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书房,皇上先打量了一番,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画的是一位年轻力壮的男人,正在推一个小女孩荡秋千,上面的提名是欣贵人的原名。
贾一方顺着皇上的目光看去,原来他正在观赏小女以前作的画。自己也往画上看了一眼,心中忧伤之情更重了。
不禁说道:“那是小女进宫之前作的画,说以前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我在外办事回来后带着她荡秋千,那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故作了此画放在我书房观摩。”
说着潸然泪下,“如今她竟然自己上吊了,留下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皇上的目光,看向他竟然有些动容,不禁安慰了几句,并且从此了解,欣贵人与父亲的关系非常的亲切。
然后把话引入正题,“你是否知道欣贵人为什么要上吊自杀吗?”
贾一方一愣,“宫里传来的消息,不是她自己忍耐不住宫里的寂寞,所以过得不开心自己才上吊自杀的嘛。”
“你心里就没有怀疑?你自己的女儿,自己不清楚是什么品性!”
这时,贾一方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想法,但是不好判断,然后说:“希望皇上能告知详情。”
然后,深深的作了一个揖。
于是,皇上说出皇后娘娘,“你女儿欣贵人一开始并没有自杀的打算,可是就在她上吊自杀的前一天晚上,皇后娘娘派人去见了她,结果第二天,就得到欣贵人上吊自杀的消息,你觉得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些关键呢?”
贾一方听完,脑子快速的转动起来,他身在官场多年,这种敏感度还是有的,他已经百分之九十相信了皇上的话,但是仍然有百分之十存在怀疑。
“皇上,说话有时候是需要证据的,如果无缘无故的冤枉了别人,可就不好啦。”
皇上听完,心想这真是个老狐狸。
“这件事信不信由你,不过你想要证据,我现在就能把你贪污受贿的证据,列举一条条一桩桩,要不要我们摆出来看看啊?”
贾一方听完这个话,心下凉然。
心中道,就知道这皇上来者不善,原来在这里等着我。
如果贾一方不知道自己的女儿的死,与皇后娘娘有关系,也许他的决定还会犹豫不决,可是,现在自己的女儿已经死去,并且看着皇上的语气,贾一方已经完全相信了他的话。
“其实,你现在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只有和我合作,你要想活路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皇上现在表现的很硬气。
贾一方缓慢的吐出几个字:“臣愿为皇上做任何事。”
皇上觉得贾一方比他女儿欣贵人更加的识时务,然后问他:“你知道,杀害谢邦媛的幕后使者是谁吗?”
贾一方或许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眼睛转了几转。
“你不必想其它的,只要如实回答就好。”
贾一方想了想,既然已经决定与皇上合作,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那就直接说出来吧。
“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这一切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操纵。”
这个谜题解开后,皇上就让贾一方密切关注皇后娘娘父亲的动向,有什么及时向他汇报。
贾一方连连点头。
“我还需要你做一件事。”
贾一方不解的问到:“什么事?”
“你是皇后娘娘父亲的附庸下属,想要接近他肯定很容易,想要知道一些什么机密应该也不难,你需要帮我收集皇后娘娘父亲犯罪的证据,这样也可以来抵消你贪污受贿的罪恶。”
皇上说完,就看向贾一方。
贾一方想着这种事情的危险性很高,不过自己现在横竖都是一死,不如为了给自己女儿报仇,和皇上一起打击皇后娘娘的父亲,然后很坚定的说了声好。
……
“什么?幕后使者是皇后娘娘的父亲?”
谢邦媛听完皇上的讲述,感觉很诧异,这么长时间,都以为幕后的使者是皇后娘娘,没想到她父亲,才是真正的主谋。
那么,周义的死的真凶,就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谢邦媛想,她一定不会放过他。
“我已经让贾一方密切关注他的行动,收集他犯罪的证据,等到收集到完整的证据,我们就可以彻底扳倒他。 ”
皇上说完,谢邦媛就在心里相信了这件事他一定会处理的好,自己不需要再过多担心。
谢邦媛非常感谢皇上的帮忙,在心里对皇上更多了一层感情。
她让皇上自己要多加小心,提防着他人。
皇上听到这样的关心,感觉非常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谢邦媛,不让她受到伤害。
过了几日,贾一方派人偷偷给皇上送信。
信上写着:事已成,望明日面谈。
皇上拿到信后有些焦急,也不召他入宫,当天夜里直接悄悄出宫,就去了贾一方住处,在贾一方书房等候。
不料今天来的不是时候,他刚到贾一方后院的时候,就听到下人说到今天皇后娘娘的父亲来这里做客。
皇上只好偷偷藏身于贾一方书房,翻看贾一方的书籍。
突然,一阵脚步声在书房外响起,外面的人差不多是要向书房走来,皇上急忙寻找藏身之所,并没有找到,只好一个翻身上了房梁,在房梁上趴着,在下方的人根本看不到。
门吱的一声,就听到贾一方谄媚的声音:“您请,我们书房聊细节。”
皇上想透出头看看这个人是谁,又怕暴露身份,只好作罢。
“你女儿刚刚去世,我对此也表示很难过。”
听到自己的女儿贾一方不自然的顿了顿,“劳您记挂在心,我现在想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官事上。”
“既然你这样说,那我就再和你说说正事,最近南宁那边旱涝严重,农民流离失所,你是不是应该向皇上请求拨些善款赈济灾民?”
听到这个人说的这几句话,皇上听出来了这是皇后娘娘父亲的声音,当真是冤家路窄。
贾一方踌躇的问道:“前段时间我才上奏章请皇上批下一笔款项,这还没过多长时间,就又请一笔,是不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