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月华知道施锦宸所顾忌的是些什么,可是柯月华自认为自己刚刚所想的那个办法可行。
“救命?”施锦宸大脑飞速的回忆着,小穗(柯月华)自从卖身给他以后,除了上次在断剑涯与他分开一月有余之外,其他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外人。
可是既然小穗(柯月华)都说了这个赵敏敏对她有恩,并且小穗(柯月华)的样子看起来也是颇为焦急和下定决心了要带走赵敏敏的模样。
“你将她放置那颗大树后面,我们就先回宴会,我会吩咐人弄好一切。”施锦宸知道柯月华是不会放弃的,于是乎便妥协的和柯月华成了“共犯”。
“恩行。”柯月华相信施锦宸会帮她带赵敏敏出宫的,于是乎便听从了施锦宸的将赵敏敏搬到了施锦宸所说的那颗大树下。
待柯月华安藏好了赵敏敏后,柯月华转身回到施锦宸的身边跟着施锦宸回到了宴会。
只是到达宴会的前一刻在离宴会不远的地方的时候,施锦宸是让柯月华先回宴会的,而他则是与柯月华差不多前后脚。
柯月华和施锦宸就这样非常淡定的回到宴会中,根本没人发现任何异常。
对面的施锦汉和白瑜虽然知道施锦宸和柯月华离开了一会,可是也未起疑,见施锦宸和柯月华回来后也就只是看了一眼后便再次观看起了表演来。
清华公主刚刚便已经听到了柯月华说了要去茅房,而且施锦宸也是因为怕柯月华找不到所以跟去的,也并没有多疑。
终于在看完最后一场表演后,所有人包括皇上也都有些许犯困了,可是中秋宴会一直都是每一代皇帝传留下来的传统节日,所以当代皇帝也只能接棒的坚持下来。
况且中秋之夜摆宴会既能与朝臣同乐,也能拉进与朝臣之间的君臣之心,何乐而不为。
“今日宴会就到这里来,夜色也晚了,众钦家也早些出宫回府歇息去吧。”皇上哪怕早就也已经困得有些睁不开眼了,可是作为皇上他还是要该说的说一下的。
“皇上 ,不好了,不好了。竹林旁的库房着火了,而且……,而且新封敏妃娘娘也在里面。”
皇上才刚说完,便被一道焦急清响的小太监给岔了进来。
“什么?火扑灭了吗?敏妃人现在怎么样?”皇上顿时焦急的猛站了起来。
皇后娘娘眼眸里明显有惊讶的眼神一闪而过,不过却随即而逝。
原本还想要日后要怎么对付这个赵敏敏,没想到既然都不用本宫动手。
皇后心里在阴毒的想到。
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震惊的不行,可唯独坐在柯月华对面的那个使者,依旧是安安静静的,根本没有任何的吃惊或是怎样。
而那位使者身边的人,也是一脸的震惊,明显的也是有些许的不相信,并且还下意识的看了好几次坐在他身边的使者。
“回禀皇上,火势太大,一时还未扑灭,而且敏妃娘娘怕是凶多吉少了。”
小太监越说到后面音量就越小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个敏妃才刚被册封就死了,皇上肯定会大怒的,皇上不高兴,挨骂和被罚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
“废物,废物!一场火都扑灭不了,朕养你们何用!走,去库房!
如果今日敏妃有事,你们都给朕吃不了兜着走!”
皇上非常心机的快步朝着小太监刚刚说的什么库房走去。
除了几位身份地位较为高的跟着一起同去了之外,其他人都只是在宴会上等着,并且在皇上走后还叽叽喳喳的议论了起来。
“敏妃呢?敏妃救出来了没有!”皇上离库房还有一小段距离的时候就看见了前方的熊熊大火。
皇上连想到这大伙或许会烧死一位他还没有“品尝”的仙女似的美人时,皇上说不出的不是滋味。
“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四殿下吉祥!”
“火势太大,敏妃娘娘根本没有几乎出来,奴才们也没法进去,娘娘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一个明显有着小官职的管事太监非常惋惜做出一股的说道。
在库房负责扑火的小太监宫女们听见有脚步声过来,一看是公里的主子,便立马停了下来,急匆匆的请安。
“凶多吉少?放屁!还请什么安,给朕扑火啊!还有你们,你们一块去扑火,快去啊!”
皇上明显的表现出不悦来,并且还对跟着刚刚与他一同从宴会过来的一些奴才和宫女吩咐的说道。
“公子,你说小姐她……。”那位身着名族特色兽皮服装的男子叫阿古拉。
被阿古拉尊称成公子的男子叫赵宪成,是赵敏敏养父母的儿子,也是赵敏敏名义上的大哥。
“没事的,不必担心。”赵宪成明显的很是轻松,听小太监说赵敏敏凶多吉少的时候,赵宪成根本没有任何的焦急或是担心之色。反而还出言安慰到身旁担忧不已的阿古拉。
公子难道对小姐当真这么薄情不成?小姐都已经顶替舞姬的身份来南召讨好南召国的皇上了。
小姐这明明是在测试公子的心意,可是公子根本没有半丁点儿的拒绝的意思,反而还真的同意了小姐代替舞姬来南召。
在族群内,人人都知道赵家小姐喜欢上了自家的大哥赵公子,哪怕他们都知道赵敏敏与赵宪成没有血缘关系,依旧也是在背后嚼着舌根子,更有甚者是直接说赵小姐不知廉耻一类难堪入耳的话。
赵家主母本就不喜欢赵敏敏,当初收留赵敏敏是赵家老爷的注意。可是如今有了这么一档子有辱门规、清誉之事赵主母当然借机找了借口赶了赵敏敏出了赵府。
赵家本就是中原之人,只是因为赵家老爷的私人原因举家搬到了番邦之地,并且还扎根谋起了营生来,短短几年就靠着从中原带过去的稀罕玩意和一些番邦少见的物品,在番邦成了最有钱的一家,更是被番邦蛮王看重,给了个响当当的名讳赵王爷。
得到名讳的第一时间赵家就把赵府的牌匾换上了赵王府。
番邦蛮王这么做怕就是在给赵家权力来留住赵家常驻番邦,为番邦想法子带上行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