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知秋,叶流萤等人的带领下,村庄农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叶知秋他们欣慰于此时村庄的美好,畅想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时候,却不知道现在幸福的田园生活,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与此同时,外界。
靠近村庄的一座县城里,其县令站在书案前,正准备练字。刚刚起笔,就被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手一抖,便在白色的宣纸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墨点。
县令拿起宣纸,看着这个墨点,叹了口气,“哎,浪费了一张上好的宣纸。”想着眼不看为净,于是将宣纸揉成一团,扔在书案上。也不知道是谁这么不懂事,此时来他府上大声喧哗。
县令捋了捋他那细长的胡须,问道:“外者何人?何故大声喧哗?”
“启禀大人,属下何光,属下刚刚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于是马上上门拜访,想要禀告大人这个消息。”外面的人仿佛是得知了什么重大的消息,回答的声音显示出了主人此时着急却又兴奋的状态。
“进来吧。”县令吩咐道。何光是县衙的捕头,一向是个冷静踏实的人。能让何光的感情如此外露,并且在这个时候上门禀告的事情,一定不是什么小事。
“是。”何光推门进入县令的书房。
“说说吧,是什么重要的消息能让你何光一改平日的冷静,这么着急地想要向本官禀告呢。”县令坐在椅子上,端起放在书案一旁的茶杯,揭开茶盖,轻轻地啜了一口。
何光环顾四周,见书房内确实没有其他人奴仆,上前拱手,说到:“启禀大人,属下刚刚得知,在县城周围,有一个村庄,号称‘桃花源’。据说他们村庄新来了四个人,两男两女。教了他们村庄的农户一种全新的耕种方式,闻所未闻,不仅比起之前的耕作方式更加简单,更是让他们的产粮翻了一番。您想,一个小村庄的农户能有多少人?我们如果得到了这个耕作方式,那岂不是……”
何光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他知道县令一定明白得到这个耕作方式的有益之处。
“这个消息可是真的?”县令吃了一惊,放下手中的茶杯,暗暗推算着如果他属下的县城产粮翻一番的粮食总量,以及能够创造的新局面。何光拱手,说:“属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点欺瞒大人之意。”
“哒,哒,哒……”县令的手指不断地敲击着书案,清脆的声音在书房里回荡,环绕在两人之间。
一时间,书房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何光忍不住出声:“大人为何不出声?”
县令停下手上的动作,轻声地说:“这件事得从长计议啊。”
“属下不明白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何光不懂,为何要从长计议,难道不是只要找到这个地方,就可以得到这个耕作方式了吗?区区一个小村庄,有什么可计议的?
“你不明白,本官就给你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县令虽然官位不高,但是也懂得所谓的官场规矩。“其一,这个村庄的位置不明确。虽然有人透露,但在我们确定真假之前,我们不能行动,以免打草惊蛇。其二,这个耕作方式这么好,必然会吸引到其他人。如果我们的动作太大,我们就会变成众矢之的。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官可不希望耕作方式没到手,就被其他人半路暗算。”县令言尽于此,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何光听后若有所思,但又不甘心让别人白白得到这个机会,问道:“属下明白了。那我们,难道要把这个机会,拱手相让给他人?”
“当然不是。本官的意思是,既然我们没有能力,那我们就用点手段透下口风给那些有能力的官员。”县令嘴角带笑,吐出的却是个奸诈的计划。“至于这些有能力的官员如何处理,是私吞还是上报,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可是大人,我们明明可以自己去找,这样一来,不是能得到更好的赏赐吗?难道大人您不想因此事加官进爵吗?”何光不解。
县令看了一眼何光,摇摇头道:“这个事情我们自己独吞是吞不下的,说不定还会被这个‘馅饼’噎死。但若是那些官位高权力大的大人们知道了,必定选择会先下手为强,派遣各路人马前来寻找这个所谓‘桃花源’的。”
县令停了一下,继续说:“等到事成之后,这些大官得到了这个耕作方法,自然是会上报给圣上的,圣上知道了难道会不推广到全国吗?这样一来,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也能得到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不正是坐收渔翁之利吗?”
“那要是,他们不向圣上禀告,而是私吞呢?”何光还是想不通,继续询问县令的意思。
县令笑了笑,说:“何光你怎么这么老实啊。你想想,他们就是想私吞,私吞的了嘛?找到了的官员自己不上报圣上,难道别人就不会上报了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给几个大官透露一下这个情况。”
何光拱手,称赞道:“大人果然不愧为大人,想得真是透彻。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县令摸着胡须,道:“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找一些人去各大城市的茶楼,勾栏院这些转播消息最快的地方谈论一下‘桃花源’这个地方有多神奇,务必引起当地的热议,让他们自己去查探真假,寻找‘桃花源’。人多嘴杂,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何光,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不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是,大人,属下领命。”何光接下了这个‘简单’的传播信息的任务。
第二天一早,何光便去找人去各个大城市传播消息了。
然后,这股‘桃花源’的热风,便刮进了各大州县。
扬州城内,茶楼里说书人说起了这件事情:“话说这有个地方,有个小村庄,号称‘桃花源’,这是为什么呢?是这样的。这里原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并不为人知。但是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是有一天,有四个人突然到了这个村子里,教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耕种方法。然后啊你们猜怎么了?”说书人故意停顿了一下,故作高深地等待听众的讨论。
“怎么了啊?”下面的听众果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我猜是,他们的耕种方式变得更简单了。”
“咳,你这不是废话嘛,人都说了,这是全新的简单高效的耕种方式了。”
“诶,就我一人觉得,这四个人能找到这里,是有人指导的吗?”
“不会吧,谁故意去那些深山老林教人劳作啊?”
“哎,你们说这会不会是某个大官的阴谋啊?”
“不会吧,你们是不是想太多了。”
“我觉得很有可能啊。”
……
眼看着听众们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偏题往阴谋论上靠了,说书人赶紧阻止他们继续胡思乱想,开玩笑,自己可还是要在这里混饭吃的。“嗨,不管怎么样。反正他们啊,使用了这个全新的,简单高效的耕种方式,然后呢,他们那年的收成,粮食总量翻了一番!”
“这是真的吗?”听众一下就炸开了,“翻了一番啊,我为什么不在那个小村庄里面啊。”
“就是,这天上掉馅饼,怎么就掉到他们身上了啊。”
“哎呀,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怎么可能啊,一听就是假的,什么简单高效啊,分明就是骗人去找他们村庄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外界吧。”
“我觉得也是,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粮食就翻一番了?天上掉馅饼怎么就掉他们头上了?一看就不正常。”
众人议论纷纷,而在听众中坐着的何光,却默默地笑了。
舆论攻势,从来就是这样的,不用管真假,只要放出的消息足够引人注目,自然不缺少关注的人。谁管真假呢,大家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谈资罢了。同理,只要一个人听说了这件事,他感兴趣后,自然会讲给他的朋友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还怕上面的大官不知道这件事情吗?只怕是茶楼这边刚刚讲完就有人去告诉扬州知府了吧。
说书人下台后,何光蒙上脸,把同说书人讲好的报酬交给了他,便打道回府,向县令回复命令去了。
扬州知府听说这个消息后,一边派人去查探这个消息的真假,一边下令寻找这个村庄。其他官员从各个地方得知了这个消息,明面上没有动静,私下却派遣了各路人马去调查这个村庄所在。
一时之间,寻找“桃花源”的各路人马不断交锋,暗潮涌动之下,究竟最后谁能够最早找到这个村庄呢?
县令端着茶杯,看着各路人马之间的博弈。说着“老了,老了”,便躲进府里称病不出,不再管这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