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司年一幅很宠溺的样子,不管苏素喂什么都笑着吃下去,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蔬菜,看到苏素嘟嘴撒娇还是吞下去。樊佳此刻,满心都是苦涩,强忍住眼泪,放轻脚步离开了充满温馨的病房。
顾司睿呆在办公室,桌上的水晶烟灰缸,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就堆满了烟蒂。郁闷地扯了扯烟蒂,顾司睿觉得自己说不定是最倒霉的总裁了。这才坐在总裁位置上多久,他都觉得自己沧桑了,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他处理!
偏偏还没有一件事情是能够让他称心的。上一次的决策失误,让公司损失了一个价格实惠的供应商,间接导致公司资金的支出增加不少。为了弥补,只能重新选择汽车零件厂。自己提出公司筹建零件厂也没有得到支持。
到最后,好不容易收购了一家老牌的汽车零件厂,资金投入也没有超过董事会的预期,万万没想到,新收购的汽车零件厂居然又出现了问题。本来这个零件厂因为年代久了,资金和技术都不太跟得上,这才以优惠的价格被顾氏收购。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工厂还有那么多问题?本来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工厂,原来的厂长为了再维持工厂几年,只能选择把工厂卖给顾氏。希望依靠顾氏的财力,能让工厂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厂长以为顾氏是一个大靠山,能够让工厂起死回生。可谁知,顾氏收购零件厂本就是为了顾氏所需要的零件服务。因此,对零件厂的整改重建必不可少。大部分不符合顾氏要求的部门都会被裁减,整个工厂面临大换血。
根据顾氏对汽车零件厂的规划,将零件厂划分成了六个部门,旗下每个部门又设立两个精英团队,来保障顾氏需要的相关零件。因此,原先零件厂的工人和部门就会被大幅度地削减裁员,毕竟这次董事会批给零件厂的资金并不多。
顾司睿原本想要在零件厂有一番大作为的想法也被现实逼得破产。董事会不给更多的资金,他本人更不愿意在自己的私人账户拿出去来填补这个空缺,就把新收购的这个汽车零件厂交给了公司的管理部门,交给他们处理了。
连日来的操劳让顾司睿觉得身心疲惫。他以为,收购案都签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公司的团队和原来的工厂进行交接就行。反正已经收购了,原来的工厂想来也翻不起什么水花,就回到市中心自己的公寓,安心的补起觉来。
今天刚好是周五,回到公寓顾司睿关上手机就把自己扔上床,陷入沉沉的睡眠中。两天时间里,顾司睿手机都没开机。睡醒了就去酒吧找昔日的朋友喝酒狂欢,全然不知道助理为了找他已经快打爆了他的手机。
周一上班,顾司睿刚来到公司就看到秘书急匆匆向他跑来:“总裁,大事不妙了!之前收购的那家汽车零件厂,被裁减的工人情绪特别激动。今天已经有近百人跑去了我们施工的地方,和施工队起了正面冲突,您看这怎么办?”
顾司睿觉得可真是够了,周一上班就破坏他的好心情。对于这种被裁减就闹事的人,顾司睿才不会有什么同情心。人都是要适应环境的,自己达不到公司的要求被炒了是他能力不够,居然还好意思跑到现在公司来闹事,也不怕被人笑话。
这种小人物顾司睿根本不放在心上,去了办公室以后直接内线电话叫来了公司管理部门的主管。顾司睿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搞清楚原先工人闹事的原因,并且镇压下去。顾司睿态度强硬,主管只能点头表示自己一定尽全力。
经过顾氏派去的管理人员和原先零件厂的工人的交流,大概了解了工人闹事的原因。可是,顾氏给出的补偿方案并没有得到那些工人的同意。反而有些人情绪更加激动,甚至还有人提议把顾氏告上法庭。让法院来处理。
这种事情怎么能让法院来处理,管理部门的主管头都大了。要是因为一个收购零件厂的计划这样的小事情都能因为没有处理好原来工人的事情来引起法院的干涉,那顾氏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这不是在招人看笑话吗?
无奈之下,主管只好亲自出马,经过两天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总算是弄明白了,这次大规模的工人闹事阻止顾氏的重组事件,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这个组织的人,就是这家汽车零件厂原来的副厂长。
按道理说,这个副厂长也算是个有能耐的人。在原先的零件厂呆了二十多年,从最近本的小时工做起,一步步地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文正式职工。后来又成为高级职工,手下带出了很多优秀的技术工人。
因此,在零件厂中有很高的声望。几年前零件厂的换届领导选举中,更是在很多职工的支持下,一举成为了零件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很是出了些风头。人也有些得意忘形了,觉得自己为工厂操劳这么多年,这些都是应该的。
可谁知一个顾氏的收购案下来,说是要组成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质量团队。原先技术不够硬的员工直接就被裁掉了。连他这个副厂长也是。零件厂的改装重组,让很多技术一般的工人直接丢了工作就算了,他可是技术过硬的,凭什么炒他?
对此,副厂长根本不愿意接受。顾氏那边给出的说法是,他的思想太过保守。习惯的也是传统的一些技术手段,无论是文凭还是对新科技的了解和掌握,根本达不到顾氏的要求,所以,只能被炒鱿鱼。
副厂长一个高傲惯了的人怎么能接受自己被看不起。在被炒当天,就私底下开始联系其他这次被裁员的工人。组织他们闹事,给顾氏制造各种麻烦,阻碍顾氏对汽车零件厂的重建工作。不让他们好过,那顾氏也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