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想拆穿她与公子邦彦的复仇计划,又不想她受到半点伤害,所以经常派巧妹暗中相助。
直到有一天,巧妹偷听到谢邦媛于公子邦彦的对话。
“为了刺杀新帝,我想安排你到那狗皇帝身边。等待时机成熟,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公子邦彦竟想利用自己的妹妹复仇。
“哥哥,非得这样不可吗?”谢邦媛倒是显得有些犹豫,有些不太情愿的样子。
“我的好妹妹,难道你忘记了父皇母后是怎么惨死吗?我只想快点报仇血痕。”公子邦彦极力劝说道。
“好吧,一切都听从哥哥的安排。”谢邦媛虽然犹豫,但是为了复仇,她甘愿赌上自己的幸福。
“哥哥想如何做?”谢邦媛有些疑问的问道。
“哦,人人都知道那狗皇帝贪恋美色,到时我会在新帝前举荐你做他的妃子。”公子邦彦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哥哥这样做目的为何?”谢邦媛又继续追问道。
“我的傻妹妹,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上爱美人不爱江山得昏君很多。当然是要你引诱新帝,以达到荒废朝政的目的。”
“这样我也好找借口,说那狗皇帝整日沉迷于女色,荒废朝政。我也好讨伐他。”公子邦彦似乎早已筹谋好了一切。
“到时你也生下皇子,趁机夺了那狗皇帝性命,让你的孩子取而代之,到时大仇得报,你便是太后了!哈哈……”
公子邦媛野心勃勃,行事果断。他决定的事很难再有改变。
巧妹听到这儿,非常吃惊,赶紧将自己听到的话一字不差的转告给公子鸿泽。
没过几日,公子邦彦的计谋果然得逞,谢邦媛成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
由于独得新帝恩宠,新帝每日都来谢邦的寝宫,让她侍寝。但是谢邦媛都以各种借口推脱了,实则是她在为公子鸿泽守身如玉。
另一边,公子鸿泽知道宫里的情况,自然会有所行动,他可不能将自己爱的女人拱手相让,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于是他暗自部署一切,由于巧妹整天伺候谢邦媛,对皇帝的一举一动最为清楚。所以,就将重任交给巧妹完成。
一日,新帝十分想念谢邦媛,于是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寝宫。谢邦媛知道自己这次难以推脱了,毕竟皇命难违。
新帝在谢邦媛寝宫就寝时,正在她无计可施时,没想到新帝旧疾发作,这才躲过一劫。
吓得谢邦媛赶紧传来御医为新帝诊断,等御医瞧过后,新帝醒过来了。
“李太医,朕好端端的,怎会突发旧疾?”新帝疑惑的问道。
“会皇上,您发病时,可是在谢贵妃寝宫?”李太医发问。
“是啊,可有何问题?”新帝追问道。
“臣之前为谢邦媛瞧过病,当时就发现她与皇上五行相克,对皇上极为不利,但是由于娘娘当时独得恩宠,没敢多言。”李太医回复道。
“那可有解决之策?”新帝心急的问,他可不想那么快就死,皇帝还没当够呢。
“办法倒是是有,不知当讲不当讲。”李太医有些犹豫地说。
“快说!朕恕你无罪!”新帝火急火燎地说道。
“皇上您必须与谢贵妃分房一年。”李太医鼓足勇气说出这句话,生怕迁怒皇上。
虽然皇上对谢邦媛多有不舍,但是权衡之下,当然是自己的性命重要,自然是同意了。
从这之后,皇上便不来谢邦媛的寝宫了。谢邦媛对此感到很纳闷,这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治病救人之法。感到十分困惑。
其实是公子鸿泽得知谢邦彦派巧妹鼓动谢邦媛勾引新帝时,暗中部署一切。
当新帝在谢邦媛房中就寝时,巧妹故意在房中点燃无色无味引发新帝旧疾的毒药,后买通太医和国师,故意在新帝面前说谢邦媛与他相克,需要分房一年。
尽管每日公子鸿泽都来找谢邦媛说说话,可是病床上的人,还是没有苏醒过来。
巧妹与嬷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公子鸿泽是真的很爱娘娘,不管政务多繁忙,都会抽空来照顾谢邦媛。
嬷嬷看着这对有情人被老天爷这样折磨,内心也十分地不忍。就在心里默默祈祷,谢邦媛能够快点醒过来。
盼啊盼……等啊等……她还是没能醒来。
连续盼了数月,大地都换了新装,从落英缤纷的秋季,到了寒风凛凛的东季。
这时,还未到深冬,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洒到了屋内。房间里,炉子上的碳火烧的正旺,火苗自由的在窜动,一旁的巧妹往炉火中加着碳。
见天气不错,阳光正好,像往常一样看望谢邦媛的皇上想带她去晒晒太阳。
“巧妹,难得今日天气甚好,我想带媛儿去晒晒太阳,她都许久没有活动了,你来帮我一把。”公子鸿泽叫了声在炉火旁的巧妹。
“是啊,难得阳光这么好。不过皇上,您歇着,我叫嬷嬷过来帮忙。”巧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床前回话。
“巧妹,朕想亲自抱媛儿晒太阳,不用如此麻烦,你搭把手就行。”公子鸿泽轻轻摇了摇头。
公子鸿泽起身,轻轻将盖在谢邦媛身上的被子拿开,又叫巧妹将屋里的摇椅搬到门口。
他一个公主抱将谢邦媛抱到门口的摇椅上,椅子上铺了昂贵的鹿皮,十分保暖,又贴心的将毛毯盖在谢邦媛腿上。
而公子鸿泽则蹲在地上,握着谢邦媛的手,细心呵护着她。连续数月,连太医都说,如果还没醒过来,恐怕凶多吉少了。
而公子鸿泽则不相信,如果治不好谢邦媛,他便降罪于他们,太医们丝毫不敢怠慢,又是针灸又是补药,尝试了所有办法。
“媛儿,朕带你出来晒晒太阳,你可一定要快点儿醒过来。”公子鸿泽温柔的说道。
“朕还有好多事,没来得及跟你做呢,朕不许你弃朕而去,你听到没有?”公子鸿泽用手捋了捋谢邦媛额边的头发,感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