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中,张小品的脑袋都是懵懵的。
自己就这么着被人家收买了?
为了区区四万块钱,自己就被迫签了这么份“不平等合约”回来。张小品看着被随手扔进行李箱中的入职合同——这陆翔升的手脚倒也快,都没等张小品细想,就命令邱奕一路飞奔的去打了份合同回来。
一式两份的合同,在陆翔升的虎视眈眈的注视之下,极为不自在的张小品,被逼着直接在那间人去楼空的会议室里察看起了自己的入职合同。
合同上面写着的,也都是很普通的入职条款,只是其中有一条十分让人在意的就是:第三十六条,身为原陆集团的职工,必须无条件服从陆总安排,可以有异议,也可以反抗,但是陆总将保留自己以同样手段,并且加倍奉还的正当法律权益。
张小品曾经偷偷问过邱奕——这种奇葩条款是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要签订的,邱奕则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便飞快的躲在陆翔升身后,低下了头。
从看合同到签字,陆翔升一直死死的盯着张小品不放,而张小品本来还想专心研究下这合同有没有什么不对劲,但是看到后来,却只能放弃的将大名签在了合同的末尾。
实在是被这货盯着看的太过毛骨悚然,陆翔升这家伙的眼神简直不要太锐利,一双眼睛更是无比炯炯有神,有那么一瞬间张小品简直有种这货一定是点珍视明长大的错觉。
不过好在入职合同除了第三十六条之外,其余的关于员工福利之类的条款,描述的条件都是十分的优渥,看来身为原陆集团的员工,除了要忍受自己家那位混蛋总裁之外,别的方面,却要比其他企业要幸福许多。
打开家里玄关的小灯,张小品坐在自己的穿鞋凳兼鞋柜上面发呆,行李箱平铺在门口的地摊上,里面的东西一概没有缺少。
并且在自己的细软上面,还多出来一份有着原陆集团标志的合同。
合同上有张小品的签名,签名上还有张小品的红手印……
陆翔升说,对于张小品这种还欠钱的员工来说,光有亲笔签名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手印画押,对他来说,才算有所保障。
张小品傻眼的用手在红色的印泥上面蹭了两下,心说这家伙到底是多不放心自己的人格,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么封建社会的一套!
可是这些话,张小品却也只能在心中嘀咕,面对那个自己本来就不是对手的混蛋——并且还是已经变成自己顶头上司的混蛋,张小品就算有什么怨言,却也是不敢说出来的。
看邱奕那躲在陆翔升身后,一脸低眉顺目的样子就能推测出来,陆翔升对于自己的下属,到底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张小品已然惹了他这么多次,今后若想在工作时还保有一条活路,那现在也只能乖乖听话了。
“唉——”呆坐在自家玄关处的张小品默默的叹了口气,今后的日子也不知道到底会多么的水深火热。
不过话说回来,张小品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在回国之后,竟然这么快的就搞定了工作的事。
张小品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可是身为SOHO一族的张小品,既然从以前开始就选择在家办公,那么就也表示从她职业生涯的开端,就注定了不会朝九晚五,也注定了其工作时间的朝不保夕。
其实张小品毕业之后,还是挺努力的找过正经工作的。比如说那个因为张小品的优秀能力,破格录取应届毕业生的同声传译机构。
那是个S市挺有名的翻译机构,里面众多精通各种语言的精英翻译官,所涉及的政、商方面的业务数不胜数,甚至有很多前辈,都曾被B市方面亲自点名,在有重大会议的时候,出差到首都进行翻译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氛围好,同侪优秀,接触到的人际关系面又高级又宽泛的工作,张小品却依旧只坚持了半年便主动辞职。
其实在专业方面,张小品并没有出过什么纰漏,反而她的上司对这位新人的业务能力也是十分赞赏,可是这种忙起来几乎一天十二个小时连轴转的工作,实在大大减少了张小品与昂初的相处时间。
所以考虑再三,为了能够有富裕的时间与昂初相处,所以张小品毅然决然的辞掉了这份时薪高到吓人的工作。
以前张小品只觉得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可是现在回头看来,却只觉得自己简直傻的可以。
到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付出,也终究是没有换到一丁点东西出来。
后来呢,张小品好不容易才在一家总部位于米国,但是在S市设有分部的编辑社的工作。
不过这家编辑社的业务主要是在原文书出版方面,只有巴德总监负责的很小一部分业务,是关于中外书籍的译制工作。
这些需要翻译的原文书作者,大多是国外的一些还未出名的,或者风格比较先锋前卫的诗人作家,然后受到米国总部的赏识后,需要拓展其国际声望,所以必须在各个国家流通其书籍,以便今后报类似普利策奖或者诺贝尔文学奖一类的、需要有国家译本数量限制的文学类奖项。
这样的书发行量很少,但却是国际文学类奖项的报名时,必不可少的存在。
而张小品,就专门负责这些书籍的英文转中文的译制。
但是这种书籍的出现频率十分的不规律,有时候一个季度会来两三本,有时候一年了也不见有一本出现,虽然单本的翻译项目,只要完结就能有一笔十分丰厚的报酬,可是这种编制之外的工作,却依旧有种朝不保夕的意味在。
也并非张小品的顶头上司——巴德总监故意为难张小品、不让她入职。而是这家编辑社的米国总部有着关于入职人员的硬性规定,那就是:除非是米国常青藤学校毕业,或者是美方认可的具有国际声望的相关院校的毕业人员,才有机会能够进入编辑社的人员编制之内。
张小品上的学校虽然也是国内的一本,可是在国际上却没什么名声。
而巴德总监嘛——这种在剑桥大学主修古典文学的大拿就不在此等考虑范围之内了。
所以张小品虽然在这家编辑社赚了不少钱出来,但是却一直都不算是编辑社的正式员工。
撑死了,张小品也就是个编制外的临时工——就是时常被拿来当作背锅侠的那种人。
本来回国之后,张小品还有些发愁自己空空的户头。而手里这个因为跟昂初见面而耽误下来的项目,完结时间更是遥遥无期,今后到底吃什么都是个问题。
既然有工作岗位送上门来了,张小品也懒得再去担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最起码有吃有喝有房租了,只要不用搬回去家中,跟她一起住,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将行李箱中的那本手抄本诗集拿了出来,张小品忽然看到自己压在诗集下面的笔记本中,竟然多了一行字出来。
笔记本中,写的是张小品对于这本诗集的心得以及零零散散的翻译文本,可是那些张小品的字迹当中,却明显的混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笔迹。
这行用钢笔写出来的草书,却比张小品狗爬一样的字迹要好看太多太多。
而张小品仔细辨认了半天,才终于认出了这行龙凤飞舞的字迹,到底写了一段怎样的字句。
——你说,我以爱你当作自娱。可我,却早已将自娱当作了人生。
望着这行字,张小品忽然皱起了眉头,这理应是诗集中的其中一句,英文的句子显得有些单薄,更有些晦涩。
她本不知道这个在诗中无足轻重的律句到底该如何翻译才算贴切,可是当她读到这个中文句子时,却忽然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那位米国诗人的心境,竟是如此。
原来那个男人的心中,竟也有如此细腻无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