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寂陪伴皇帝十几年了,知道这位皇帝虽然聪慧英武,但却有着极强的猜忌之心。李重阳此举,无疑会加重皇帝的猜忌,让他联想到很多很多的事情。
只不过,这些想法只能在脑海里转转而已,因为这世上,最不能收回的就是说出去的话。
只听李重阳出班奏道:“皇上,武威大将军归国有十多年,早已不问军政之事,怎会突然谋反?”
皇帝还没来得及回答, 通议大夫王耀辉也出班道:“皇上,老臣也有疑惑。现在太平日久,梁将军怎会突然有谋反之心?”
两人此语一出,大殿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皇帝不觉心绪突然有些烦躁,想到昨晚,自己伫立窗前,一直向着威武将军府的方向遥望着。及至看到冲天的火光,心里竟生出几分遗憾的情绪。
他明白,梁思远是大周难得的将帅之才,有了他的存在,对那些边地的宵小之徒来说,有着强大的震慑力。
但是,梁思远的军事才干,又的确是他所忌讳的。他不敢想象,若有一天,梁思远真的有了不臣之心,将那些军事布局用在自己的身上,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而且,十几年的承平的日子,让他产生了某种特殊的认知,这天下将会就这么如此太平下去的吧?
更何况,君瑟在他的身边,那娇滴滴的的肉体,对于他的诱惑,他是无力抵挡的。
也许,那样的时刻,自己有些意乱情迷吧,所以才会答应了她。
现在,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声,他的意识却是分外的清醒,知道这样的怀疑情绪,不容忽视,蔓延开来,必会导致人人自危。
想到此,不觉沉声道:“难道朕会冤枉他不成?众卿是在怀疑朕!”
“臣不敢!”众臣齐声答道。
“那有事禀奏,无事散朝!”宣宗皇帝脸色阴沉,声音里寒意凛然。
“皇上,梁将军功高盖世,万民敬仰,如此草率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只怕会寒了天下将士之心呢!”
在一片声的附和中,独独曾寂发出了不合时宜的声音。
皇帝满含怒意的眸子,深深地注视着曾寂,心里暗想:他娘的,你都说那小子功高盖世,岂不闻功高盖主?老匹夫,你是仗着朕 的宠信,在挑战朕的权威吗?
“曾爱卿,你这是在指责朕滥杀无辜吗?”皇帝的脸上面无表情,声音里却透着严冬般的寒意。
“臣不敢!”
殿下的众臣一个个便噤如寒蝉,再也无人敢吱声。
“那还废什么话?散朝!”皇帝面无表情地说了两个字,便从龙椅上站起身。
侍立于身边的连才,干巴巴地喊了一声:“皇上起驾!”
“皇上,臣有异议!”三位大臣跪了下去,皇帝却头也没回地离开了。而跪在丹墀之下的曾寂,额头竟是渗出了细密的涔涔冷汗。
他微微偏头,看向身旁的两位同僚,彼此没有说话,却都心有灵犀地点点头:既然捅了马蜂窝了,不如就干脆彻底一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