想靠近苏云,完成哥哥交给他的任务。太后不知道阿娇是齐存重派来的奸细,不然老早就给她实施宫刑,让她真真正正尝尝这深宫别院里女人的厉害。
虽然自己不是墨阳的妃子去,但是这宫里女人的厉害,她可是略有耳闻,也见识过。可是阿娇不知道。不过,太后对她的不满意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小事情。当初自己的儿子愿意为了她去邻国抢亲这件事,但是可是传的沸沸扬扬。
她就算在怎么清心寡欲。可到底还是一名母亲,这些事情一旦关系到自家儿子。她就坐不住了。
离开了这经常待的庙。重出江湖。偏偏自家儿子还真的去抢了回来。看到苏云怀里躺着的阿娇,手上那血流不止,太后就气愤说自家儿子的莽撞与愚昧。
为了一个女人至于吗!而苏云的回答却是她值!一下子将太后气的半死。自家儿子这是要老婆不要命了。值得他儿子一条命吗?他儿子是谁?皇帝诶!她阿娇算是什么东西!
不过,看儿子需要抢亲,想必这阿娇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而且,这阿娇不信佛,从来没有进过佛堂一次。这太后就不乐意了。是啥意思?
刚开始,就指指点点,整天挑阿娇的错处。这个阿娇也算有手段,居然爬上了皇后的宝座。看他勾的自家儿子五迷三道的,连他老娘都忘了。
原先,两三天还能见上自己儿子一面,磕磕唠,聊聊家常什么的。至少,他老也不算太孤单。毕竟,他也知道自家儿子忙,能来见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也不能求她儿子天天来吧,他是皇上,心系百姓,是百姓的依靠。见他,孰轻孰重,她太后还是知道分寸的。可是,可是。这个阿娇来了以后。自家儿子就更冷落自己。
本来还能见上几面,不过因为阿娇的存在,苏云来她母亲这的次数那是越来越少。甚至一个月都不来。有些人借机添油加醋,在太后面前诋毁阿娇。
说是阿娇不让皇上来的。这抢了儿子对母亲的爱,太后自然是生气。这个阿娇不愧是狐狸精。太后就更加讨厌自家这个儿媳妇了。不懂的尊老爱幼,也不懂的长辈有序。自私自利,就知道自己一个人好。。
反正总得来说,太后就是讨厌阿娇,一向讨厌那些爱装的人。可是太后哪知道那就是阿娇的真性情。太后讨厌她的矫情,装什么林黛玉,装什么冰美人。装什么装!
她太后就不信了,这阿娇有这么体弱吗?三天两头就生病,还得自家儿子三天两头往他那跑。就是故意的。太后自然是刚刚那宫女要跟自己说些什么!还不是自己那儿媳妇的事。但是这拜佛才是比较重要的。
但是太后忘了,这拜佛讲究心平气和,虔心。但是,哪能唉!太后提到自家儿媳妇就气啊!哪有这样的儿媳妇,简直是他儿子倒了八辈子霉,脑子被门夹了,才会喜欢阿娇这样的女人,一定是,一定是。
当初她阿娇还没有名分的时候,太后就百般嫌弃额。认为自家儿子就算要册封,最大也就赐个嫔妃。贵妃什么的,她阿娇根本不配好吗!不过,她儿子却是故意跟他斗气似的。一来,就赐个皇后。
皇后是什么位置。一国之母诶,比皇上还要低的位置。如果把皇上比做是天,那皇后就是地。皇后的宝座可是女人里最高的荣耀诶,多少女人争破头皮想要坐上的位子,凭什么就给了她阿娇。
太后这么一想,心也就乱了。心中聒噪,甚至闻着那空气中弥漫的烛香味,也觉得刺鼻,想要逃避。那可是伴了他几十年的烛香味。能如此想,就知道太后有多烦了。
她是没有过多的去找阿娇的麻烦,那是碍于她的身份。她是皇后,皇上亲自册封的人。她太后再怎么讨厌,总不至于当着天下人的面说阿娇的不是,挑她的错。那不就证明她对自己儿子的不满意。
连带着他儿子也会找人说的。这表面功夫,她作为太后,皇上的母亲,也得做一下,粉饰粉饰太平吧!就算自己在怎么嫌弃,再怎么讨厌,也不能那么明显是吧!
他们可是皇室贵族,这一丢脸可是丢到天下人那里。天下人要说的话,可是连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的。更何况还是千夫所指。她就算再不爱惜羽毛,也得顾及顾及自家儿子。这丢她的脸是小,但是不能丢自家儿子的脸。
但是,太后也没有因此就讨厌阿娇的。她还是嫌弃。还是讨厌。要不是不想见到阿娇那张妖媚的脸,她又怎么会蜗居在这庙宇,多日深居简出。还不就是因为自己嫌弃她。
因为不想见到她,阿娇连请安都不必了。表面上这是太后对自家儿媳好,顾及她的身体状况。
可是这真正的原因,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吧!可是,这不代表自己就不理后宫事务,隐居山林了。自家儿媳做了什么,她太后多多少少都知道。
表面上还算满意,但是也没少在自己的姐妹们面前数落阿娇的不是。对阿娇的所作所为还是颇有微词的。但是地位改不了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里的形象。
尽管阿娇已经贵至皇后,但是还是招太后的嫌。明眼人多多少少也是知道皇后不讨太后喜欢。所以也常常在太后面前说说阿娇。就算没有直接说出口。但是什么意思,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