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妃最后的生辰
栗三羊 2018-06-08 15:123,460

  快开席时,吴国舅才从外面进来,李洵虽不喜欢此人,以往也不大允许他进宫,可念着太妃时日无多,近期倒时常让吴国舅进宫陪伴,到底是嫡亲的姐弟,而吴太妃也只有这一个弟弟,也算是再卖给她一个人情,也是希望等吴太妃去后,李沫和这位吴国舅能记着些她的好。

  看见这满屋子的人,吴国舅先是怔愣了一下,才挨个请安问好,最后又到吴太妃跟前,郑重地跪下道了吉祥,说了几句祝语,再让人送上了寿礼。寿礼是一串手持佛珠,佛珠共十八颗,均是由上好的孔雀石打磨而成,通体碧绿,拿在手中也是沉甸甸的极有分量。

  “呦,你从哪里弄来这般贵重的礼物?”吴太妃将佛珠收回到礼盒中,又交待廖风好生收好了。

  “这是我托人竞高价得来的。”吴国舅笑着说:“姐姐过寿,我这做弟弟的岂能小气?这佛珠我拿到后还专程去了黄觉寺找了老主持开光,能保佑姐姐平安健康,福寿绵长的。”

  “吴国舅倒真是有心。”梁太后望着吴太妃姐弟二人,心里也有几分感慨,吴国舅人混是真的,可对这个姐姐好也是真的。人年纪大了,便会盼望着身边的亲人都安好,能时常地聚聚,聊些幼时的话,心也不至于时常空落落的了。

  梁太后想着便想到了梁仲,这个弟弟倒是极有出息的,只是心气太高,恐怕除非朝上遇到了困难,甚至爆发了战争,他才有可能回来的吧,现在姐弟二人年纪都大了,身边又都没了伴,总有些相依为命的感觉。

  梁太后还在胡思乱想着,却被一阵笑声给晃回了神,原是大家在调笑吴国舅能送的起这般贵重的礼物,想是发了什么大财了,都在问他是不是被金疙瘩砸中了脑袋。

  “我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命?”吴国舅也不急也不恼,只说:“人总要讨生活不是?我就是闲不住。”说着他看了一眼李沫,撇撇嘴,满眼地不屑:“我这个老头子都闲不下来,你一个年轻小伙子每日里在这宫中无所事事,也不着急?你倒是学学你的这些叔叔姑姑姐姐妹妹的,不要养出一身懒筋骨来。”

  “你这话可不对。”梁太后慈爱地拉着李沫的手,道:“沫儿每日伺候母亲,还要陪我这个老太婆,忙得很。”

  “那不一样。”吴国舅梗着脖子:“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为国为民,孝顺母亲是重要,可每天窝在家中,能成什么气候?”

  “他要成什么气候啊?”梁太后道:“他是生来富贵的命,要我说,做个富贵闲人才是享福。”梁太后说着指了指坐在周围的人:“不像他们,有这命却无福享。当年洛儿年幼,我就想着她一辈子安安稳稳的,结果命不由她,后来我又琢磨着让添儿消停地过一辈子,人自个儿不愿意。依我看,如今沫儿这样,正好。你们说,是也不是?”

  “正是正是,”李相忙不迭地应道:“我倒想躲懒呢,没躲几个月就被揪了回来,我是有苦都没地方诉去。”

  李洵听了这话也笑起来,道:“叔叔这是怪朕呢,可你们这么多苦处都跟朕诉,朕这苦处又找谁说去?”

  吴国舅见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完全没把自己的话当成一回事,有些不乐意了,他让李沫进宫可不是专门让他当个闲人来的,依他所见,李沫能把自己的生意折腾地那么大,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怎能就什么都不干了?爵位什么的就先不说了,可差事至少是要给派一个的吧,依他皇子的身份,即便是掌个什么部什么司的也是绰绰有余的。

  吴国舅撇撇嘴:“你们这是糊弄我呢,我一个老头子就不说了,你们让李沫说说,他空担着皇子的名头,什么事都不干,什么心都不操,他可是对得起祖宗?”

  打从刚才,吴国舅在给李沫讨官的意思李洵就听出来了,现在这意思更加明显了,她跟李槿对望了一眼,从李槿的眼中,她看出李槿也是明白的,便故意说道:“太妃身子不好,李沫难得回来,陪陪母亲是必要的。”

  “不错。”李槿也附和道:“这尽忠什么时候都能尽,尽孝可是要及时的。祖宗向来行的就是以孝道治国,哪里会有对不起之说呢?

  “我并不是说别的。”吴国舅见李洵油盐不进,只好又扯回到吴太妃身上:“只是你们看李沫都二十五的人了,要家没家要业没业的,我这姐姐能不急吗?”

  “呦,我们倒忽略了这事儿,沫儿都二十五了,都过了成家的年纪了。”梁太后拍着脑袋,说道:“到底是做舅舅的操心,我真是枉被叫一声母后,为人母的心思终究是没有周全。”说着有些嗔怪着对太妃说:“你也不提醒着我,你不急吗?”

