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母在,不远离
依米阳光2018-05-04 09:404,028

  “你知道这样的话便好了,下次的话,可千万不要说出这样的话了,今日这话我只当你是开玩笑,笑笑便过。”

  老皇帝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姜怀笙用力的点点头。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皇帝一直秉持这样的信念,他认为人活在这世间总是要犯一些错误的,可是最重要的是在犯这些错误之后能不能领悟到,并且去改正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知道自己犯错误,可是却不知道悔改,并且没有悔改的心意,这样的人才会遭受到众人的批评和谴责。

  姜怀笙面对老皇帝之前的批评,他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反而觉得有些欣慰,因为在此之前他很少听到过这样的话,这小时候的感觉又来了。

  他觉得像是做了很长的一场梦,梦醒了之后,自己又回到了幼时的样子,很小很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老皇帝还很年轻,脸上也没有这么多的皱纹。

  好不容易回到家之后,两个人就弄了一些粗茶淡饭。

  “这饭菜比不上皇宫的美味佳肴,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老皇帝看着桌上的菜,对姜怀笙说道。

  “父亲说的这是哪里话?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不过是解决一餐一顿罢了,而我更在乎的是和我吃饭的人是谁,而不是吃什么的问题。”

  姜怀笙一字一句的回答道,句句真心。

  老皇帝听到了这般话,很是感动,眼眶不由自主的就红了起来,他慌乱的躲避着他的目光。,不想让他看到。

  “你说的这些话我都懂,那就不多说了,先吃饭吧。”

  老皇帝开口说道。

  两个人开始吃起饭来吃饭的时候,他们没有说一句话,房间里面显得十分的安静,但是两个人的心都是暖暖的。

  姜怀笙时不时的就会夹一些饭菜,放到老皇帝的碗里面。

  他十分珍惜这样两个人相处的时光,没有任何人的打扰,但同时他又感到有些惶恐,因为不过时日他就要离开这里。

  离开这里是必然的事情,毕竟他不属于这里,还有一些繁琐的事物在等着他,他不可能抛弃整个国家。

  所以除了珍惜,往后再怀念之外,就没有其余的办法了。

  窗外的月色宛如薄纱,姜怀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不停地想着今日与父皇在田间耕耘的各种趣事。

  “深居庙堂而思远,未曾料到在民间或者耕田织布一般的日子竟会这么快活。”

  姜怀笙目光绵长的看着窗外流沙一般的月色,嘴里轻声喃喃着,心里也对父皇的以后放下心来。

  “若是在这桃花源一般的地方生活,父皇余生也定会安好。”

  “只可恨我,罹患绝症……”姜怀笙目光里又忽的掺杂着一丝怨念和不舍,“让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哎……”

  心事重重,姜怀笙在床上翻来覆去几回早已无心睡眠,他索性随意披了件外衣,换上布鞋走出门去。

  夜晚总是比白日格外冷了些,凉风袭来,伴随着寒意,让姜怀笙不禁身躯打了个寒战。

  “呼——”姜怀笙轻呵了口气,淡声到:“未料到山间竟然这般冷。”

  “村子里啊,山风大!穿这么少,不冷才怪呢!”

  身后忽一老伯的笑呵呵的声音传过来,姜怀笙闻言回了头,也是一脸笑意的回道:“老伯,还不睡呢?”

  老伯提着烛火,却一瞧见姜怀笙的脸面立马就要往下跪:“皇,皇上!”

  姜怀笙立马弯了腰把人扶起来,面色温和,在夜晚的冷风中宛如一抹暖阳,“老伯你这是干什么,不是说过如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只是回来看望爹爹的儿子啊。”

  老伯面色一怔愣,渐渐缓和过来,暖意从心底直流到脸上,他一双粗糙骨瘦如柴的手握住姜怀笙的手,目光里满是感激和受宠若惊的模样,“老伯我,还从没想过有一天能被当今皇上给扶起来呢!”

