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自与继瑶分别之后,便陷入相思之苦。独自一人回到府中,不知何年何月再度重逢。想那继瑶认得巡城将军,定非寻常百姓之人,或许乃是王公贵族子孙。
一觉醒来,仆人报告,皇上有旨命德昭觐见。德昭心道,皇上的信息还真灵光,自己昨日才刚回来,并未向父皇报告,父皇却便知晓了,看来父皇的线人还挺丰富呀。
进得宫里,父皇正在宣和殿等候,客座黄梨木椅上端坐二人,一个乃谏议大夫赵普,另一个乃丞相王溥。
德昭先是拜见父皇,再与两位大臣打过招呼,便候立一旁听凭父皇吩咐。
二位大臣都笑眯眯地看着德昭,尤其是王溥,目光中流露出喜爱之情。德昭心里嘀咕着不知父皇找自己何事。
“德昭,你今年有十八了吧?”赵匡胤慈祥而又不失威严的问道。
“回禀父皇,德昭八月初五刚过的生日,年满十八。”德昭心想,问这个做甚难道要为自己说亲不成?
果不其然,赵匡胤接着说道:“丞相之女年方十六,已经找人看过八字了,和你正好相配,今日就定下此事,下月初八定亲,你可有异议?”
赵匡胤询问德昭可有异议也不过是个套话,皇上一开口等于此事就定了下来,王溥的脸上也是桃花灿烂,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和皇上攀上亲家的。
可没想德昭却说道:“父皇,德昭还小,尚未建功立业何谈家事,能不能容德昭一段时间,再论此事?”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赵大人做媒,王大人之女,门当户对,八字吻合,你有何不满意的,此事就这么订了,你先行退下,我再与两位大人说些细节。”赵匡胤脸上明显地看出来有些不高兴,他当着两位大臣的面不好发作,强行忍着喝退了德昭。
德昭天性柔顺,不想与父皇争辩,便先行告退。
等德昭出去以后,赵匡胤对两位大臣说道:“德昭说小也不小了,却还是真呢不懂事。日后还望两位爱卿多多提携。”
皇上遂与赵普、王溥商议德昭的婚事。
德昭回去以后闷闷不乐,最近刚刚看上一位自己心仪的女子,却又赶上父皇给自己定亲,这要如何是好。
自从十六岁开始,德昭便已独居一府,只待封王了。
德昭知道父命不可违,但若自己有事出去了,父皇找不到自己那该如何呢?德昭想到得意之处不禁窃喜。
他决定亲自去找继瑶,一解相思之苦。
德昭将家中之事不知妥当,然后置办行李银两,定好后日以游历的名义再次出巡。
继瑶回到家中后,整日抚弄着德昭的短剑而出神。有时就算小翠叫她她也听不见。
德昭那俊俏挺拔的身影总是浮现在她眼前,汉国之中虽也有些俊男,可是德昭的气质与众不同,威严夹杂一些忧郁,英俊不失一些温和,玉树临风,秀锦铺身,实乃心中中意之人。
继瑶推开窗,一阵清风吹了进来,夜空中满天的星斗像是一只只眼睛看着自己,她望着天上的眼睛,希望他们能折射自己的思念到另一个地方的一个人,告诉他,自己正在思念他。
最近继瑶心中十分烦恼,自己的大伯刚刚去世,大哥刘继恩刚刚继位,可是才过一个月,却莫名地被人杀死了,如今在位的是二哥刘继元。
可是这个刘继元因为是大伯的养子,所以对刘姓家族的人充满敌视态度。父亲蒲王因此让她早些嫁人离开这里,父亲总觉得刘继元不会轻易放过这些人,自从刘继元继位后,他整日找各位刘姓人的麻烦,可是因为他是皇上谁也惹不起他。
继瑶曾经在先皇面前格外受宠,先皇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继瑶是个男孩子,自己一定将皇位传与继瑶。
先皇越是交好的人,越是刘继元的眼中钉。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将这群人斩草除根。
继瑶刚刚十六,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她是蒲王的掌上明珠,也是众多纨绔子弟惦记的珍宝。若不是蒲王脾气火爆,府前早已排了好多的追求者,有一次蒲王回府见门口围了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当时吓了他一跳,下人一打听才知是说亲相亲的,蒲王闻听立刻下令,命人将众人驱散。自此之后门前的人是少了些,可是仍不断有人请托受托地来到蒲王府,为这个王孙那个公子说媒搭纤。蒲王的意思很简单,只要继瑶看上的我不反对。
可是能被继瑶看上的却至今无一人。,直到德昭的出现让继瑶的眼前一亮。自从见到德昭的那一刻,他的影子便深深地印在了继瑶的心里。
只是一面之后何时再遇则遥遥无期,继瑶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地。
彼此只是见了一面,虽说各自报了姓名,可是茫茫人海去哪里找寻?继瑶黯然神伤,为何当时不留下德昭的地址,而德昭为何不要自己的地址,这样的话,以后如何还能相遇。
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窗外吹进的清凉夜风,也不能让继瑶的心灵平静清醒,或许以后再次相见都是遥遥无期的事了。
“小姐,开窗做甚,现在的夜风有些凉了,小心别吹着!”丫鬟小翠来给继瑶送衣服,发现继瑶站在窗前一个人落寞,从背影看去都显得那么楚楚可怜。
继瑶转身回到窗边,任由小翠关上了窗户。调皮的小翠,走到继瑶身前问道:“小姐,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那个赵公子?”
