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已经颓废了太久,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要让公司重新变回以前的状态,只有那样,才能救杨颂。
他打起了电话。
很多人已经因为杨建民走私的事情败露而离开了杨氏公司,剩下的只有杨建民当时一手带起来的核心人物。
“现在我通知一个事情。”杨建民给经理打了一通电话。“所有在职人员发一个表格给我,我两天之内回国。”
“好。”经理回答道。
做生意难免有商业间谍,所以不能因为这件事情打死一船人,杨建民还是相信会有人跟着他一起干。
十分钟后,邮箱响起了通知。
杨建民知道这是经理发给他的表格到了。他赶紧打开了表格,表格上面还有大概150人。
其中有30个是核心人物,剩下的120个人都是普通员工。
杨建民知道自己这次需要一段时间,哦不,应该说需要几年来重整旗鼓。
所以他打算把核心人物全部留下。而普通员工,每一个部门砍掉几个,最后剩下100左右跟着自己重整旗鼓。
杨建民仔细浏览了表格,把想要开除的人统统删掉,然后发回了经理的邮箱。
经理也是跟了杨建民很久了,他明白杨建民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下达了通知:所有人到会议室开会。
这个经理名叫周杰,是杨建民刚开公司的第一年来到公司应聘的。
杨建民一见周杰就觉得跟这个小伙子十分投缘。
所以两个人很快达成了协议,周杰也得到了重用。
两年之内升到了公司除了总裁,副总以外最高的职位——经理。
杨建民对他,可谓是有知遇之恩。
周杰的脾气不是很好,所以在之前的公司总是和老板吵架。
但是他非常有远见卓识,他总是能挑出公司的弊病,让公司走的更远。
杨建民也正式因为这一点才重用周杰。
周杰把大家叫到了会议室公布了这次裁员的情况。“这次走私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巨大,很多公司现在不敢和我们杨氏集团合作,原因是因为我们走私,我感谢大家能留在杨氏,但是公司资金不足,没有办法让大家伙吃好喝好,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不能留你们在这里,那就等于是在坑大家。”周杰一口气说了一堆,这些都是铺垫,目的就是为了让被裁掉的员工心里有个安慰。他顿了顿接着说:“所以,我要公布一下裁员情况。”
下面一片哗然,人人自危,只有坐在第一排的老员工知道,自己肯定不在裁员之列。
周杰一个接着一个的念下去,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公司业绩排名第一的都被裁掉了,大家非常惶恐。
“被裁掉的员工去财务部领工资,去人事部办理离职。”周杰站在台上说着,被裁掉的员工默默的去领了工资,没有被裁掉的觉得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杨建民知道,自己已经把文件发给了周杰,周杰就会很快把事情办好,不需要自己再操心了。
于是杨建民开始想下一个步骤。
下一步就是联系好,海内海外的所有合作伙伴。
有买家有卖家这样才能赚中间的利益,杨建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联系穆亦承。
毕竟穆家是整个S市最大的供应商,只要和他们达成合作杨建民的公司就还有救。
他拨通了穆亦承的电话“喂?穆亦承吗?我是杨建民”他对着电话满脸堆笑的说道。
对面传来了穆亦承的声音。似乎有些疲倦。“哦!怎么了?杨总。”穆亦承开口问道。
这杨建民此时找自己定没有什么好事,自己之前帮助荆秦扳倒了杨建民。
这会儿估计杨建民是想重整旗鼓再战商场。
现在s市只有穆家和荆家两大巨头。
如果让杨建民起来,自己肯定要减少市场份额。
那样的话,对公司不利,趁着杨建民还没有起来。马上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才是。穆亦承心里这样想,嘴上却没有这么说。
“您找我是想谈供应的事情吗?”穆亦承问道。
“哎哟,这都被您猜中了。果真是穆大少爷,如名不虚传,此聪明绝顶,可真是让我杨某佩服,佩服。”此时此刻杨建民没有别的法子。他想跟穆亦承套近乎就必须得拍穆亦承的马屁。
可是他并不知道穆亦承这个人,他从小受过的夸奖多了,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他的。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穆亦承没有回答。
