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一片漆黑,绿色安静的隐藏了起来。车灯像把利剑,劈开了暗黑的世界。越往里走,光亮越多。由莹莹点点,到连成一片。
“别有风情啊。这里白天和夜晚完全不同的感觉。”乔木槿不禁赞叹。
“你喜欢就好。远山先生应该也会喜欢这里。”陆禹哲将车停在了几栋木屋前。
“走吧,带你参观参观里面。”接待人员微微恭身,前面带路。
很大的厅。只放了一个长条木桌,靠里面一组暗色的沙发,木质的茶几。最多的还是绿植,散落各处。墙壁做了复古处理,有的地方爬满了青藤。
“坐吧。喝什么?”陆禹哲扭掉领带,才长出口气。
“系着领带在这里很古怪,这种感觉才对嘛。”
乔木槿安静地坐着,坐着就斜斜地倚着沙发睡着了。
陆禹哲回来就看见倒进沙发里的小身影,吩咐送了毯子,轻轻地给她盖上。
低头的一瞬间,目光盯在了带着致命诱惑的的红唇上……
碰触到她的唇的一瞬间,心软成一摊水。
顾阳河带着远山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顾阳河心中一紧,不觉加快了脚步。远山自然察觉了他的异样,诧异地看他,又看看里面的两个人,略有所悟。
陆禹哲见两位进来,极自然地迎上去。
“阳河兄,这位就是远山先生吧?”他目光灼灼,锐利中带着审视。
“K,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陆禹哲陆公子,江城可是他的地盘。”顾阳河笑道。
“你好,陆公子。”
“远山先生客气了,现在可没什么公子了,阳河兄调侃,叫我禹哲就好。”说着,陆禹哲伸出右手。
“禹哲,幸会。”远山与陆禹哲的手握到一处。
“远山先生,里面请,地方简陋见笑了。”陆禹哲延客,余光见顾阳河看着还睡着的乔木槿。
“和阳河一样,叫我K吧,先生太老,对我这种快老了的人来说,害怕。”远山果然不一样。
“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里有茶和咖啡,K,喜欢喝什么?”工作人员已经等候一旁。
“茶吧。”他的人和名都如茶,悠远留香。陆禹哲暗想果然不错。
“龙井吧,我喜欢清淡不复杂的。”远山深意地笑看顾阳河,“阳河,睡着的才是主角吧?”
“睿智!一个朋友,对你推崇备至,倾慕的五体投地噢。”顾阳河边说边看那边睡着的乔木槿。
远山也不禁将目光投向沙发里小小的身影上,刚进来时,他就看见陆禹哲对她的呵护,现在还有顾阳河……他自认不是八卦的人,此刻却也起了好奇。
在三个男人的目光,都落在乔木槿身上。似乎她也感受到了什么,舒服地翻了个身,“啊——”乔木槿华丽丽地掉到了地上。
远山失笑。顾阳河距离最近,走过去拉起她,“美好的形象在你一转身间消失不见了。”
“笑,尽情的笑吧。”她站起来,瞥顾阳河。
“远山……不会也在吧?”有点心虚。完了完了,糗大了。太丢人了。
“碎碎念能时光倒流吗?”陆禹哲笑。
“此时无声胜有声。能不能当做没看见?”她朝陆禹哲瞪眼,然后施施然与远山淡笑的目光对在一起。
乔木槿瞬间红了脸,还好光线黯淡。
“来吧,木槿,给你介绍一下。”顾阳河揉她的头发。
“阳河!有人在呢,你想把我仅有的一点形象也破坏殆尽吗?”她盯着远山,嘴里却恨恨地叨念顾阳河。
“你还有形象吗?”他爆笑。
“不行,我找一下形象,先失陪。”她一路跑去洗漱间。
“K,别介意,木槿是个很好的女子,就是有点迷糊。”顾阳河纵容的微笑。
“很自然,很直率。”远山从容的眉眼里有浅浅的欣赏。
再出来,俨然知性美女,亭亭玉立。
“木槿,郑重给你介绍,这位就是远山。”顾阳河介绍,远山也站起来,绅士有礼,“木槿小姐,你好。”
“怎么知道我?”乔木槿奇怪地看他。
“在你睡觉的时候阳河已经给我隆重介绍了。”他眉眼带笑。
几人落座,工作人员很快送来了精致的晚餐,杯盘碟筷,无一不应和此地的境喻。
陆禹哲亲自为几人斟了红酒,“应该喝一点白酒,不过,K明天有活动,我们就就红酒吧。”
“远山先生,我觉得你是歌者里的学者,你的歌声很治愈。我喜欢。”真的见面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和朋友们一样叫我K吧。”远山抬箸,夹了藕片。
“不是我的歌声治愈,是木槿小姐通透。”说得乔木槿得意,扬头分别看顾阳河和陆禹哲。
“K,可别再夸她了,某人飘飘然了。”
乔木槿与K相谈甚欢,两人从歌词聊到诗词,从学生时代聊到大学毕业,从创作灵感的来源到情感,两人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有着相同的见解,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阳河,木槿很难得。于浮华中保有纯真,于热烈中感知平淡。如此实属不易。”远山对乔木槿的评价非常高。
顾阳河和陆禹哲在旁默默相陪,听两人的对话,也对乔木槿诧异得不行。
她不显山,不露水,却一派大家风范。
“K,明天有拍摄任务吗?”她实在想去见识见识。不知道电视里的节目怎么制作的。
“你也可以去看着。”远山不胜酒力,微微一点醉。
“那我明天酒气看看。”小友有求,他当然要应允。
陆禹哲的神色里开始有嫉妒,不是每位朋友都有机会,受邀参加。
她眨眨眼,拍拍自己的脸颊,幸福得像个孩子。
“K,我的书店要开张了。你能不能……”她红葡萄似的眼睛,定定地看她。
“书店?为什么选择做书店?传播文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辛苦哦。
“文化是魂,是根,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文化不可怕吗?”她想起曾经去过的大山里。孩子们渴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