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依不知不觉就想起了皇家的事情,从初到这里,她就暗暗决定与朝廷和江湖不沾,却想不到事与愿违,日后之事,都不是她所能决定的。
潇湘武馆又要进行长期游学,这是传统,以往都是游学归来的学长带领新一批学院,今年情况却极其特殊,是潇湘子自行带领,听说,可能会全院游行,所以说,潇湘武馆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招生。
文若依被通知木童要远行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不好,后来想想,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在这古代,木童再过两年就是大孩子了,他不会一直和她在一起,总归要过自己的生活,提前适应社会,还是有必要的,更何况,跟着萧湘子一起游行,定然会有更大的成长,所以最后还是狠狠心同意了。
木童走的时候整整哭了一夜,最终被莫邪一脚踢上了萧湘子的马(少了这么个小木头捣乱,他就可以和文若依走的更近一步了呢,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木头总是防着他);
老爹最近可是厉害了,耳濡目染之下,竟也记住了几个故事,闲暇之余就找一个清凉的树荫下,给贫苦之人讲故事;生活逐渐趋于稳定,除了内个不出两三天就惹得她情绪高涨一次的莫邪,文若依的生活过的平淡且寻常。
当她沉溺于这种平淡,这种安宁的日子的时候,一旨驾到成为了一种喧嚣。
“文若依接旨~”尖细的嗓音从文家大院门口传来,这五个字使得正在旁院收衣服的文若依心中一颤,接旨,皇宫……一个她陌生避之不及的地方。
匆忙将手中的衣物放到一旁,边走边心中细细盘算:皇上怎会突然招见她这等平民,她与皇家的沾染不外乎冷君陌和那么霸道太子,如若是因为冷君陌,还好,如若是因为冷昌黎……那就真的是福祸难测了。
“民女文若依领旨”,纤纤玉手接过不知结果的召见圣旨,起身,巧笑面对前来的公公,“这位大人,我家老爹出门在外,归来不见民女恐心有忧虑,能否容民女留信一封,以示安心”。
宣旨之人刘公公,面对平民随时一脸冷漠,但是人心善良,“皇上召见的急,耽搁了你可担待不起,快些”。文若依快速的写好一封书信,压在大厅茶杯下面,内容平淡,想想莫邪今日也该回来了,所以最重要的是交代了要莫邪帮忙安置好老爹。
就这样,坐着轿子,摇摇晃晃的来到了皇宫,前世今生,她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么金碧辉煌的地方,下了轿子,是一条望不见头的石路,她不敢多言,低着头,跟在刘公公身后,谨小慎微的前行着。
刘公公将她带到了一个……大殿?大厅?不知道是什么的屋子前面,里面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在谈论写什么,只是冷不丁的一声“文姑娘,进去面圣了”,走神之际,刘公公已经进去一趟出来了,宣她进去面圣。
文若依轻缓的走近大厅,低着头,一步一步,走到差不多看到旁边之人的脚之后,停下来,行礼“民女文若依,拜见皇上”。
陌儿从南方治水归来,他本要大赏,可这孩子说什么,功劳在一女子身上,他家陌儿除了东方家的小丫头死缠烂打的,还没听过和其他姑娘产生过什么瓜葛,这姑娘他一定要见上一见,这才宣了文若依。冷傲世看着台下的这个小姑娘,轻纱遮面,步伐不紧不慢,声音不卑不亢,很是大气,怪不得能得我陌儿另眼相看。
“恩,起身吧。”声音低沉却不失威严,大家都说,冷傲世是位好皇帝,不信佞臣,心系百姓,对子女更是慈爱。
文若依起身站到一旁,快速的扫了一眼大厅内的人,冷君陌、玉堂天还有一个冷昌黎,正中坐着的内位想必就是皇上了,果然剑眉冷对,果然威严;既然冷君陌在,且他治水刚刚回来,听说治理的相当成功,而且方法得当,为宫里省下来不少银子,按理说皇上应该大肆庆祝一番,但皇上不但没有表示,反而宣她,冷昌黎又在一旁,回想起来当时冷昌黎的下人讽刺她是冷君陌养的女人,难道,皇上因此怪罪了?
“文姑娘,听说,我陌儿治水成功,多亏了你的指点。”
思绪万千,被皇上一句话拉回,原来是因为治水,“回皇上,国昌王大智过人,何须民女指点,民女惶恐。”
冷君陌瞧着这个姑娘,他在外治水之时,多日不见,她倒是愈加稳重了,也更加…聪明了。
“文姑娘客气了,本王在外治水之时,毫无思路,后听闻姑娘的大禹治水,才有了思路,治理了水患。”本不打算将她拉入皇朝,因为她说过,想留的清净。可当探子报说冷昌黎去了文府之后,他就有些失去了稳重,第一时间想将这个智慧的女人拉入自己的阵营,尽管她说过,她会帮他,不会为他人所用,尽管,他信,但他的身份又不允许他给与充足的信任。
文若依看着这个掩起半分霸气,文质彬彬的陈述事实的男人,她是好心,点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给他,他明知自己不愿与皇家走近,却直接在皇室面前暴露自己,这就是皇族的人吧。
稳住心中怒气,一侧身行礼“国昌王雄才大略,一小故事就能理清思路治理洪水,身为冷月王朝的一份子,小女实感幸运。”
冷傲天什么戏没看过,两人这一来一往早已被他看破,不过这女子,不争功不要赏,平淡透着一股子冷漠,虽有轻纱遮面,可漏出的双目却能看出内心的清透,难得的才女。“哈哈哈,陌儿治水有功,朕自会封赏,丫头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冷昌黎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演戏,在这么夸下去,可就把冷君陌夸上皇位了。“父皇,这样赏赐此民女,怕有不公,毕竟,这故事和治水联系起来,还是有些牵强的,儿臣近日听皇奶奶整日念叨无聊,这女子如此会讲故事,不如今日留于宫中,代明日为皇奶奶讲上一出解解乏,皇奶奶一高兴,封赏也是实至名归。”
皇上自是认为好,但冷君陌和文若依确是心中疑惑,冷昌黎与冷君陌一向不和,此举动必是有意,将文若依留于宫中,推向皇太后,又是何等缘故呢?但在皇宫大院,又是皇上请来的人,冷昌黎自是不会轻举妄动。
皇族的决定,她一个民女定时没有反抗的权利,于是就这样,文若依被留在了宫中,从大厅被带到现在住的小院子,就没和冷君陌说上一句话,这个王爷头也不回的出了皇宫,留下满是忧心的自己,忧心着老爹是不是担心,忧心着莫邪是不是回来了,忧心着这不属于自己的文家大院。
和冷君陌一同从大厅出来的冷昌黎一阵冷笑“皇弟,这小丫头,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太子阅女无数,见过此女也不足为奇,一女子而已,皇兄若是喜欢,大可向父皇求了去,本王治水有些累了,就回去了”言语中透露不出任何关心,甚至是有些冷漠。冷君陌自是知道太子什么意思,将文若依留在宫中,是想要威胁冷君陌,看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呵呵,机智如他,岂会入瓮。
看着离去的冷君陌,冷昌黎暗自咬牙,“哼,明日,我定要看你到底是急与不急。”