  吴太妃叹口气,儿子成家立业当然是做母亲的心愿,她也是做娘的,并不是看见儿子回来了就觉得一切都满意了。儿子没回来时只想着见他就好,可真的见到了,又操心起来,他何时娶亲,又何时能有一番作为?做娘的也不会希望自己唯一的儿子无所事事,总要有些立足之地才是。

  吴太妃便道:“我如今身子这样,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舅舅也给我念叨过,我总不好意思开这个口。如今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也顾不上脸面了,想跟皇上求个恩典。”

  “太妃请说。”

  “娶个媳妇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我怕是赶不上了,只求太后替我用用心给沫儿寻个好人家的姑娘也就罢了,这事儿我也就不惦记了。”太妃看看梁太后说道,接着又对李洵说:“只是还求皇上让沫儿上朝学政,能学多少是多少,以后也能给皇上做个帮手。”

  吴国舅前面铺垫了半天,想说出口的就是这句吧。李洵有些头疼,她不知道李沫的底,也摸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表面上来看,李沫谦恭谨慎,是个温和的公子哥儿,对什么都是接受的样子,能不能入宗室他不表态,能不能担个差事他也无所谓,都是听吴太妃的话罢了。可隐隐的,李洵就是怀疑,自李沫回宫,这宫里的动静就不太对,连尚阳宫都不能让人放心,她不信这些都跟李沫的出现没有关系。

  李洵尚在思索,李洛倒是嘴快,张嘴就说:“这事儿简单,不是皇姐的一句话吗?”

  李洛对这个哥哥感觉甚好,两人见面虽不太多,可每次见面他都是让她感觉温暖的,没有李洵的疾言厉色,也从不问她朝政感悟,常常说的就是些宫外趣事,甚至还能给她变出一两道精致的点心,对于李洛的不开心,他知道了也会劝慰几句,有时埋怨李洵几句,他还能眨着眼睛对她做出个噤声的动作,然后再开导一番,对于李洛来说,李沫才像个哥哥,而李洵,以前也像姐姐,可现在,她只像个皇帝。

  对于李洛的心直口快,李洵尴尬地一笑,说:“兹事体大……”

  “皇上做事就是过于谨慎,倒显得拖沓了。”吴国舅见李洵又想推掉,忙开口嚷道:“他是你弟弟,上朝理政是他分内的事情。从他回宫,您就左一句规矩有一句家法地束着他,他能做什么让您这样防着?倒显得您小家子气了。”

  “你怎么又说开胡话了?”太妃不满地瞪了吴国舅两眼,又想替她弟弟求情。

  李洵却止住太妃的话头,突然笑了笑,说:“并非我有什么忌讳。”说着长出了一口气,对李沫说道:“吴国舅说得也实在有理,既然这样,沫儿什么时候方便了就随朕上朝吧。”

  李沫立马跪倒在地,说道:“皇上信任,臣弟感激涕零,只是母亲现在有病缠身,臣还不能放心,实在想时时刻刻陪在身边,还请陛下 体谅。”

  李沫话音刚落,吴国舅立马一巴掌拍到了他的脑袋上:“你混说什么?大好的机会,你莫要给我辜负了,你母亲好好的,又有这么多人伺候,用你成天见守在身边么?”

  “你不用等我,你也是个有抱负的孩子,哪能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太妃也说:“尽管跟你皇姐去做吧。”

  李沫听了这话,也不执着了,忙叩头谢恩道:“臣弟明日便可上朝。”

  用过午膳,李洵借口朝堂还有事,便和李槿先告辞了出来,尚未出太妃宫殿的大门,李洵便冷笑着说:“姑姑看见了,都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呢。”

  “以前我一直隐隐有种感觉,庶子进宫就是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我们只不过被拉入这场戏中跑了个龙套,倒现在仍是这样,自他进了宫,一切都不受控制了一般,一会儿要入宗室,一会儿要入朝堂,接着怕就要请封爵位了吧,只是,也不知他们在急些什么。”

  李洵摇摇头:“他们是打着太妃这张牌呢,若太妃死了,他们来不及演这一出就要回南山去了,怎么能不着急?”

  “庶子不想回南山了。”李槿点点头:“南山再好,怎比得上京城繁华?”李槿说着,又疑惑地看向李洵:“只是,您准了他入朝学政,可是一步一步让他在京城站稳脚跟,这以后怕是更难让他回南山了。”

  “姑姑还记得郑庄公克段于鄢的故事吗?”李洵狡黠地一笑,才说:“我总觉得庶子有居心,只是他隐藏太深,我不知道他的打算,也不知道他的手段,更不知道他的本事,但是我有感觉,庶子要留在京城只是第一步,他的要求绝不仅止于此。倒是吴国舅一语提醒了朕,他们提什么要求朕若不应倒显得朕小心眼,猜忌于他们。不如朕什么都应了,纵着他们,等他们放下戒心,自会露出马脚。”

  李槿方懂李洵的用意,点点头,会心地笑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五章 向国舅坦白心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莲开双蒂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