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与死的判断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诺言吗?
如果说可以为了别人死亡,也算是自己最大的付出了吧。
怀仁觉得自己很可笑,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能够被别人所重视。但没想到今天居然让他自己,变成了别人的救星。
人生中有很多次选择,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怀仁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别人而付出,却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这一切究竟有没有人在意。
其实不论有没有人在意部位有没有人知道,不论有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他都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最好的那个人。或许最终他发现一无所有的是他,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付出的是错的吧。
“或许吧,少林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不能够被别人所承认的,他们不知道居安思危,不懂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是什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是对的。”
究竟想要做什么,究竟想要被别人所承认什么呢?其实怀仁知道自己师公的最大不同,便是自己从来没有过委屈。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所活的这些日子都是别人给自己的,都是自己得到别人的施舍才会拥有的。
因此不论是他说什么做什么,从来都没有觉得不值得,因为他现在所有的日子都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如果能用偷来的日子去拯救更多的人,那么他也算是活得有一点价值了。
如果说怀仁是可以放弃,那么师公也不会强求他,只不过怀仁从头到尾都没为自己想过,没为要求别人去回报过。
七大观察,从来都不被别人所承认,不被别人所知晓。哪怕是自己付出,最终也得不到回报!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因为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在别人看来是不能够做的,在自己看来却是最值得做的。
“师公,你知道吗?少林寺的一切被别人所不承认是因为什么吗?或许从来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应该做什么,但他们难道从来都不告诉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做吗?难道说真的要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化为乌有,他们才会去想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吗?”
究竟要怎么做,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他们应该想的,或许最终一无所有,便是怀仁能够得到的最好安慰!只不过,他没有发现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能够存在于这世间的生物实在太多,没有人知道怀仁究竟应该要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让师公赞同他。因为他说再多做再多,师公都认为他是错的。
其实这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是那般的,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不论是谁都一样,没有人能够告诉他,对与错的界限是什么?
师公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告诉怀仁对与错的界限,怀仁便会一直犯错。师公知道自己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没有比别人高贵到哪里去,只不过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才算是被别人所认同。
“我从来都不觉得我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说最终发现自己能够得到的和自己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如果自己根本就不能够续,想要为了自己而付出,那么还能够怎样去得到别人的认可?”
认可什么算是认可。其实怀仁和师公都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只不过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做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就不想,要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
其实不论是师公还是怀仁,都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只不过这认可其实有和没有也没有什么区别。怀仁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给予的,如果有一天要他还回去,他也不觉得吃亏。
他自己已经白活了这么多时日,难道说还有什么事他觉得不能够再次拥有的吗?连死亡他都可以克服,还有什么恐惧是他克服不了的。他是经历过死亡的人便知道死亡这个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是痛苦的,但对他而言却是非常能够接受的。
“不论这些付出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论我们究竟能够得到什么,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已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难道要放弃吗?”
他们都是多心的,他们都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份的,他们都是不愿意让别人拥有自己所得到的一切的。其实现在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少林寺的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不过是怀仁和师公想要谋足了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怀仁和师公都知道,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不是全心全意都为了少林寺,有很多都是为了他们自己。
如果说最后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们能够得到的,如果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们能够拥有的,那么他们还会为了少林寺的一切而奋斗吗?或许会把,但或许也不会。
生与死没有既定的距离,对与错其实没有一定的界限。因为不论是对还是错,他都是非常模糊的。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少林寺的一切也不是非要让别人付出,才能够保持他应有的安静的。
“放弃,那谈何容易!不论是你还是我都做不到。即便今日不说,我也知道你,我都做不到放弃!或许把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能够强求的,或许把所有的一切都不归我管。”
如果说放弃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那么怀仁和师公便不会像今天这般痛苦了。因为他们做不到放弃,做不到付出,做不到一切,所以他们就不能够得到应有的快乐。
如果说生与死有什么事怀仁和师公做不到的,那边是抉择的。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去选择,不知道是去选择生还是选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