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我们从来就没有为了我们的事情而做任何的决断。”
爱与恨的纠葛,从来都是两面的。师公和怀仁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少林寺的敌人,自己有一天会被少林寺人所唾弃,可那又怎么样呢?他们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便是告诉整个少林寺的人,他们愿意付出。
即便这付出没有回报,他们也愿意去为了这些事情而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努力了,就有一天会得到回报,哪怕最终一无所有,他们也愿意去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其实都是对的。
“或许吧,我不知道我们之间究竟要怎么去做,怎么去说才能够达到心中所想。但是我知道怀仁你勇敢去做吧!我不能够阻断你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你的脚步应是怎样的人才会将之折断。”
其实怀仁也知道自己不能够去强求什么,他如果真的做不到自己想要做的事,那么便把一切都抛下。保证世间的一切其实很简单,怀仁知道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就去做到别人期望的那样吧!
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付出,只不过是有些人有些事他没有办法拒绝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何种境界,只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不能够停留了。
如果说有一天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能够去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那么他也会觉得自己究竟是在做错事,还是究竟在做对事吧。
“师公既然已经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就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我们现在这样就很好,不是吗?我们能够安静的做师徒便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其他的我并不想说,也不想想。”
想念其实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谁都不知道最终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最终自己会想做怎样的事情。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才能得到最靠谱的解释。
没有人知道生与死的距离,没有人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在这里煎熬着。或许吧,一切都是一场侥幸。
没有人知道爱与恨的界限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最终会得到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现在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谁而拼搏。
“师公,或许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自己做什么。但是今天我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我便想好了,为了自己的绩效而负责任。或许到最终发现一无所有,我也不能够回头了!”
怀仁其实早就知道自己不论做什么样的选择,其实都没有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事情,没有继续错下去的理由,可是他却没有人能够告诉他如何去弥补这一切!
对与错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呢?其实没有人知道对与错究竟是何种界限,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对与错究竟在哪种情况下才能够找到模糊的定义!我说最后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找到爱与恨的交缠点,没有找到对与错的中间点呢。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宁愿不去付出,宁愿不去拥有,宁愿不去管这一切!可其实他们做的错事还有很多,他们想要的不能要的,其实根本就不算是能够拥有的!
“或许把我们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去想过这些事情,没有想过究竟何为对何为错,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有为对方想过,难道不是吗?”
这世间的一切就是这样,谁能够说它能够为别人而付出。谁能够说他不能够为了自己而拥有呢?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往偏处想,没有人是在为自己想,没有人是在为自己付出。
其实付出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说,因为他们都没有既定的界限,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或许有一天就是自己不能够得到的事情。
沧海桑田,做错的事情又怎么能够弥补呢?没有人能够轻易的说自己做对了一件事情,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说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因为对与错其实在他们看来真的都不重要。
“怎样算为对方想的是我让你过这七大关卡,算是为了你着想,还是不让你过着七大关卡才算为你着想呢?你从来都没有给过我真实的界限,让我怎么去想你所谓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说这七大关卡是最重要的,那么说的其实也是很离谱的。确实是这样的,谁能说七大关卡形式不是让怀仁和师公头疼的事情呢?
如果说最终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一场谜团,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够重来,所有的事情都要用师公和怀仁的信念去解决,那该是有多么让人厌恶的存在呢。
或许他们不觉得自己究竟是哪里做的有问题,但是他们不愿意去为了别人的一切而掌控自己的未来。
“或许吧,是跟我们从来就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留。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我们存留下来的价值,或许从始至终都是错的吧!”
所谓的错究竟为何,谁也没有很过清楚的判别。谁能够知道这世间的一切究竟是从何而起,从何而论?
其实怀仁早就知道自己得不到自己该有的幸福,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将自己的幸福放在心上,那么他又能怎么去奢求自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呢?
其实不论怎么想,怎么做都没有他们奢求的理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根本不知道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因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能够得到什么。
他们从来不去想要得到任何事情,因此他们就没有得到的理由。他们不去想自己为什么要付出,因此他们就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这些东西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
或许吧,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从头到尾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