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天寒地冻,大雪封路,一个偏僻的村庄,星星点点的亮着几盏灯,远远望去,死一样的寂静。
“他爹,炕都烧好了,赶紧躺下吧。”孙老太说道。
“这就睡,这就睡。”孙老汉编好手中最后一个箩筐,吹灭了油灯,拖着疲惫的身体钻进了被窝。
在这种天气,没有什么比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睡上一觉更幸福的了。
躺下之后,孙老汉发现老伴睁着眼睛,在黑漆漆的夜晚显得格外显眼,也有些瘆人。
“他妈,你想啥呢?”
“你有没有觉得,今天晚上怪怪的。”
“咋?”
“没咋。”
就算老伴不说,孙老汉也意识到,今天晚上村里出奇的安静,连平时乱咬乱吠的狗都不叫了,隐隐觉得今晚可能有事要发生。
孙老汉不安的看了眼老伴,强作镇定的说道:“累了一天,别想些没有用的。”
说完,闭上了眼睛。
嘿嘿嘿,嘿嘿嘿……
睡眼惺忪的孙老汉仿佛听见有人在窗户底下笑,这不怀好意声音听起来阴恻恻的。
他不敢叫醒老伴,他知道孙老太平时就胆小,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吓得不轻。
“谁?”孙老汉哆哆嗦嗦的问了一句。
窗外的笑声戛然而止。
这下孙老汉更害怕了,他回过头来,发现老伴也直勾勾的看着他,把他看的头头皮发麻。
“我也听见了。”老伴轻声说道。
“没事儿,可能是谁家孩子路过呢。”这句安慰人的鬼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哪有孩子深更半夜不睡觉,在大雪地里玩的。
这一晚上老夫妻都在惶恐之中度过,直到天快亮了这才睡着。
第二天孙老汉出门检查,窗户底下并没有脚印,问了附近几个邻居,也没有一个人听见昨晚的笑声,大伙都说他上了耳朵不好使了。
可他不信,孙老汉知道自己虽然年近六旬,但是从小在地里干活,身体没得说,这几年也从来没有眼花耳聋的时候。
这一天他又干活到干到深夜,没办法,编筐是他们家唯一的收入来源。
晚上吹灭油灯躺下,睡到半夜,又听见窗外有动静,他一下吓醒了,竖起耳朵听,发现有什么东西窸窸窣窣的,绝不是老鼠的声音。
他起身打算一探究竟,这时窗外又响起了一阵笑声,这次听得真切,就是人的笑声,而且很像老太太。
孙老汉吓得一咕噜钻进被窝,一宿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孙老汉去城里叫回自己在当铺当伙计的儿子孙福,告诉了他家里的情况,让他这几天在家里睡觉。
十里八村都知道,孙福和他生性老实的父母不一样,出了名的傻大胆。
这天晚上孙福找了根棍子放在炕头,对父母说道:“爹娘你们放心睡吧,我看今天晚上谁敢在咱家装神弄鬼。”
家里有这个儿子壮胆,老夫妻安心了不少,踏踏实实的入睡了。
不出所料,半夜又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机灵的孙福一咕噜起身,拎起棍子就冲了出去,月光下,一个黑漆漆的矮小影子跑了过去。
孙福衣服也来不及穿跟在后面,追了一里多路,已经追到了村子外面,那影子钻进地里就不见了踪影。
面对四周的黑暗,他有些后悔了,也有点害怕,正打算跑回家的时候,一个凄厉的叫声划破夜空。
“嗥————”这声音听起来撕心裂肺的,绝不是人发出来的声音。
孙福一听声音是从家的方向传来的,马上意识到不好,一溜烟炮到村里,只见自己家门口已经围着十来个村民,有的托着油灯,有的提着灯笼,都朝着门里看。
从他们惊慌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出事儿了。
他挤进去一看,立刻吓了一跳。
只见孙老太在屋里眼神诡异,手舞足蹈,胡言乱语,一会儿还跳上桌子,把围观的人都吓得不敢说话。
突然间孙老太太一把掐住孙老汉脖子,“嗥——”的一声就要朝自己老伴脖子咬去。
“快拦住她,她中邪了!”有个村民叫了一声。
众人听到“中邪”两个字都不约而同的退了几步。
孙福连忙从身后抱住母亲,抱住那一刻,突然闻到一股腥臭。
“快去请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