杨建民接着说到:“我希望,穆大少爷您能继续给我们杨氏集团供货,如果您愿意继续供货我愿意出高于市场20%的价钱来购买您这些货物。”杨建民非常诚恳的说到,毕竟这是他现在爬起来最好的救命稻草,别说是百分之二十,就算是百分之五十,他也在所不惜。
“哦?是吗?”穆亦承似乎有些兴趣,这老东西花市场价格的120%来购买自己的东西,冲的就是自己家的东西质量好,而且价格又是市场持平的价格。
如果放弃了穆家,他和任何一家公司合作。都只能是亏本,而不是赚钱,除非他有别的办法。穆亦承心里想。
“是啊,是啊。”杨建民回答道“就是市场价格的120%。因为您家的货确实要比外面的货好很多。我不想因为这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放弃好的货源。”杨建民解释着,希望穆亦承可以给自己供货,虽然价格高,但是货物有保障,出口的时候可以把这百分之二十问买家要回来。
说的倒是不错。穆亦承心想。
可是这货源我愿意不愿意供应给你,还是我穆亦承的自己的问题。
但是眼下有钱赚,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好!”穆亦承思前想后,答应了这笔生意。
“那这样,杨总,您从国外回来了您过来找我,咱们签订一份协议。”穆亦承说到,他这次要制衡杨家,防止杨家东山再起,还要让荆秦对自己心服口服。
“好好好,”杨建民一听穆亦承有了一些和自己合作的意向马上答应穆亦承。毕竟他十分害怕穆亦承接下来反悔,那样自己可就不好办了。
“我两天之内回国,希望穆大少爷,一定要等我。”杨建民对着电话说道。
“好,我知道了,等你回来直接联系我就可以了。”穆亦承说完挂断了电话 。
老东西,到底落在我手上,我就看着你跟荆秦鹬蚌相争,然后我渔翁得利。哈哈哈哈哈。
穆亦承心里想着,觉得十分痛快,既制衡了杨建民,还要让荆秦也措手不及。
他的算盘打的很开心,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都在荆秦的掌控范围内。
荆秦明知道杨建民一定会东山再起,也给杨建民留了后路,一旦杨建民还可以东山再起那荆秦自然会扶持。
穆亦承本身就是一个不会乖乖听自己话的人,荆秦怎么会不知道,他早就预料到如果杨建民东山再起他一定会找穆家供货。
但是荆秦没有打算管这些,而是打算任其自由发展,本就没想赶尽杀绝。
文博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他现在回到了荆秦的公司,继续当他执行总监的职位。
要不就说出去学习总是有好处,文博带回了非常多的资料信息不说,还带回了杨氏集团的经营方法可以给荆秦参考。
最重要的是,文博带回来特别多的资源,海内海外都有不少合作伙伴的联系方式。
这让荆秦很是满意。
本来荆家的出口就很丰富,合作伙伴很多,但是谁也不怕好东西多,荆秦开始着手联系起来。
其实商场如战场,每一天都是在战斗中起床,又每一天都在战斗中睡去。
市场资源一共就这么多,别人多得到一点,自己就少得到一点,只有一边抢别人的资源,一边开发新资源才能生存发展。
所以商业间谍不能避免,荆秦也知道自己的公司里有商业间谍,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会保留一些,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外人去做,这也是荆秦的高明之处。
杨建民还在心里暗暗开心,自己打拼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一些好处,就算现在暂时倒下了,也还有手段站起来。如果不是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这次换成任意一个新人都不会知道怎么办。
杨建民收拾东西,预定机票,启程回国。
航班很晚,以前会花钱在VIP贵宾室休息的杨建民这次选择了在大厅坐着。
自己本身就是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才站起来,现在就算再摔倒在泥土里,杨建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丢人。
因为他心里知道,人活着是给自己看,而不是给别人看,卧薪尝胆才能一举吞并吴国。
现在他就应该做到“卧薪尝胆”,让自己忍辱负重才能前行。
这次他选择了经济舱,虽然没有可以躺着的座椅,但是可以激励自己快速的重新站起来。
其实很多了解杨建民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杨建民会养出杨颂这样一个不学无数的儿子来。
想必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