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钱多金的话,苏荷缓缓坐下身子,看着那钱多金,又看看在座的一众,待那一双双询问的眼神都集中在了她身上,苏荷才轻声开口,“要问我的意见吗,自然是谁的事情,谁来做……”
不单单是钱多金,在场的所有商户,还又那孙科,沈庭霖,李大树,无不一脸疑惑,都等着苏荷的解决办法,什么叫,谁的事情谁来做?
还是钱多金开了口,“不知苏老板这话,是何意思?谁的事,谁来做?”
苏荷一仰头,“我且问你们,路是谁毁坏的?”
到了这个时候,在场众人心中都在犯嘀咕,谁也不敢多嘴,生怕说错了话。
钱多金也有些犹豫了,是不是该咬着芙蓉行不放。
这时,还是之前那个干瘦的老头开了口,“自然是你们芙蓉行给毁的!”
苏荷猛的转头,看了眼那老头,一把年纪,却是生的面容尖酸,这相由心生,从来不假,这老头怕也是年纪大了,头脑不灵光,与这些商户私下里达成协议,说好了要一口咬住芙蓉行不放,他便认准了这个事儿,一条路跑到黑。
苏荷则轻笑一声,“好,还有谁毁的?”
众人听了,都不吱声,剩下的话,谁敢说?
苏荷又道:“你们不说,我说,还有,就是你们这些商户自己毁坏的,若是还说有谁,那就是镇上的百姓了,谁不走路了?走路的,都踩踏了路面,都有责任。”
“但百姓多了,毕竟各人毁坏的程度不同,老板姓两脚走路,毁坏的总不及你们商户自己出银子,砸坏的路那么彻底不是?所以,我觉得,百姓们的那份,可以忽略不急,”苏荷转而向孙科,“孙县令,您觉得呢?”
孙科两眼直愣愣,微张的嘴巴就没合拢过,看着苏荷,点点头,“啊,啊…”
苏荷再看向众人,继续道:“但你们在座各位的那份,不能不算,否则,你们毁坏道路,出的银子,岂不是白出了?”
苏荷这话说的并不客气,在场众人,都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有人想要开口反驳,却是发现,这么多人在场,总不好睁眼说瞎话,想跑都跑不了,谁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睁眼说瞎话,说自己没背地里毁坏路面?一个个只得忍气吞声,听着苏荷在这里振振有词。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毁坏路面的,是芙蓉行,和在场联名的众商户。”苏荷看了眼孙科,“孙县令觉得呢?没有异议吧?”
不待其他人开口,苏荷马上又道:“那既然找到了元凶,就由这些毁坏了路面的几家出银子,来修补路面,总没错吧?”
说着,苏荷转向孙科,“银子有了,但还要有人来修,这修路的事,可不是我们这些百姓能做的了主的了,是红砖,还是白砖,是铺成一寸高,还是两寸高,是直着铺,还是弯着铺,这些,可都得府衙出面,朝廷官员做主了,”苏荷又看向在场的众商户,“你们各位说,是不是?”
苏荷眼眸盯着那钱多金,“又不是修我芙蓉路,或是修瀛海路,”说着,又转向那瘦老头,“更不是,你们刘家是茶楼路,咱不过是个经商的,哪里定夺得了这些不是?”
苏荷一扬下巴,冲着在场在商户们丢话,一瞬间,她成了众商户的代言人,不知怎的,就站到了与他们一边,这下,正双眸闪闪的望着孙科。
孙科一时没回过神儿来,看着苏荷不知如何作答,厅堂内一阵安静,却是其他的商户有人等不及了,看着孙科道:“是啊,孙县令,这修路动工的事,还得是朝廷出面不是?”
“对,得你们官员做工干活,哪里是我们这些小百姓管得到的?”
“就是,我们最多出些银子,也得看各家能力,这事儿,最终,还得孙县令来办不是?”
几句话的功夫,这矛头,便指向了孙科,孙科刚刚还没反应过来,这下听明白了,可他不解,为何苏荷反水,带头将矛头转向他了,可孙科心里明白,这事儿,毕竟是他应该承担的,这下,当着所有人的面,他也不可能耍横不管,只得应下,“此事,朝廷,自然也是应该出力的…”
孙科看着苏荷,本想再说些什么,因为此事,毕竟因芙蓉行所起,可如今,苏荷来了,几句话的功夫,便调转矛头,成了朝廷的问题,所以,孙科心中也是有些许不满的,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却已经被苏荷接过话茬儿。
“有孙县令这句话便好,”苏荷自然明白孙科的意思,但她不可能让他说出这话,正色道:“此事到了眼下这个地步,我们谁也没必要去追究过去,追究了也是三两句白扯不明白的,咱们只研究解决办法。”
“现在,我们都各自认了各自的工作责任就好,接下来,咱们就确认具体事项。”
众人抬眸,等着苏荷所言的具体事项。
苏荷继续道:“具体事项,第一件,在座商户,一家出多少银子,”顿了顿,苏荷看向钱多金,“钱老板,你说说看,一家出多少比较合适?”
这一提到具体出银子的事,在场众人,谁都不说话了。
钱多金也是吱吱呜呜,他哪里敢说这个数目,说多了,得罪了在场的商户,说少了,得罪了办事的孙县令,他这眼眸来回转悠,也是说不出个一二,还是看着苏荷,最后,却道:“这,各家出多少,也要看各家的承受能力,和各家对于道路的损坏情况,来定吧?”
苏荷轻轻一笑,她自然明白钱多金的意思,道:“钱老板的意思,是想说,要我芙蓉行多大头了?”
钱多金一扬眉头,“按照苏老板的办事风格,理应如此啊…”
他这话说的很在点儿上,苏荷也不生气,只道:“好,钱老板此言有理,那我芙蓉行,就出三千两,剩下的,你们各家均分,”说完,双眸炯炯的看着在场众人, “若是谁家觉得能力有限,与其他家均分不来的,你们自己商议。”
苏荷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当即炸开锅,三千两银子,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多,这修路,肯定是要全镇子的路一起修的,总不能这条街修一半,那条街跳过去吧?这路面一会儿新,一会儿旧,算怎么回事?再说,没修的路面上的人家又怎么算?人家不是镇上的百姓不成?
所以,虽然路面损坏的程度不同,但要修,肯定是要镇上的主路一起都修了的,而修这几条路,花费绝非小数目,少说也要有个两三万两银子,才能做得下来,而苏荷一开口,只认下来三千两,剩下的,其他十八家商户均摊,算算,谁家出的,也不是小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