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赋
叶凡2018-06-08 15:051,791

  洛雨曦记得曾经看过一本讲人类天赋与后天努力研究的书,且中国古时就有伤仲友的寓言故事。

  很多情况下,大家都认为是天赋造就了不同,可有多少人拥有独特的天赋,有多少人会认识并发掘到自己的天赋,并好好地珍惜它?况且,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淡化,一天天被岁月消磨掉。

  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洞察到自己的天赋并且顺着自己的天赋做事。更多情况下,我们在某个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往往取决于我们花费在上面的时间。

  正如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阐述的那样,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股神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投注都超过一万小时以上,他们专注阅读、思考、研究、实践,才有今日之成就。

  在留学打工那会儿,有个曾和我一起入职的同事叫林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司前台。

  同样是接听电话,她面对的常常是预约、投诉以及日常行政的工作,而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些顾问,却穿着整齐的西装,接待家长同学,平日里拿起电话都是用英语和校方对话。

  有次团建,她偷偷跟我讲,其实她也想做顾问的工作。

  我告诉告诉她,说我也认识一个朋友,原来只是一个编辑,后来从文书做起,最后也成了顾问。

  记得那时林月底着头有些羞涩的说“我这么说的时候还怕你会笑我呢!只是总觉得你给人的感觉太过轻松,让我把想了太久的想法终于有勇气说了出来。”

  当她问我这个朋友是怎么做到的的时候,我更不好说了只怕打击到她。

  只能继续编下去,我告诉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那个人比别人更辛苦一些,下班的时候经常帮着顾问做事,还有就是多花时间学学英语,要成为那样的人,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他那样的事。

  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偏偏成了这姑娘的不竭动力。后来我离职一年多以后,有次和老同事聚会,打探到她竟真的跳到了别的公司,被重新包装成了顾问。

  而在这期间,她平时的时间,则全部按照我的建议,一步一步去做顾问做的事,熟悉业务,学好英语,最后回馈给她的,也是她理应得到的。

  我常喜欢拿这个例子去跟更多的人分享,因为它并不是很逆天的成功案例,也不是屌丝逆袭的典型,只是踏踏实实做事最后换来回报的范本罢了。

  拥有比别人得天独厚的优势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决定人的一生的往往是他对时间的利用。

  那么多高才生最后沦为平庸,那么多学渣能在生意场上兴风作浪,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并不是学渣拥有更好的运气,而是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更能体会到知识的可贵,更能奋起直追,善于利用好时间,专注地去做好这一件事,聚集起自己成吨的能量。

  而那些本就情智双高的学霸们,他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能量,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事实证明很多事他们做得的确得心应手,但这个时候,他们的时间却是一盘散沙,很难再聚集起来在一件事情上发力,最后沦为平庸,大多也是没有把时间凝聚起来的结果。

  时间分散在哪里,回报就在哪里;时间用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

  记得我刚到电台的时候有个同事问我,剧本的创作是否一定要先精进写作;为什么我总有东西想要表达,却常常话到笔尖就是写不出来。

  当时我和她说的是,许多事不必急的,写作常常是从记录开始,接着模仿,再去读书、反思、改进,一步一步付出,最后才能有所建树。而我们所创作的剧本更是如此。

  不想自己挺能安慰别人,真到了自己却反而迷糊了。

  “雨曦,我只是觉得该说实话,你问什么我就说什么了。但是这对你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你不需要去争取太多人的目光。你有我就已经足够了,而且你的才华是不可否定的。你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市场需求或者说是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自我见解。”沈云弈怕打击到洛雨曦,连忙补充解释了一大堆。

  不想却把洛雨曦给一下逗笑了,洛雨曦上前抱着沈云弈的左手一脸轻松的说道“沈云弈,我可没那么脆弱。你以为这样就能打击到我了?放心吧!你不用解释,我啊 好得很呢!”

  天色早就已经暗下来了,看来今天是出不了山谷了。沈云弈找了个稍高的平地支帐篷,准备在这过夜明天再走。

  “沈云弈把你的匕首借我用一下,诺,我把这个削削等你搭好帐篷我们就可以去叉鱼了。”洛雨曦比划着手里的树枝,上面有个分枝的天然叉子。用刀加工一下,就是个拿鱼的叉子。

继续阅读: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山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睡个总裁好欢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