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自己提出要去换你的,我阻拦无果只好任由他去了。”恭长故推脱到。没想到她一回来就来兴师问罪,脸色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但是转念一想他不就是想让她回来吗,现在还不是使脸色的时候。
“好了,你放心吧,没事的。自从你跟着我来到军队医治士兵,那些士兵对你很归顺,你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只要你回来了,他们就不会因为恭居熙的事情而士气大弱的。”恭长故抓住她的手,耐心的分析。
“要是被其他国知道我们东燕的皇后被大尧劫走了,别的国家作何感想,还不是会嘲笑我们东燕无能,若是被百姓知道了,百姓又会作何感想,肯定人心不稳流言四起。所以把你换回来是最好的选择。”恭长故继续分析。簿梓荣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也不再追究。
“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就他们出来啊?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这军队还是离不开恭居熙,他是将军,排阵布局是他的强项。”簿梓荣问他接下来的想法。
“是啊,虽然上次给李东越一个下马威,可是这场战争总归是要打下去的,自然也缺不了恭居熙的指挥,所以我想请西夏和梁国帮忙。”恭长故说出自己的想法。
“西夏和梁国?”簿梓荣不解,东燕和这两国并没有那么深的情谊,他怎么确定这两国一定会帮助东燕呢,要是这两国和大尧结交,那东燕立马就会毁于一旦。
“是啊,不过这还要劳烦皇后的帮忙。”恭长故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我能帮什么忙。我什么都不会啊。”簿梓荣更加不解。
“我知道你和西夏的二皇子交好,并且现在西夏的兵力都掌握在二皇子手中,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肯开口,耶律洪一定不会拒绝,为了东燕的百姓和恭居熙难为你了。”恭长故请她帮忙。
“这有什么为难的啊,都是以前的事情,二皇子豁达,不会计较以前的那些事情。可是梁国呢,你怎么确定梁国也会出手相助?”簿梓荣说出了自己的不解。“梁国四皇子和恭雪莹的关系可不一般,如果我们开口,他一定会帮忙的。”恭长故自信的说。
“对哦,我怎么把恭雪莹给忘了呢。”簿梓荣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然后很赞成恭长故的这个主意。
“那好,那我先给耶律洪写信求助。你给梁墨写信。”簿梓荣等不及休息,立马伏在桌案旁写起信来。恭长故站在她的身边,嘴角弯弯,笑出一个很好看很宠溺的弧度。
簿梓荣是对李嫣如和恭居熙心怀愧疚,这件事本来和两人没什么干系,可是这两人却为了就自己,被押在大尧当做人质,她当真的对不起这两人。如今知道有法子能救两人出来,她自然是义不容辞的答应。
西夏的二皇子什么脾性她也知道,两人在一起接触过那么久,他肯定不会在意以前的事情,就算是在意,为了救这两人她也愿意放下姿态去求人。
信件很快就到达了西夏和梁国,耶律洪看了信件得知簿梓荣有难,急忙调遣军队前去帮忙,以前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就像风一样,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簿梓荣没有看错人,耶律洪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胸怀宽广。
而梁国的梁墨也很快就接到了恭长故发出的求救信件,准大舅子的忙怎么会不帮呢,就算没有恭雪莹在中间当这个中介他也会帮助恭长故的,因为恭长故是个有趣的人,他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调兵遣将,西夏和梁国都慷慨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东燕的兵队虽然不及匈奴,可也都是誓死报国的汉子,和大尧相比,此战必胜。浩浩荡荡数十万人马直逼大尧的城墙。
“报,这是大尧派使者前来谈判。”一个侍卫掀开帘子来报。“让他进来。”恭长故看着战略图,宣使者觐见。
使者缓缓的走了进来,不卑不亢,虽然现在大军压城,可是作为专业的外交官,他不能做出任何害怕的表情,虽然他现在心里也没底能不能和恭长故达成协议。
“大尧的使者?你来有何事?”恭长故没有请他坐下,也没有请他喝茶。站在一旁的簿梓荣觉得这不是待客之道,便发话让使者坐下。
“东燕的皇上,我此次前来代表的是整个大尧。我想和你谈谈。”那使者临危不惧,即使在敌人的营帐里也毫不惧怕。
“好啊,你倒是给朕说说你要来和我谈些什么?”恭长故这才抬眼望着来人,胸有成竹的望着他。
“我们请求皇上能够退兵。不知道皇上是否记得,皇上的皇弟和他的皇妃在我们大尧做客。”那使者提醒道。
“我记得,可是我若是不退兵呢?”恭长故玩味的看着那使者。那使者也笑着说:“如果皇上不肯退兵那我们只能拼死反抗,可是将军和皇妃会怎样我们就保证不了了,毕竟七皇子是毒宗宗主,他有很多种方法让他们生不如死。”
“哦,是吗?一个将军和一个妃子换一座城?我岂不是太亏了。我不换。”恭长故直接拒绝。
站在一旁的簿梓荣沉不住气了。“皇上,还请三思啊,恭居熙和李嫣如救了我,我们不能忘恩负义,你以前不是答应我了要救他们出来吗?”
