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后离开了尚阳宫,她也是因为担心所以才生气,而她更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是个责任心太重的人,所以她也只能嘴巴上说说,根本不指望李洵能将她的话听进去。她只能对流芳说:“你叫人让太医院盯紧一些,皇帝这个拗脾气,断然是一丝都不肯放松的,可她这个身体我实在是担心,你让太医院隔几天就去请次平安脉,然后过来回我一声。”
“娘娘也不用太紧张,毕竟陛下的病几年都没有犯过,而且太医也说过陛下的身体目前无碍……”
“糊涂。”梁太后怪道:“她那是心上的毛病,不发病倒好,可一旦发病那是要命的啊,你不让人多看紧点,日后有个好歹,那可如何是好。这丫头心气高,不到万不得已又死活不愿意让太医瞧,当然她怕我担心也是有的,可她不上心,我这个做娘的就夜夜连觉都睡不安稳。”
“娘娘爱女之心,陛下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才怕您担心呢,您也不能怪她瞒着您。”流芳宽慰道:“我这就着人到太医院传旨。”说完看看天色,又说:“如今天色尚不晚,娘娘是回宫就寝呢还是再在园子里转转?”
梁太后想了想,说:“去洛儿那吧。”
梁太后一行人走到玖安宫,看到宫内灯火还亮着,于是示意手下不要通报,自己悄悄地走到了殿内,却看到李洛正捧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表情写满了疑惑,梁太后欣慰地笑笑,走到她身边,从她手中将书取开,洛儿一惊,抬头看到是梁太后,忙高兴起来,喊了一声“母后”,就扑倒梁太后的怀里。
梁太后搂了女儿,说:“这么晚了还这么用功,真正是长大了。”又看看手上的书本,问:“在看什么书?”
“母后,今天师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想不明白。”
“哦?是什么?给母后说说。”
“师傅说,古时有个太子叫申生,被他的继母诬陷,于是他父皇就要杀他,可他也不辩解,也不逃跑,最后还自杀了。”李洛扬起脸疑惑地看着梁太后,说:“世人都说他忠孝,师傅也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可我还是想不通。”
梁太后说:“你有什么想不通的呢?所谓忠孝,当以臣以子之心事君事父,凡事以顺为先,方不枉忠臣孝子之名。”
“我还是觉得不对。”李洛辩解道:“母后,忠臣事主,不能以顺为先,而是能让君主博得明君之名才是,可那申生,明知道皇上做错了,仍不加以劝谏,让他的君主蒙上昏庸的骂名,这怎么能叫忠呢?而且他在自杀前还跟重耳和他的师父狐突解释了他自杀的理由,让他自己的贤名得以遍传天下,更是陷他的君主于不明不智的地步。而孝子侍父,应当是承欢膝下,博得父亲欢心,若父亲一生气他就跑去自杀,那他也尽不到为人子要为父养老送终,让父亲得享天伦之乐的义务。更何况,他说怕父亲知道实情伤心,那如果他已经死了,而他父亲再知道实情不是更伤心吗?”
梁太后认真地听李洛说完,一时有些诧异,她一直将洛儿还当成那个贪图玩耍,不谙世事的孩子,可竟没有想到这孩子心思竟这般缜密,而且聪慧到对“忠孝”二字有了自己的见识,先帝说的是对的,这孩子却是个有才能的人。可她仍不想让洛儿走她姐姐的路,她只想让女儿当个富贵闲人,一世荣华,无忧无虑。可也许这才是她的一厢情愿,洛儿有天赋,她这个做娘的怎么也不能将其抹杀掉,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辅佐一把。
正想着,却又听李洛说:“而且母后,这篇文章还被收在了礼记中用以教化万民,可是若所有人都像申生一样动不动就去自杀了,那我大显朝不是连人都要没有了吗?”
梁太后抚摸着洛儿的头说:“你年纪还小,这些道理对你来说还太深了,等你再大一些,念了更多的书,便能懂得更多的道理了。不过,母后很高兴,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而且母后不得不说,你的这些想法很好,也很对。只是书上的这些道理自有它形成的原因,书不只是让你来读的,更是让你来思考的。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这个道理。”说着,梁太后又试探性地说道:“你如今读书用功,再大些,可真是能帮你姐姐打理朝政了。”
李洛却皱起眉头说:“我不愿意,我常看到姐姐累得吃饭都在打瞌睡,太可怜了。”
梁太后稍微放下了些心,说:“那我看你如今也读书读到深夜,不怕累着?”
