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的王公贵族都是变法之中的一个最大的阻挠,他们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对于百姓能够得到什么,根本不关心,甚至还要在他们仅有的东西里再苛刻出让自己得利的东西,但是千百年来,辛苦劳作的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打压,他们只知道辛苦的做事,而没有时间是想让自己反抗的事,但是若是将他们压迫的太久太狠,便会掀起滔天巨浪,从古至今的揭竿起义皆是如此。
这样的历史,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夏小荷对历史并不是很通,但也是知道的一些的,若是大圣朝也一直这么做,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但以后总会有一天,百姓不会一直受着压迫,总会有大乱的一天,夏小荷提醒南宫建宇,“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这国并不是君主一个人的,也是所有百姓的,自然要多为他们去考虑,如若不然,国将不国,不要等到改朝换代的那一日再去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样的教训谁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君主却没有几个,南宫建宇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上朝之后我便跟父皇提议,就算不能一下子全都改掉,但能改一些是一些,等到我能掌权说话的那一日,定要让朝廷上下都换了血,不再像如今的朝堂一样昏庸。”
夏小荷点了点头,南宫建宇知人善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封建社会的皇子,却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听从夏小荷这么一个无知女子的建议,她能有什么理由去怀疑南宫建宇不会是一个好皇帝,她心里一直都相信,若是南宫建宇当了皇帝,那个时候的大圣朝一定会是一番四海升平的景象。
南宫建宇想起来自己刚才对夏小荷说的话还有些难为情,他对夏小荷道,“方才是我小人之心了,你非但没有捣乱,还帮了我的大忙,我应该感谢你才是。”
夏小荷笑了笑,“你只要能承认这一点就好,我们之间,不用很客套,没有什么感谢不感谢的,而且我是你的亲卫,帮你做事也是应该的,若是真的要谢,也该是我谢你让我有个容身之地才是,不过说这些话也太见外了,不是么。”
南宫建宇点了点头,他和夏小荷的关系,如今也不仅仅是个谢字就可以说完的,只是他们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定义,朋友,亲人,还是知己,南宫建宇和夏小荷对视了一眼,又各自分开了视线,他们之间一直是如此小心翼翼的,怕触碰到那条横在二人中间的线,以各种理由欺骗着对方,也在欺骗着自己,但其实只要能每日看到对方,能够保持这么近的距离,便也让人知足了。
南宫建宇和夏小荷用一整天的时间,把皇上交代下来要整理的卷宗都整理完毕,并写下了整改的意见,南宫建宇看了看写满了的几张纸,本来是信心慢慢的事,此时却又有些犹豫了,真的要把这些东西都交给皇上么,到时候的结果是什么,会不会最终都是他和夏小荷的白忙一场呢,皇上一直都不站在他这边,这些事都是他不得不担心的。
不过有一个人也许能够给他一些建议,南宫建宇想起刑部尚书李伟年,那个人为人正直,不涉党争,跟他的关系也不错,是个可交之人,又刚正不阿,跟南宫建宇也称得上是知己,这些又都是刑部的卷宗,他不如先到刑部去跟李伟年商量一番,看看他对自己的这些想法是什么意思,也许能够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想到这里,南宫建宇便整理好卷宗,叫上马车往刑部走去,到了刑部衙门,见到李伟年的时候,他正在伏案处理案件,看到南宫建宇过来也有些意外,连忙起身相迎,“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来下官这里了,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南宫建宇摇了摇头,跟他寒暄了一阵,落座之后,便也很快切入了主题,告诉他自己今日的来意,他把卷宗交给了李伟年道,“这些是刑部的卷宗,父皇让我整理的我都已经整理过一遍了,而且也写出了一些修改律法的意见,今日我也拿了过来,先给大人过目一下。”
李伟年接过了南宫建宇给他的卷宗,看到了南宫建宇记录的十分详细的意见,一条一条的看过去,不觉有些吃惊,里面的一些修改意见确实十分巧妙,李伟年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看到他写下的这些新律法也十分赞同,但是看下来之后,他却发现了一些不妙的地方。
他把手中的纸放下,抬头问南宫建宇,“殿下的这些想法确实好,但是殿下有没有想过,皇上会不会同意这些改动,朝中的大臣又会不会同意,据臣所知,里面的有些律法可是千百年来都未曾动过,一旦动了,便是伤筋动骨,满朝哗然,殿下的想法好归好,但实在是有些危险,还是要三思而行啊。”
南宫建宇叹了口气,他今日前来,不就是想要李伟年给自己一个意见,改,伤筋动骨,自己可能还捞不到好,但是对百姓是有利的,不改,他的心血便都白费了,这又怎么能让他甘心呢,夏小荷说的也对,现在百姓遵照着这样的律法,相安无事,但会不会有一天,有人发现了这些律法的不当之处,便会揭竿而起,自己不变,就会被百姓逼着去变,那为何不现在就去变呢?
