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王爷您多年来为了保卫滇南的百姓安居乐业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这些都是真实的,而现在木王爷您只用夸大向世人告知就行。”
姜微淡定的坐在椅子上,这一刻的木王爷看向姜微,觉得此女越发深不可测,谋略信手拈来,手中还掌握着火药的制作方法,木王爷不由得感叹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姜小姐,就别再吊着老夫的胃口了,和姜小姐的合作老夫自当遵从,还请姜小姐快些细细说明吧。”
不知不觉中,木王爷对姜微自称本王变成了老夫,这是不自觉的已经将姜微放到了更高的位置。
姜微随即不再彰显自己的才干,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木王爷,姜微很有信心,木王爷能够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必然能在时间挑起纷争、引起战火。
只要这天下不再是黑耀帝国的,姜微的危险就削弱了许多。至于火药在战争中可怕的威力,在日后肯定会引来许多上位者的眼红和关注,但是现在的姜微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能先将自己头上悬着的刀移开。
“木王爷您就表明上装作对朝廷的讣告顺从、不违抗,暗中宣扬你这些年为黑耀国、滇南做的贡献,这样那些民众就会产生同情的,然后我再将黑耀帝上位以来只注重帝位,毫不关心百姓死活的事情说出去,到时候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这黑耀帝是被逼着也无法对木王府下手了。”
如此精妙的法子从姜薇的口中平淡的吐出,更加让木王爷佩服姜微的才干谋略了,仅仅就是利用舆论就能带来这般的效果,可谓是绝妙啊!
木王爷听完姜微的解决办法,立即兴冲冲的赶回木王府开始着手对付朝廷的事宜。
木王爷先是对外发了声明称自己会全力配合朝廷,然后暗中就开始卖惨,将自己辛辛苦苦在滇南镇守的事情夸大一番,什么拿出府中的粮食救济穷困百姓啊、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在战争第一线,跟甚至这段时间木王爷故意在府中喝稀粥、穿有补丁的衣物,这些都是做给百姓看得,让自己的经历更加可信罢了。
姜微看到下属的转述,很是佩服这木王爷,自己不过是向木王爷说了要卖惨,木王爷就能这么快反应过来,有这样一个机敏会变通的人坐镇,难怪这些年滇南不受到战火的洗礼。
接下来,木王爷含辛茹苦为了黑耀帝国坚守在环境艰险的滇南,不畏战乱的事迹在黑耀帝国传来个遍,很多民众不由得怀疑黑耀帝是不是弄错了人,木王爷这样的忠君爱国之人,怎么会和余孽混在一起造反呢?
姜微为了这计策尽快奏效,不仅隐藏了自己和南宫容怀正在滇南木王府的事实,而且还捏造出自己正在江南的景象宣扬出去。
这之后百姓们纷纷为木王爷喊屈,更有脑子灵活的百姓声称这黑耀帝是要卸磨杀驴,除尽有功之人的兵权,姜微看见有这样的言论传出,立马烧了一把火,将这个言论越传越真了。
那些手上有权的人纷纷作出防备朝廷的举动,没有人想要丢掉自己的命。
黑耀帝看见下面传来的消息,气的发抖,没想到这木王爷如此狡诈,竟然利用民众同情弱者的心煽动舆论,使得舆论完全倒向了木王府。木王府成了被冤枉的一方,他这里反倒成了迫害无辜官员的恶人。
现在的言论正甚嚣尘上,黑耀帝就是心里再气也不能明着对着“忠君爱国”的木王府做什么,不然会被天下的有学之士给喷死,虽然帝王有无上的权利,但在这关头继续派兵包剿木王府只会激化舆论,到时候可能就会影响到江山的稳定。
黑耀帝缓了半天才从气闷中回过神来,既然不能明面上对付木王府,那就暗中削除。黑耀帝又想到了一条不错的办法。
第二天的早朝,黑耀帝在龙椅上痛哭,说着自己识人不清、听信了小人的言论要将木王府铲除,黑耀帝直言自己的过失,在一片大臣当不得的话语中,黑耀帝提出了要给木王府和木王爷本人补偿。
黑耀帝想要将木王爷调回都城任职,理由就是现在木王爷年事已高,不宜待在环境恶劣的滇南,既然木王爷镇守滇南有功劳,不如就让木王爷回都城任闲职养老。
这份补偿明面上是为了木王爷好,实际上就是在剥夺木王爷在滇南的权利。但是普通民众们哪能想到这背后的深意,都认为黑耀帝是个知错能改、礼贤下士的好皇帝,舆论纷纷都把注意放到了皇帝身上。
原先在防备皇帝卸磨杀驴,要除尽功臣的人都将小心放下了不少,继续观望黑耀帝的作为。
姜微不由得佩服黑耀帝,能做这么久的皇帝,手段真是层出不穷。这一招真是将姜微明晃晃的利用百姓的舆论学了给透彻。不仅能拿回滇南的权利,而且还宣扬了自己的好名声,真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
姜微到没有惧怕黑耀帝的行动,相反一个厉害的对手让姜微博弈的更加尽兴了。
姜微没有在第一时间反驳黑耀帝的举动,而是任由黑耀帝继续宣扬他的仁慈。等到黑耀帝的仁慈天下皆知的时候,姜微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黑耀帝冷血不爱护百姓的证据全都依次爆了出来。
先前黑耀帝的德名传的有多么深远,现在的黑耀帝就跌的有多么重。
百姓们开始纷纷议论,还有些受尽苦楚的百姓直接揭竿而起反对黑耀帝的统治,一时间天下好像就乱了套。
黑耀帝想着洗白自己,可是一场风寒使得黑耀帝卧病在床,错过了最好的管控时机。现在的黑耀国是彻彻底底的乱了。
四面八方都有农民揭竿而起,原先防备黑耀帝的有功之臣也开始像在这世道分一杯羹,战火在黑耀帝国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