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等着烟尘都散的差不多了,笑笑生捂着嘴不停的咳嗦着,等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孙学军骑在了一匹白虎上。
白虎和朱雀差不多大小,全身都是白色的,眼睛是通红的,浑身都显露着一股王霸之气,它怒目圆睁的看着对面已经发狂了的朱雀,突然大声的嘶鸣起来,震得一旁的笑笑生和九狸的耳膜都要破了,笑笑生和九狸捂着耳朵,,生怕自己的耳膜会被这个庞然大物的神兽将自己的耳膜震破。
朱雀听见白虎的嘶吼之后竟也微微的有点后退,本来朱雀就是被封印在这里的,所以实力自然是有所削减也是理所当然的,白虎似乎也看出了朱雀的神志不是很清醒。
白虎一声怒吼,甚至将朱雀都往后震退了几步,白虎借着这个空档,一下子对着朱雀扑了过去,朱雀也在一瞬间反应过来,腾空而起,白虎扑了个空。
白虎也没有追上去,先是跑到了笑笑生的身边趴了下来,趴下来的时候轰的一声在四周带起了尘土,形成了一圈的尘浪。
孙学军知道自己在白虎后面一定会成为白虎的负担,于是很自觉的从白虎的背上跳了下来,手里拿着金箍棒,来到了笑笑生的身边。
“小心啊。”
孙学军一边说着一边抚摸着白虎的头,白虎居然顺从的的点了点头,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传入孙学军的心头,毫无疑问在他眼前的这个白虎就是虎儿,但虎儿不过是白虎的一只幼崽,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巨大呢,甚至都有能力和朱雀相提并论。
就在孙学军还在思考的时候,白虎一下子跳了过去,在地上印上了四个爪坑,突然他的后腿紧绷,似乎是想要往上跳的样子,朱雀也感受到了白虎接下来的行动,口中的火球一早就预备好了,一直处在蓄力状态,就等着白虎扑向自己。
但白虎完全没有惧怕的意思,他的眼睛里布满了怒火,两只前爪紧紧地握在一起。
白虎发力了,就像一支已经离弦的剑,冲着朱雀而去,朱雀也似乎已经掐好了时机,口中的火球对着飞在半空中的白虎而去。
“白虎小心。”孙学军在一般担忧的看着,不禁为白虎留了一把汗,笑笑生也满脸的担忧,手中紧握着手枪,九狸甚至都直接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接下来的场面。
朱雀这次吐出来的火球要比原来的更大更有力,远远比和孙学军他们用的还要致命,要是刚刚朱雀对他们用了这招,恐怕等不到白虎来,他们三个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白虎也感受到了对面直逼他而来额的火球的威胁,但还是直直的撞了上去,就在白虎已经快要撞到火球的一瞬间,突然白虎的身边像是有了一个保护罩一样,朱雀的火球都还没碰到自己,便已经在白虎的身边消散殆尽,白虎的身后还依稀零落着几颗小火苗。
朱雀见大事不好,刚刚想要躲开的时候,白虎一下子便扑在了朱雀的身上,将朱雀从四米高的空中扑在地上。
只听一声巨响。
溅起的风浪让在一旁一直看着的三个人都站不住了,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只见在两只神兽降落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坑,上面布满了裂纹。
朱雀被白虎压在地上,朱雀不停的扇动着自己的翅膀,却怎么也挣脱不出白虎的压制,只能在那里不停的嘶鸣着。
白虎突然将头转向了孙学军,张开了嘴巴似乎再对着孙学军说着什么,但除了野兽的嘶吼什么也听不见。
“白虎再说什么,你听的的懂不?”笑笑生问着一旁的九狸。
“我怎么可能听的懂啊。”九狸回答道。
“你们不都是神兽吗,难道还分什么语言国界?”
“那可是神兽唉,白虎,他们讲话哪里是我们这些小妖能听得懂的,况且他们平时都是说人语的,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到神兽,但听村里的老人说神兽全都是通人语的。”
“那它在这里吼什么,难道它不不会说汉语?”
九狸在一旁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
“我能听得懂。”
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孙学军突然开口了,他慢慢的冲着白虎走了过去,笑笑生不知道孙学军这是要做什么,但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拦不住孙学军。
两个人就这样看着孙学军向着白虎越走越近,白虎就这样一边压着朱雀,一边看着孙学军向着自己走过来,朱雀在白虎的身下不停的挥动着翅膀,带起的火星差点就烧到了孙学军,还好孙学军身体比较灵活才勉强躲过了朱雀溅起的火星,没有被朱雀溅起额火星溅到。
白虎见状,连忙抬起自己的另一只爪子,将朱雀的翅膀压在地上,不再让他扇动。
孙学军向着白虎走来,他看见白虎那柔和的眼神,白虎发出了和普通的野兽无异的声音,将一旁的九狸和笑笑生听的一脸懵逼,但孙学军似乎是听懂了的样子,他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金箍棒拿在了手里,突然一下子将金箍棒插在了地上。
“是这样吗?”孙学军对着白虎问道。
白虎点了点头。
孙学军动作很生硬的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在圈里不知道画着什么奇怪的符号,笑笑生因为是个道士的原因,所以勉强能看懂一些符文,只见笑笑生眉头紧锁,眼睛死死的盯着孙学军画出来的符文,虽然有些生硬。
“九转回生符?”
笑笑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惊呼起来,他看了一眼旁边不知道现在是什么状况的九狸,笑笑生解释道。
“这叫九转回生符,还是我从一本古书上见过的,据说在这个符咒可以让人百毒不侵,但这个符咒一般人根本就不会画,就算得到了这幅图,画出来的却和普通的废纸无异。”笑笑生解释道,“所以这个符咒在很久以前就没有人再用了,因为就算画出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