南宫建宇看着李伟年,“大人觉得不妥,只是大人觉得我的意见会引起朝堂的不满,但说到底,大人还是同意我的想法的,是不是?”
李伟年点了点头,“殿下的这些想法极为巧妙,下官自叹不如,下官也想让百姓有新的更合理的律法来遵守,但是有些事,并不是我们想,就能去改变的啊。”
南宫建宇注意到,李伟年这一次说的是我们,说明他是愿意跟南宫建宇站在一条线上的,他们是一类人,这让南宫建宇心里更有底气了一些,“既然大人也是同意的,我们为何不去试一试呢,难道真的要等到百姓忍无可忍,强制着我们去改么,就算现在不改,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以后呢,难道要等到几百年以后,让我们的后世子孙再去卷入一些无端的争执和杀戮么,可这早在此时此刻,就是可以避免的事,却为什么要等下去呢?”
南宫建宇跟李伟年说的都是交心的话,那李伟年便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他直言道,“但是殿下除了要为后世子孙考虑,也要为今日今时,自己的处境去考虑,皇上是不可能答应殿下这么大刀阔斧的变革的,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若到时候殿下因为此事受到了牵连,那又是何苦呢?”
南宫建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他知道自己若是太过冲动,确实会引起不好的后果,但是他又不能白白的把心血浪费掉,所以他还是要听李伟年的一个建议,“那么依大人之见,我应该怎么做,既能让皇上答应,又不会让我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呢?”
李伟年想了想,像南宫建宇建议道,“不然殿下回去再把这些意见都做一番修改,让这些变动看起来变的不是那么厉害,能够让皇上接受,但是也能改掉一些之前的不合理问题,虽然只是小小的变动,但是也比之前要好一些,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变好的事,需要循序渐进的来做,等到人们以后慢慢适应了,便可以一步一步达到殿下所期待的那样,虽然时间会久一点,但不会有任何人会受到损失,反而是得利的。”
南宫建宇想了想,他说的确实有道理,若是这样做的话,不会引起谁的反感,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做到改变,久而久之,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他笑着对李伟年道,“还是大人有办法,那我便照大人说的,回去改动一番,等到了朝堂之上,还需要大人的帮忙。”
李伟年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口答应了下来,“下官对殿下的想法十分佩服,也支持殿下要做的事,这点忙自然会帮的,其实这也不只是帮殿下的忙,下官帮的是天下的百姓,我想以后也会有人因为此事而感激殿下的。”
南宫建宇不在意的笑笑,他做这件事,从来又不是让人记住自己,“能够让百姓过的更好,这本来就是我一个皇子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被人感激的,就算没有人记住我,该做的事也是要做的,大人每日这样操劳,也并不是为了让人记住吧,还不是照样勤勤恳恳,为百姓操劳,跟大人比起来,我做的还是太少了。”
李伟年连忙摆了摆手,忍不住笑了笑,“殿下说的这是哪里的话,下官的本职工作而已,把事情做好罢了,这确实算不得什么,况且我也不是在白白做事,不是还拿了朝廷的俸禄么,原本就该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