继瑶被小翠说中了心事,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轻声说道:“你看出来了吗?”小翠自小就跟随继瑶,名义上是继瑶的丫鬟,实际上二人情似姐妹一般。因此,平日里没有外人的时候小翠和继瑶不分大小,经常开些玩笑,也只有小翠能懂继瑶的心。
“你说那个赵公子是何方人士呢?”继瑶问道,虽然她知道小翠也不会知道,但是仍下意识地问了出来。
小翠微微一笑,看着继瑶的眼睛,声音变得柔和了一些,说道:“如果我告诉小姐他的住处出身,小姐是不是有赏呀?”
继瑶乍一听心里一动,可转念一想,这个丫头又在说笑了,从不知什么时候该玩笑什么时候不该玩笑。她瞪了小翠一眼,说道:“我赏你两个嘴巴!”
小翠叹了口气说道:“那就算了,我就把消息烂在肚子里了!”
说完,小翠就要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回头盯问了一句:“小姐,你真的不想听这个消息?”
继瑶见小翠的样子好像真的知道似的,心里也在犹疑。“你到底说是不说!”继瑶又试探了一句。
“有赏钱我就说!”小翠故意气继瑶。
继瑶走上前来,拉着小翠的双手说道:“小翠,你说我对你怎么样?”
“那当然没得说了!”小翠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还不快快说来!”继瑶故作生气地说道。
“小姐你真生气了?”小翠摇晃着继瑶的双手说道:“我只是逗逗小姐,怎么敢和小姐要赏呢。小姐,你听好了……”
继瑶一听小翠好像真的知道,脸上虽然还是生气的表情,耳朵却支愣起来,等着听小翠的消息。
小翠说道:“赵公子德昭乃当今大宋皇帝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家住开封府。小姐,这下你满意了吧?”
继瑶一听德昭的出身,心中一凛。原来德昭是大宋的皇子,心中不禁感叹有些自愧不如。
小翠一见继瑶没有自己期待中的那样欢喜,便知其中一定有事,便问:“小姐你怎么样了?
继瑶说道:……我没事只是一时思考,你说的这些都是当真?继瑶原以为德昭是个宋朝官员的子女,没想到竟然是宋帝的儿子,这下让她不能否认,也许在众人眼里,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并没有什么意义,可是在每个人的深处都会有一个空间,为自己认识的人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有大有小,具体如何,则看这个人的努力程度了。
一想到 德昭未来是个皇帝, 继瑶的心里不是喜悦而是担心,为自己担心为德昭担心。
“小姐,是不是值得赏呀?”小翠在一旁发现继瑶聚精会神地样子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该赏该赏,只是我奇怪你是怎么得来的消息?”继瑶心想,你我一直未分开,你又如何得知的呢?
“小姐,你可真是大脑简单了,既然知道了姓名你不会去问一下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江湖,自己不去问,又不去请教老人,就剩下自己独自痴呆凝望了。”小翠说完,便去给小姐铺好了被子,“小姐,你早点休息吧?”
继瑶又如何能够睡得着,相思之苦是一个让人备受煎熬的。她躺在床上像翻烙饼一样的,反反复复地起来坐下坐下起来。有时候,她想,自己和德昭还不如就生活在一个普通百姓的家里,那样的生活才是她向往的,两个人夫唱妇随,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不知德昭的想法是否和自己一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