“这次我们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这种机遇不是每次都会有的,我就是要打败大尧。”恭长故丝毫不顾簿梓荣的劝阻。
“好,你若是不答应我亲自跟使者回大尧,换回恭居熙和李嫣如。”簿梓荣负气的说。“你不要再说这话了,你现在去就是送死。”恭长故劝道。
“我是认真的,你要是真的不救他们,我现在就去。”在簿梓荣的心里,这种救命之恩不能辜负。
这简直是在胡闹,可是他又不能不从。簿梓荣那个倔脾气,如果现在不答应她她真的会去大尧,再出个什么事情,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好,退兵。回去告诉李东越,我退兵三十里,让他快点把人完好无损的送回来,否则,别怪我东燕的铁骑踏毁你大尧的皇城。”说完也负气的坐在那里,不在理簿梓荣。
知道他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可是簿梓荣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一个君主都可以对自己的恩人不管不顾,他还怎么给百姓竖立榜样,这样的品德还怎么治理国家呢。
已经退兵一日了,士兵们被这无缘无故的退兵扰的士气愤慨。明明都已经打到城门下了,这突如其来的命令他们当然不乐意服从,可是又没有办法,谁让下命令的人是皇上呢。等了一日也没等来大尧的人送恭居熙和李嫣如回来。
他只好自己派使者前去探明情况。使者来到大尧,说明自己的来意。李东越坐在皇坐上,居高临下的对他说:“回去跟恭长故说,要是想救出两人,就来给我大尧进贡,俯首称臣。”
使者回去将原话告诉了恭长故,恭长故当场摔了杯子,呵斥道:“岂有此理,他李东越难道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吗?我随时都会派人拿下他的皇城,他还有资格来跟我谈条件。”
那使者哪里见过这种气势啊,跪在地上劝慰:“皇上息怒啊,皇上我们一定能够想到更好的办法的,还请皇上息怒啊。”
“行了行了,你先下去吧。”恭长故坐在龙椅上挥挥手让那人先下去了。自己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没有攻打大尧是因为恭居熙还在他们手里,要不是簿梓荣求情救出恭居熙和李嫣如,大尧早就已经纂在自己手中了。
可是这个李东越欺人太甚,他是拿准了自己会听簿梓荣的劝告。所以才会这么张扬。恭居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李嫣如更不值得一提,两条人命和整个大局相比,身为君主的他当然会选择顾全大局。
他叫来副将,和副将商量继续攻击。“大尧欺我东燕,我们咽不下这口气,继续进攻,直接派兵攻下城门,进城不要烧杀劫掠。”恭长故吩咐道。
可是那副将长年跟着恭居熙征战南北,亲如兄弟,当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恭居熙,于是大胆的问恭长故:“可是,将军还在他们手里,我们现在进攻的话,将军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万事以大局为重,我会想办法就恭居熙出来的,你就放心吧。”恭长故敷衍道。两人又继续商量了作战的路线和方式,他知道这次进攻必胜,可是这样放弃恭居熙是有点不太舍得,有志者都是以大局为重,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下次还会不会有,他不愿意错过。
不能怨他心太狠,做皇帝的都是这样,哪个皇帝没有背叛自己的亲兄弟,没有杀害过自己最信任的朝中大臣呢,时局所迫,他要为整个东燕的百姓负责,所以只能舍弃私人情谊,想必恭居熙也不会因为这事怪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