  姜怀笙对此淡笑不语,“老伯,你这大晚上的提着灯是出来做什么的?”

  “哎哟,打更啊!”

  方才的一番话,让老伯彻底放松下来,话语间全是家常的口气,“这村子里的更多少年了都是我打的!”

  “竟是如此。”

  姜怀笙道,“彻夜不眠的倒是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老伯摆摆手与姜怀笙谈笑,两人说话间其乐融融的模样,宛如同村好友。

  “倒是皇上您,怎么大晚上的还出来,夜里风凉,小心惹了病灾。”

  “唤我怀笙就好,”姜怀笙笑着提到,却没有直接回答老伯的话,他目光有些凄凉,也不知看在夜色中的哪处,漫长的黑夜似乎也没有任何一个焦点。

  “老伯,若是为儿女的,不能侍奉双亲膝下,该当如何?”

  “该打!”

  老伯果断决绝的回答道,口气甚至有些气愤,姜怀笙闻言有些惨淡的笑了两声,“那,若是因故不能呢?”

  老伯忽的又愣住了,轻叹一声,“老伯我读的书不多,但有一句话还是记的清清楚楚的。”

  “何话?”

  “父母在,不远离。”

  父母在,不远离。父母在,不远离。姜怀笙嘴里念着这句,心里疼痛良久。

  “哎……世事难料,人事易分。”

  最终他也只是轻叹了一口气,这么着感叹了一句道,老伯看着他面色悲戚,心里不禁生出气古怪和疑惑来。

  “皇上,你说的不会是……”

  姜怀笙颇有些黯然的点了点头,“不瞒老伯,怀笙口中之人正是自己。”

  老伯恍然大悟一般,“原来村长的儿子竟然是当今皇上,怪不得从没见过。”

  姜怀笙有些惨淡的笑了两声,“皇上又如何呢?自己亲爹都无法侍奉左右。”

  老伯看着姜怀笙面色凄然,心里有些复杂的左思右想之后,试探性的拉住了姜怀笙的手,宛如老辈对孩子们的教导一般,眼神亲和而又温柔,“皇上,你是天家的人,和我们不一样,但儿女情长的事情,人人都会经历,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后悔的事也有不少,痛恨自己无力的时候也有很多。”

  姜怀笙面露诧异的看着面前的老伯,安静的听了下去。

  “可是啊,人一辈子就这么长,啥时候死你都不知道,在这里伤感做不了,痛恨自己,还不如啊,趁着自己还活着,多做点事,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后悔的想留在那孟婆的桥下咯。”

  一辈子很短,一辈子又很长,与其伤春悲秋,不如且行且珍惜。

  道理他都懂的,却在这个时候,姜怀笙不禁有些自嘲的笑了两声,握紧了老伯的手,笑道,“老伯说的极是,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多去做点什么总比在一处伤感来的好些。”

  老伯面色有些讶异的看着姜怀笙,心里一阵暖意,他轻叹一声感叹道,“皇上,你是个好皇帝啊。”

  姜怀笙淡笑着摇了摇头,“我不是个好皇帝,老伯,夜深露重的,您路上小心些。”

  老伯和姜怀笙笑着寒暄过两句,就拎着灯笼离开了原地,耳边还回荡着老伯低沉喑哑的打更声,在寂静的村子里格外清晰而又明亮,仿佛就是老伯的生命一般。

  走在回去院子的路上,姜怀笙依旧毫无睡意,眼看着暮色沉沉,头顶星光点点,他脚步悄无声息的经过村长的院子门前。

  看着紧闭的木门,姜怀笙在门前独立了良久,“父皇,儿臣或许不久就要比您先走,唯今也只希望我能还在村子里的时候多侍奉您几天,”

  轻声的话语喃喃飘散进风中,姜怀笙落寞有些凄然的身影在门外占了约莫到天明,心里思绪万千,连恍然开了门的服侍丫头叫了两声竟然都未曾察觉。

  “皇上,皇上?”

