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爷,皇上这样称呼难道还不是故意而为之的吗?
见皇上打问,南宫郁双手抱拳禀报“回皇上,停战书一事,确实事实,这是停战书,还请皇上过目。”
说话间,南宫郁将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停战书奉于曹公公的手中,禀上皇上查阅。
南宫郁奉上停战书,引来重朝臣一阵唏嘘“真有停战书,四王爷真不简单呢?真是我远竹国之福啊。”
那些唏嘘令南宫郁忌讳,他们的奉承无疑是让自己在皇上的面前,更加难堪一些才是。
“停战书,很好,冥王做的好,我远竹国能有冥王如此贤能义士,真可谓百姓之福,远竹国之福啊。”皇上看着手中的停战书,很不爽的畅言。
而殿下百官,竟也跟着附和“百姓之福,远竹国之福。”
见状,南宫郁赶紧解释说道“皇上抬爱,罪臣只是尽我所能,怎能说什么贤能义士。”
看着南宫郁的嘴脸,皇上满满不平,他真以为自己夸他是什么贤能义士不成,在自己的眼里,他南宫郁早晚就是一堆白骨。
“冥王不许谦卑,朕还不糊涂,能者与无能者,朕自有定夺。”皇上冷哼,表面与内心完全不同的想法。
皇上的话语,南宫郁无从在狡辩,尽管自己已经尽力不让皇上误会,但他分明就是故意为之,自己也无能为力。
“皇上,此次在匈奴,冥王不顾生命危险,却又功绩,但也有该责罚之处。”刘恒清站出来名言。
刘恒清原本就是朝中大臣,因为几年前自己罢去官职,从而有随着南宫郁前去匈奴之事,皇上一经下令将他召回。
听闻刘恒清的言语,南宫郁深感欣慰,知自己者,莫过于刘恒清也,他的言由,定能让皇上不在心中记恨。
刘恒清的出言,果然让皇上大悦,虽然并没有完全展现,但南宫郁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来。
“刘爱卿何出此言,大胆说来。”皇上命令,他的破绽很是明显。
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帮刘恒清做主,但实则他是对希望南宫郁出现差错,因为那样,自己就可以治罪与他。
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刘恒清看来一眼南宫郁,双手抱拳禀告“皇上,此次匈奴大战,太师无命享受其中的喜悦,这些都是因为冥王的疏忽,所以微臣以为,冥王应该受到处罚才是。”
不愧是刘恒清,找处罚自己的理由都是这样的我牵强,太师之死与自己何来的关系。
在朝的大臣都很清楚,太师年纪已经年迈,身体出现差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把太师之死夹在自己的身上,似乎太牵强了些。
果然,大臣门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听闻刘恒清的禀告,有大臣不以为然的也站出来帮南宫郁打不平着。
“皇上,太师身体一向不好,这次远去匈奴也是太师自愿,所以,臣以为太师之死,不应该由冥王承担。”礼部尚书吴宗宪,站出来发言。
吴宗宪平日里与南宫郁的关系也还不错,这次他能出来为自己报不平,南宫郁身怀感激,只是他这样为自己坦言,希望皇上不要责怪才是。
听闻吴宗宪的话,其他大臣也跟着附和“是啊,太师年迈一高,逝去之事早已经可想而知。”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抓到南宫郁一些可以降罪的事情,现在看来又是空欢喜一场才是,皇上气愤,但也并没有表漏。
“刘爱卿,那太师离世时,可否安详?”皇上轻言打问。
听闻皇上问起,刘恒清思考片刻说道“回皇上,太师离世,面带笑容,很安详,没有疑义。”
得知太师死去安详,皇上就更加不能追究南宫郁的罪责,毕竟他的安排很妥当,将太师葬在了庵陵园,也算是厚葬他老人家。
“罢了,既然太师逝世安详,可见微笑,那冥王何罪之有,这件事情不必再提就是。”皇上无奈,自己宣布南宫郁没有任何罪责。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宫郁心中窃喜之时,身后却再次传来大臣们的声音,令他惊心不已。
“皇上,微臣也听说,冥王在此次战役中,与威武将军的遗女心声爱慕,更加听闻此女子是圣女附体,不知冥王可愿意将此事说来听听。”
“对呀,都说得圣女者得天下,不知冥王得圣女爱慕,是何用意。”身后的百官跟着起哄,这似乎让南宫郁深感,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局势才是。
确实,身后那些大臣,还有那些犀利的问题,都是皇上一手安排好的,正因为自己听闻那句得圣女者得天下的传说。
南宫郁这次能够打胜,莫不是因为有江心许在身边的原因,所以,皇上更加相信得圣女得天下的传说。
而这也是自己为何让江嘉勉想尽一切办法将江心许接回江府的原因,只有让她与南宫郁分开,才能顺利的将他们分开。
南宫郁想拥有江心许这个圣女,似乎不会那样简单,天下事自己的,而圣女自然也要变成自己的。
那些人还是将江心许拉扯进来,南宫郁越是担心的事情,就越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他很担心,也很惶恐。
“皇上,并非重臣所想的那样,盼儿是不是圣女臣且不知,臣只知道臣与盼儿姑娘两情相悦,这有什么不对嘛?”南宫郁开口解释,更希望不要连累江心许。
南宫郁承认自己一开始接近江心许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她奇特的身份可能力,可时间越是长久,自己就越觉得自己已经无法离开她。
而在自己得知她与紫韵惊关系非浅的那一刻,心中更有种难以承受的痛苦,那种痛苦就算用死来相比,也不足为道。
所以在于公主成亲的前一天,自己慷慨答应烈焰的办法,服毒自尽,虽然自己只是希望自己不会那样伤心那样痛苦。
但不得不说,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他只想拥有江心许,只希望她就如自己一样,唯我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