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我太明白你的心情。你可能不知道那生死一击究竟是代表着什么,但是我是亲身经历过的?不能说是亲身经历过生死,但是至少我感受过那种感觉,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
怀仁听到师公的话觉得很好笑,从什么时候起师公居然变成了这样,连白扯两个字都能说出来了。或许是真的太过让自己刮目相看了吧!
师公现在跟自己说这些做这些,不过都是想要告诉自己,这七大关卡不是自己想闯的。或许师公在心里面还是把自己当成弟子的,所以他才不希望自己命丧于这七大关卡之中吧!
“或许你只到了第五关,那么我就只能告诉你,你所知道的关系是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第五关是抽刀断水水不流,那么第六关的深渊哀鸣或许会让你有一丝触动吧!”
毕竟,这七大关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闯的。不论师公怎么说怀仁都相信,自己虽然能够闯一闯这几大关卡,却不一定能够闯过。
有些人有些事还是要自立一些的好,他应该有自信,却不能过度自信。一旦自信变成了自负那就是不好的事情。
“否则师公你以为凭着我的年龄,为什么能够达到今天的这种能力。不过是因为我付出了,因为付出,所以才有回报,仅此而已!我的付出让我知道了回报,也让我看到了痛苦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你想要回报就必须的要有痛苦。你经历了痛苦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报,这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该追求的东西,也是他最终会拥有的东西。”
所有的人都以为怀仁是一个,天生就有能力的人,其实真的是吗?有谁是有天生就能有能力的,不论有没有人相信怀仁的话,至少师公相信了!
他相信怀仁是经历了生死才有了现在这个能力,如果是温室中的孩子,永远都不能够知道什么叫做生死。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会经历生死,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能够难得倒他。
因为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就不能够真实地想象到那种痛苦。师公还能从怀仁的脸上看到那些痛苦,所以他能相信怀仁真实的经历过什么。
“人都是很可怕的,不是吗?能够让你一个人付出一切,这就说明他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无论他最后怎样了,至少他曾经经历过。只要经历过,就说明这个人有能力去处理一些事情,这便是我希望你能够经历生死的原因。”
看到师公跟自己说话时,那副回味的模样就知道师公曾经也经历过一场生死。而这场生死应该是非常的严重吧!否则师公的脸上不会出现自己曾经见过的那种表情,那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呢?
那是因为师公经历过生死,所以他懂得了什么是死机。看着他脸上的表情,自己就觉得自己是真的找对了人。师公这样的人应该会帮助自己吧,就是不知道师公真的做了这些事情之后,还能否这般的有毅力!
要知道,师公这个人或许不是整个少林寺最厉害的人,却是少林寺最出类拔萃的存在。他的存在就应该是整个少林寺最重要的存在了吧!
“怀仁知道少林寺怎样的危机,可是并不能够告诉师公,这些危机究竟是由谁引导,要怎样祛除掉的!怀仁知道少林寺的危机其实是很大的,能够丧失一部分人的性命。但是怀仁也知道这一部分人是能够解救的,只希望师公能够听怀仁的话。希望师公能够协助怀仁将这次危机给解除掉,怀仁不希望最后看到师公有任何损伤。”
师公听得浑身都会觉得非常的惊讶,自己什么时候居然会有这样的弟子,能够这般的通情达理。能够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能够知道怎样才是最自己最好的选择。
可是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般度过了吗?看看这些人看看这些事,自己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咎由自取,做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些呢?如果说自己曾经能够做到好事,好人,现在能做的恐怕就是在这里吓一吓怀仁吧。
“其实你我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只不过这些共同点都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事情!难道说师公真的不够了解怀仁吗?难道说师公不知道怀仁是怎样顶天立地的存在吗?可是那又如何。你要知道,如果你是敌人,那么敌人越厉害,我的生存危机就越大。所以我不能够轻易的将你和整个少林寺的存在混为一谈,你要知道少林寺的危机是怎样的呢!”
确实,怀仁怎么能不知道少林寺的危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可是又能怎样?他能够说什么做什么吗?他并不能够,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撇除一切关系。
他不能够让师公知道自己早就知道少林寺的危机是什么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撇清自己,撇清整个少林的关系。如果能够做到自己和少林同舟共济,他也希望,但是现在并不能这样,他早就知道了这一切没有办法解决难道不是吗?
“可是师公你至始至终都说我做,到这七大关做不到我想做到的事。师公,你可知道我的心有多痛,你可知道我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吗?”
确实没有人知道怀仁心中所想,没有人知道怀仁为什么会这么想!所有的人都以为怀仁是一个,外来的人,以为怀仁的这些能力都是外人传授给他的气势,是这样吗?或许怀仁并不知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但是怀仁知道自己应该为了少林寺付出一切。
现在的怀仁让师公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不再是自己以前想的那个怀仁了。如果可以,自己也会愿意帮助怀仁,但是现在怀仁所想跟自己完全不同。
自己要怎么告诉自己怀仁,就是自己心中想的那个人?怀仁或许真的能够做到保护少林寺,保护全体人?可是他就怎么能够这么要求怀仁去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