“可我只是好奇,师傅只让我自己琢磨琢磨,我只有自己想了。”
梁太后点点头,笑着说:“行了,你喜欢怎么来就怎么来,母后绝不逼你。不过现在实在晚了,你也快些睡,不然明天又爬不起来了。”
李洛这才起身,跟梁太后道了安,跟着宫女下去了,梁太后便也起身回到了坤华宫。
这天,李洵兴冲冲地到了梁太后的坤华宫,高兴地说道:“周曦所举荐的谭滋任果然是个水务方面的人才,这才一个月,竟将防洪的工序全部做好了,积雪消融,老百姓居然一点灾都没有糟,这足足给朝廷省下了上百万两的银子,再加上春种就要开始了,这若是让水淹了,我朝今年的赋税恐怕得少一半。”
“现在当家了知道柴米贵了。”梁太后笑道。
“正是,母后,今日礼部将我大婚的奏表送了上来,您看看。”说着让采新将奏表递给了梁太后,又说:“儿臣看了,各项开支数量都大得惊人,且不说内务府采办这些东西从中克扣了多少,单是这里面不需要的东西,包括宫殿的整修,依儿臣看就免了吧。”
“那怎么可以。”梁太后匆匆览了一遍奏本,递还给李洵,说道:“皇帝大婚,不光是家里的私事,更事关朝政。办隆重了意味着四海升平,太小家子气反而显得我朝时事衰微了。”
“母后,儿臣并非说从简办,只是,这所有开销加起来竟然高达三百万两,这是我朝每年赋税的一成,若花在这一件事上,儿臣实在觉得心疼。”李洵又摊开奏本,说:“依着儿臣说,若要办得隆重,所需花费自不在话下,只是再建一座园子恐怕过了,咱们皇家园林京郊的已有两座,外面还有三座避暑的,足够了。省去这一项就能节省几十万两,再去掉别的一些不必要的,能省下上百万两。您说呢?”
“你呀,这小气不知道是随了谁了。”梁太后叹口气,想了想说:“既然是你大婚,你不觉得委屈就好。”
“不委屈。”李洵赶忙笑笑,说:“芮国公今日又上了请安奏本,说周曦已经回到军中去了。”
“这都快大婚了,怎么还回去呢?”
“母后,还有一年的时间呢。”李洵觉得梁太后太急迫了些,又说:“我跟他说过让他拜武职的事情,他高兴的很。周曦毕竟是个有抱负的,不甘于做一个闲人,因此这才匆匆回到军中,再磨练一年,到时拜官底气才足。”
“行行行,这些事你都做主吧,母后不过问你的朝政,只是仍旧担心你的身体,我听说你这些日子又是常常忙到三更天才睡,那怎么行。”
“所以今儿不是到您这躲懒来了么,添儿呢?洛儿怎么也没过来给您请安?”
“洛儿也快来了,添儿让方太妃接去玩去了,要说你父皇的这些妃子也是可怜,亲生骨肉是有,可终身不能见一面。”
“母后说的是,所以儿臣也琢磨过 ,其实都是我大显朝皇裔,如此流落在外,儿臣实在于心不忍。”
梁太后见自己的一句感叹竟然勾起李洵这般心思,吓了一跳,赶忙说:“你可不能动这方面的心思,这是祖宗规矩,圣祖爷遗训。先朝皇子夺位的惨剧上演的还不够多吗?再说送出去的庶子庶女们获封的土地银两足够他们一世无忧,做个富贵闲人也未必有什么不好。”
正说着,外面的宫人进来通报说三公主殿下到了,梁太后这才笑起来,说:“快叫进来。”
李洛进了门看见李洵也在这里,高兴地直接跑过去搂住李洵说:“我就知道皇姐在这里。”
“你怎么知道的?”
“采新姐姐在外面呢。皇姐,你为什么好久都不去我宫里看我去?”李洛嗔怪着问。
“这说的什么话。”梁太后说道:“你不主动去给姐姐请安,倒要姐姐到你那里去看你,这是哪本书教你的礼数啊?而且这进了门就大呼小叫,也不请安问好的,这礼数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
李洛一见梁太后骂她,若是以往早就乖乖认错了,可今天仗着李洵在这里,她只管将头埋在李洵的怀里,可怜兮兮地说:“皇姐救我。”
李洵笑笑,对梁太后说:“算了,母后。”
“你就惯着她,她也十岁的人了,再不懂规矩,以后要跟外臣打交道,没得叫别人笑话。就跟你那个八皇叔一样。”
李洵听了“噗嗤”一笑,说:“八皇叔自幼就被送到军中,书都没有读过几本,自然是大大咧咧的。说起来,今儿个朝堂上,几个大学士奏请明年科考之事,您知道那几个老学究的,说起话来拐弯抹角,八皇叔听不懂竟然急了,在朝上就破口大骂起来,气得那几个老学究头上都冒起烟来,想骂又骂不出口,朕坐在上面想笑又不敢笑,最后实在没办法说了八皇叔两句把他轰出去了。”
“你那个叔叔,以前就经常把你父皇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不过他到底是跟着你父皇打仗打出来的,从小跟在你父皇身边,跟你父皇感情最深,听说你父皇驾崩后,你这个叔叔躲在自己的兵器库里,三天三夜没出来。”梁太后感叹道。
“到底是骨肉至亲。”李洵说着看了看李洛,又说:“就像我跟洛儿,我要是死了,她还有不伤心的道理?”
“又胡说八道。”梁太后瞪了李洵一眼,骂道:“你还让母后怎么活?”
“儿臣不过玩笑一句,无心之说,母后您别上心。”李洵赶紧解释,然后拉了李洛对梁太后说:“她成日烦我让我带她玩,这会儿终于有时间了,我带她去玩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