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不情愿,不想跪,狄青羽也要向现在的皇权屈服。当今天下是慕容修洛的天下,至少所在领土是他为王,是他做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为部落的首领必须能屈能伸,享受了首领的尊贵就必须付出别人看不到的代价,命运是平等的,如果连这点屈辱都忍受不了就不配当部落的首领,如果件这点权宜之计都没有就没太没有头脑了。
狄青羽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直直地跪在了地上,眼睛也直勾勾的看着地板,她忘不了刚刚慕容修洛的眼神,充满着陌生,好像他们从来不认识一样,不曾相识的感觉从心里堵上了心口。
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微妙的感觉,她忘不了刚刚看到慕容修洛的那一眼,狄青羽甚至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愤怒多一点还是憎恨多一点,她说不清楚,她也不知道对于慕容修洛是什么感情,她彻底的拿自己没有办法。对于前世今生,她都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或许是狄青羽还没有决定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慕容修洛。
狄青羽感觉到委屈,前世还是部落的首领,今生却要对慕容修洛俯首称臣,他算个什么东西,会耍耍手段,会用人,还是会夺权?他是怎么从他爹手里弄到皇权的谁也不知道,狄青羽瞧不上他的做法,也不想谈他的为人,一想起他之前冤枉自己杀了沈黎,想杀他的心都有,今天居然还在他面前下跪,狄青羽自己有点瞧不起自己。
她觉得眼前这个人配不上让她下跪,他以为他是谁?还不是仗着祖辈留下的江山耀武扬威,他有什么好神气的,又不是靠他自己双手拼来的,他根本不知道生来一无所有的人是怎么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来的,是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享有跟他一样的荣华富贵,不愁吃不愁穿,世袭的他整天高枕无忧,后宫佳丽三千,沉浸于温柔乡之中,居住的都是精心打造的豪华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古珍奇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不能为国家谋得利益,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慕容修洛迟早会被逼让位,到那时,我狄青羽肯定会高兴得哈哈大笑,为天下除了一大害。慕容修洛说不定现在只是一个草包,狄青羽对慕容修洛是十分愤怒的,这个人不讲道理,不分青红皂白,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解释,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管别人的死活,是个自私自利的君王。
同时又很有自己的一套,固执到不理别人的死活,伴君如伴虎,在慕容修洛身边一定很悲惨,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得唯命是从,一点自己的意见也不能提,一定很难受。忠言逆耳,阿谀奉承的小人从来都不缺,朝堂之上就有一个张丞相颇得他赏识,那些难民也是拜张丞相所赐,是他觉得难民留在城内有损天威,所以把他们赶出城外,让他们自生自灭,有苦说不出,有苦难言,也无处可逃,只能自生自灭,走一步是一步,不知道何处才是避难所,难民们成为了一个被抛弃的群体,实在是没办法,能逃的话都逃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张丞相做的,慕容修洛应该知道张丞相的所作所为只是没有做出处理,任由他做主把难民赶出城外,让难民没有退路,涌出了城外,慕容修洛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认张丞相的做法。除了赶难民出城外,他还安排自己的女儿进宫当妃子,而且是贵妃,名儿叫张媚儿,但慕容修洛对张媚儿并不是十分宠爱,只是张媚儿颇得太后的欢心,在太后面前贤良淑德,十分孝顺,在太后心目中张贵妃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也十分希望他们能生个皇子,顺理成章的封后,只可惜慕容修洛对媚儿并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待她像妹妹一样,不是那种感情。