  那小丫鬟叫了许久,还伸出手在他面前晃荡了两下,“皇上您怎么了?”

  姜怀笙怔愣过来时,那小丫鬟已经叫了约莫都有四五声,他面色颇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问道,“父皇可是起了?”

  “还没起呢,皇上您怎的来这么早呀?”

  小丫鬟眼睛水灵灵像只桂圆,看着惹人欢喜的很,姜怀笙笑笑对小丫鬟摆摆手道,“你一边忙去吧,我就是来看看父皇,”

  小丫鬟听话的走到一边去,姜怀笙慢慢走到一边的石桌前边坐下来,目光流连在院子四处,茅草搭起的院门,修整的整齐的围篱,院子一角开的小菜地,绿油油的青菜,那小丫鬟正蹲在一旁采着新鲜的白菜,小丫鬟头顶是茂密的一棵枣树,若是到了夏末秋初,必定也会有枣子会结下来吧。

  姜怀笙看着天色初蒙蒙的渐渐明亮起来,一切仿佛都明亮起来,眼前仿佛能看到院子里那颗枣树下的一切一切,父皇在笑着喝茶,流萤和老四在吵嘴,知秋和那良人在一道谈笑。

  天光乍亮,一夜的阴霾似乎都过去,鸡窝里的公鸡一声长鸣,打破了寂静的一切,姜怀笙坐在石桌旁,心里思绪万千,耳边一声“支丫”门响,姜怀笙闻声回过头去,见是父皇,连忙从椅子上坐起来,“父皇。”

  打开门走出来的一位老人,虽年龄看着大了,但却毫无老态龙钟之势,拄着拐杖推门出来轻挥开姜怀笙要过来搀扶的手,面容慈祥和蔼,“怀笙,你怎么一大早的就过来了?”

  “儿臣心里对父皇万分挂念,因此一大早就过来探望。”

  姜怀笙陪着父皇坐到石桌旁边,一旁的小丫鬟走过来添了壶热茶,轻声道,“陛下,皇上,早饭马上就好。”

  “你下去吧。”

  姜怀笙挥退了小丫鬟,伸手替父皇添了一杯茶,“父皇,儿臣不日就要离开村子回到皇宫去了。”

  “恩。”

  父皇伸手接过茶杯,面色淡然的轻啜了一口,“回去以后,好好为政,看好这个天下。”

  姜怀笙半眯着眸子,轻声道:“儿臣谨记。”

  “怀笙,我知道,”父皇突然声音苍老了几分,眉头也有些松垮,“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你不可能跑这种地方来见我。”

  “父皇,”姜怀笙面露诧异,看着面前的老人,前几日的淡然轻松仿佛都是掩饰一般,他或许也猜到了什么,不说,假装,大概,只是不想承认。

  “怀笙,你别告诉我,你别说,”老皇帝精明了一生,不曾畏惧过什么,此刻伸手抓住姜怀笙的手却有些微微颤抖,“我就当做你是想我了,过来看看,回去以后好好替天下百姓为政,没事别来看我。”

  “你那么忙,整日必定有许多折子要批,那些大臣们是不是又烦你了。”

  老皇帝握着姜怀笙的手,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串串往事,不知不觉,面前已然是一片雾气泛起。

  “好,”姜怀笙声音颤抖,和父皇相握的手越发紧了起来。

  两个人在一处说着些许多的往事,各自怀着各自的留恋和不舍,老皇帝怀想起当年对姜怀笙做过的种种,唏嘘感叹,姜怀笙只道当时是平常。

  不一会,小丫鬟端着早饭过来,姜怀笙赶忙端过去和老皇帝一道吃过早饭,两人一道随着村民挽起袖子下了田地,就和前几天的一样,两人宛如亲密的父子一般,不是皇帝和太子之间的隔阂,只是平常的一对父子。

继续阅读:第七百三十九章 离开村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中二恋爱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