媚儿也确实是他的妹妹,因为张丞相和太后的关系是兄妹关系,太后叫张丞相哥哥。太后一心想把娘家的人安排进宫,认为娘家人最为可靠,呆在儿子身边是最让她放心的,但万万没想到,张丞相早已不是她想像中的那个单纯的弟弟,他变成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也会去干,即使是送自己的亲生女儿进宫服侍皇上,他也愿意。
摊上这样的爹,谁都是不幸,谁的命运都变得不能自主,媚儿挣扎没有用,跳崖没有用,连豁出性命亲爹都不理会,还能说什么,只能含泪而嫁。进了宫之后,她一直喊慕容修洛为皇帝哥哥,慕容修洛也可怜这个沦为政治手段的妹妹,对她只有怜惜,没有别的。
但媚儿很快染上了宫中的恶习,整个人像变了一样,想出了各种各样惩罚宫人的方法,包括顶花瓶,威胁宫人是黄上太后赐的花瓶,要是掉了下来,可是杀头的死罪,没有活路可逃,劝他们乖乖就范,好好顶着。看着他们一个个顶的摇摇晃晃,害怕得满头大汗淋漓,她只觉得好玩儿。
慕容修洛听说了后竟然也没有反应,任由她捉弄人,狄青羽对宫中的事有所耳闻,对慕容修洛的做法十分不认同,或者是认为慕容修洛软弱无能,完全没有惩治张丞相,看着难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肠辘辘。以前还以为他是个好皇帝,现在只觉得他就是一个昏君,不管百姓死活,不理朝政,任由张相胡作非为,媚儿在后宫胡作非为。狄青羽不知道该是憎恨他?还是恨他优柔寡断?没有君王的果断,甚至觉得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觉得他没有手腕治理朝纲。
慕容修洛问:“你就是狄青羽?听说你在城外施粥于难民,救难民于水火之中,为难民寻得了一条出路,他们都称你为狄菩萨,救苦救难,我看在难民心目中,你就是他们的天啊,比我这个天下还管用,比我这个天子还重要。”“皇上,您说笑了,小人哪有那么重要,只不过是略施小善罢了,也没多少银子,这两天粥棚快弄不下去了,如果粥棚停了的话,难民就面临死亡了呀!求皇上开恩,救救难民吧!他们真的很可怜。”
慕容修洛其实心中早有打算,就在左日他在朝堂上还问责了张丞相,问他为什么把难民赶出城外,张丞相的说辞是难民在天子脚下,有损天子颜面,对于皇家是一种困扰,不宜在京城停留,这才把他们赶出去,让他们自寻出路,在城外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慕容修洛对于张丞相的说辞表示强烈的愤怒,难民也是子民,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生父母养的,也是人,也是平等的和别的百姓没有两样。正是因为他们是难民,所以更需要朝廷的关怀,指出张丞相这样做,是败坏朝廷的名声。
平时说得道貌岸然,一到有事儿的时候,就处理得没有人味儿,这是大臣应该做的事儿吗,拿朝廷的俸禄却不管百姓的死活,丢光了皇家的颜面,没有半点仁慈可言。慕容修洛命令张丞相马上去城外安顿难民,银子不够就用国库的钱,从国库拿钱去施粥,做点丞相应该做的事儿。
慕容修洛原来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对张丞相进行警告,看来慕容修洛也不像狄青羽说的那样没有城府,碌碌无为,只是他是个有准备的人,做什么事都考虑的十分周详,力求完美不出错,不是鲁莽的君王,冷静也是君王之道,如果因为一点儿事就乱了阵脚,又怎么能担任一国之君,治理一个国家,慕容修洛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至于媚儿,他早就派了一个宫女在她那打探清楚了,并且让那宫女去跟太后坦白一切。太后对于媚儿的所作所为十分生气,她罚她三个月的月银,让她好好反省顶花瓶这样的方式到底对不对?宫女也有尊严,也是爹生娘养的,她们也没有办法接受赤裸裸的威胁。
狄青羽相信慕容修洛的说辞,这些事郭冉也知道,慕容修洛宣狄青羽进宫是想奖赏救难民有功。狄青羽始终对慕容修洛带有一定的偏见,了解了事情原委,对慕容修洛改变了看法。
当狄青羽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的时候,遇到爱,不懂爱,过去直到它离开,才明白没人能够取代,慕容修洛曾给他依赖,就算风雨覆盖也不怕。
狄青羽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懵懂的女孩,不能一直依赖别人给的拥戴,特别是依赖慕容修洛,如果自己不足够强大的话就没有办法复兴部落,对部落的子民就没有一个很好的交代,慕容修洛曾经对狄青羽说过,“你要做勇敢的女孩,我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或许,狄青羽对慕容修洛还有一点想念,一点眷恋,一点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